之所以写下这个题目,是因为中午读的这些文字。 中午空闲时候,继续阅读《明朝那些事儿》。今天读的是第二部中朱棣靖难之役这部分章节的内容,不由感慨:机遇很重要。也怪不得杜牧在诗中这样感叹:“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看来,历史上英雄的成功,个人的努力当然必不可少,但机遇显然更重要不是。 朱棣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登上皇位,个人军事才干、业务能力自不必说,但是从书中描写来看,他的运气好到也是自不必说,简直爆棚:三场恶战,大风三次神助攻。大致情况如下: 第一场大风,敌军主将帅旗被吹倒 1400年4月,靖难之役中南军最大的主将李景隆率60万大军号称百万再次北上进攻。朱棣率步骑兵20军迎战于白沟河。李景隆虽然是草包,但手下精兵强将不少。而且李景隆兵力占绝对优势。李景隆部先锋是朱棣最惧怕的对手平安,而且他曾是朱棣手下,熟悉朱棣惯用的战术战法。初战平安就设下埋伏,与其后的都督翟能夹击并大败北军。次日再战,平安、翟能这两个人故技重施,又用上朱棣拿手战法,绕到背后偷袭朱棣后军。朱棣后军被击破,一下子陷入了危局。但朱棣向来悍勇,见情形不妙,亲冒矢石率轻锐骑兵强行突击李景隆中军。然而平安、翟能已包抄朱棣后路,李景隆虽弱也不至于一击即溃。朱棣打得三换战马,矢尽剑折,还是不能获胜,自己还差点被翟能擒获。见朱棣窘迫,南军士气大振,翟能趁机猛攻,眼看朱棣就要完蛋了。可这时一股怪风猛然吹起,居然折断了李景隆的帅旗。指挥旗突然不见了,南军顿时陷入混乱之中。朱棣绝处逢生,发起反击反杀翟能父子,大败李景隆60万大军。 第二场大风,挫败劲敌盛庸 击败李景隆后,朱棣在济南和东昌两次败于后起之秀盛庸之手。一时间盛庸取代平安成为朱棣最大劲敌。不甘心失利的朱棣在夹河再次与盛庸相遇。此次大战两军杀得难解难分,朱棣的骁将都力战而死。再加上朱棣的精锐主力是骑兵,而马的耐力远不及人。而盛庸的军队基本是步兵,依靠军阵、火器、弓弩进行防守反击。战局拖的越久对战马的体力消耗就越大,不利于朱棣。可是就在此时,突然又刮起一阵强烈的东北风,直朝南军扑去。盛庸军队以步兵为主,需要极高的组织度来进行指挥。如此大风士兵连眼睛都睁不开,这一点摧毁了盛庸的军队抵御骑兵冲击可能。朱棣抓住机会,立马率骑兵部队进行冲击,在混乱中的盛庸吃了败仗。 第三场大风,再次救下朱棣性命 击败盛庸后,朱棣向真定出击。为了引诱诱惑守军出城野战,朱棣散播假消息,说北军缺粮,正在四散劫掠粮饷。 真定守将吴杰决定趁机袭击朱棣,结果两军藁城相遇。南军对北军的骑兵早有准备,营中多做高塔多备强弩,北军骑兵在冲营过程中损失惨重。朱棣本人再次率骑兵进行突击,冲入南军阵中,又被包围。南军的火器、弓弩把北军打得死伤惨重。朱棣的帅旗更是被射成了刺猬(朱棣为了纪念这张帅旗,还特意把它送到北京,跟儿子朱高炽说:“善藏之,使后世勿忘也。”) 。幸亏建文帝之前有过不得杀害朱棣的圣旨,火器、弓弩没有向朱棣身上招呼,不然这一仗就算有一百个朱棣也会被打成粉末。可是老天爷又一次狂风大作,再一次帮助了朱棣。大风之下临时搭建的高塔损毁严重,南军失去了抵御北军骑兵的资本,惨遭朱棣屠戮,6万余南军被杀。真定南军在此次战役中损失惨重,退回真定不敢再出。 三次得大风相助得胜,非人力所能为,从此朱棣本人坚信自己是天命所归。他认为:“此天授,非人力也。” 作者也在行文中这样调侃:沙尘暴太过厉害,治理环境很重要…… 朱棣的成功仅仅是因为他的好运气吗?其实我们都清楚,绝对不是!但显然机遇也很重要不是? 努力+机遇=成功! 成功需要天赋,更需要有好的机遇。机遇属于每一个有准备的人,在埋头奋斗的同时也要时刻注意掌握机遇。不要只顾低头努力,没有抬头看路,白白浪费擦肩而过的机遇。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我们应该抓住人生的每一个出发点,把握住每时每刻,创造一个充实的自我,怀着火热的激情和成功的喜悦走过漫漫人生路,尽情地拥抱生活,从而寻到生命的乐趣和意义。 资料补充:大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等。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5月2日),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早起被封为燕王,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为了提防朱棣造反,建文帝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随后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驻开平,并调走北平原属燕王管辖的军队。后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 。1402年在南京登基,改元永乐。 朱棣在位期间改革机构,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 同时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1421年迁都北京,对强化明朝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位期间将由靖难之后的疮痍局面发展至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史称“永乐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