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孤独小说家》描写的是职业作家青田耕平的故事。青田潜心创作纯文学小说却一直销路惨淡,在对创作能力的自我怀疑以及现实经济的双重压力下,终于在10年苦心经营后获得日本文学最高荣誉:直木奖。
在虚拟的作品世界里,作家可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可以掌控每一个人物角色的命运走向。然而在现实世界里,作家也是普通人,会嫉妒,会自我怀疑,有被后辈超越的担忧,有被他人肯定的渴望。当他发现自己呕心沥血写出的作品,既没有被很多人喜欢,也没有换来足够的经济回报,在纸质书和纯文学式微的现代社会,那种深深的无力感和孤独感难以想象。
幸而青田最终捧得直木奖,命运也将发生转折,相信他以往那些销路平平的作品也会将再版掀起热潮。一个人在获得成功时,其过往的困难、迷茫和脆弱也就有了意义。然而倘若造化弄人,青田一直未能获奖呢?出于对文学的热爱,也许他会坚持笔耕不辍,但只怕是要一直在自我怀疑、自我修复的循环中,默然过完平静孤独的一生吧。
2.
最近才学到一个词语,叫做:穷而后工,意思是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越是能创作出好作品。其中逻辑也很好理解,一个人在困苦的状态下,才能有更为深刻的人生感悟。没有浮华物质世界的诱惑,没有肤浅的感官享乐的迷醉,有的只是构筑精神世界的渴求和专注。在这样的境况下,用心血熬成的自然是传奇之作。
福布斯每年会发布收入最高作家的排行榜,倘若只看这个榜单,我们会觉得作家们赚得很不错。然而郭敬明、韩寒、莫言毕竟是极少数,大多数还是勉强生活的作家。况且连韩寒、郭敬明这些畅销书都开始拍电影、当制片人了,仅以写字为生的纯文学作家和编辑们的日子可想而知。
高中的时候,我曾被问到过理想的职业是什么,还记得那时的我迟疑了很久,最后很不好意思地说出“编辑”两个字。当然,我收到的是对方无情的打击。
编辑多不赚钱啊!
其实那个时候正是新概念作文大赛火遍全国的时候,没有电子书,没有发达的移动设备,我们还保持着读纸质书、看报看杂志的习惯。然而即便在那个年代,大家仍觉得图书报刊的编辑是个没钱途的职业。
曾看过一档采访编辑的电视节目,说即便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纯文学杂志《收获》,其主编的月薪也就5000元。忘记这是哪一年的节目,只记得当时听到这个数字时,除了震惊,就是敬佩了。我还清楚地记得被采访的编辑很淡定地说,职业的好坏不能仅从薪资高低来衡量,编辑从文字中获得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是金钱所不能衡量的,所以,对文字爱好者来讲,编辑就是一个好职业。
3.
最近加入简书的作者群,才发现在这个浮躁现实的时代里竟然有那么多人还怀着单纯的文学梦。大家的职业五花八门,而且大部分人的工作根本和文字无关,却在群里热闹地讨论着写作的技巧,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在繁忙工作之余,很多人坚持着每天写500字、每天写1000字的习惯,真的很棒。
为什么要坚持着写作的习惯呢?明明没有经济回报,明明知道不可能成为职业作家,也不可能出书成名。
答案很简单,因为喜欢啊!
正如那个编辑所说,因为是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从中得到的幸福感不是能以金钱替代的。一个喜欢写作的人,大多细腻敏感,内心有一个诗意的角落,偶尔躲到那个世界里,也不错。
当我们还能为自己保留一个小小的坚持,不为生计,不为名利,只因喜欢,只为悦己,怎么想来都是一件幸福的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