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科幻略感兴趣的我想谈谈对这部电影的理解。笔者的理解不太成熟,仅供大家参考。
首先,笔者主要想谈谈影片中关于人们之间的关系,情感的理解。
影片中有亲情:父子情、兄妹情、祖孙情,友情,战友情,朋友间的互帮互助,还有人们在危险的时候体现的本性。
父亲刘培强身为流浪地球计划的执行者中的一员,肩负着重要责任,不得不离开家人。年龄尚小的刘启并不理解父亲,还误以为母亲的死与父亲有关。在流浪地球计划的重要关头,刘培强牺牲了自己拯救了地球和他的家人。刘启也终于明白了父亲不得已的苦衷,一瞬间成长了。
刘启的妹妹是刘启外公在一次救援活动中救下的孩子取名叫韩朵朵。韩子昂在影片中说“好多双手将一个小女孩推到了我面前,她没有父母,那水下的每一个人都是她的父母。”刘启和他妹妹在困难中相互照顾,刘启一直保护着妹妹。刘启的外公韩子昂非常爱刘启和韩朵朵,他在住进地下城后一直照顾和保护着他们。
王磊他们一行人为运输火石启动地球发动机保护地球一起克服困难。在地球的最后关头,朋友间互帮互助完成了不可能的事情。于此同时,大家都为了地球做出最后的努力。所有的人都去发动机那里帮忙,为了地球共同努力。
有关流浪地球计划与飞船派的计划,地球上的人类是乘坐飞船去寻找新家园,还是带着地球一起寻找新的归属。我们都知道地球这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是复制不了的,一个小小的生态缸维持不了很久。只有地球这个巨大生态系统才能保证地球生态长久不衰。
这也引发了我的深思。虽说《流浪地球》影片中,人们的无奈之举原因是太阳的衰弱。可是若我们不保护好自己的家园,地球的生态被破坏我们哪里还有家。
记得影片中当大家得知地球快要毁灭时候,人们第一想到的就是回家。就像乡愁,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家乡,忘记那最初的地方。在刘慈欣的小说《三体》中有提及人们乘坐飞船离开地球,开始时飞船上的人并没有什么异常,但当飞船上的人知道他们不能回地球了,从此,以后只能在飞船上生活,虽能与地球联系,但永远不能回地球。那时飞船上的人就变了,她们变的不是地球人了。这也许就是刘慈欣要写流浪地球(人还和地球一起寻找新的归属)的原因吧!笔者深受感触,地球只有一个,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地球,爱护地球。
对于影片本身,特效,音效等等。笔者认为,这是中国科幻电影的转折点,说实话,笔者在此之前并没有看过任何中国的科幻电影。但看过一些国外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与其他笔者看过的科幻电影中有许多不一样的点。比如《流浪地球》中的亲情,祖孙三代的亲情。而笔者看过的科幻影片中并未有这样的情感。这可能是由于中西方的差异,可正是有这些不同,才成就了《流浪地球》的独特之处。影片中经常提到一个词“希望” 笔者认为希望就是当受困于一片沼泽,相信可以活着爬出;当乌云遮蔽了天空,相信太阳依然光芒四射;当时光一年一年溜走,相信青春是一种态度;当朋友离你而去,相信生命里还有生动的相遇……相信爱,相信自己,相信世界,即使真的有一天地球去流浪,我们也可以始终保持一份甜蜜的初心。就像刘培强说的那句“冰总有一天会化成水,到那时我们就去钓鱼。”
《流浪地球》也给笔者一种不一样的感受。其中,里面还有许多点,笔者有些不解。仔细想来又有些伤感。韩子昂在与刘启,韩朵朵关在一起的时候,听着“像海草海草……”的音乐。这不就是我们这一代玩的抖音里面的歌曲吗?在地下城里,韩朵朵路过了一个叫烤蚯蚓的小吃店,那时的人们告白了各色各样的美食,禽类食品可能是一个老人们嘴里的传说。
韩朵朵是韩子昂在一次灾难中救下的孩子,那次灾难到底有多可怕,不难想到,那次灾难一定带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地下城的入住权利是以抽签的方式进行,不得转让。可那些没有入住权利的人又怎么样了?地下城里的人活着也许还肩负着这些人的寄托和希望。这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正是笔者喜欢这部影片的原因,给我们思考的空间,大家也可以细细品味影片中的细节,值得细细回味。
作者:序密
编辑:匆匆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