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怀左
今早,阴,天冷,室内有暖气,还行。我起床后,放着音乐刷牙、洗脸,接着叠被子、倒温水。
晨起喝一杯温水,这是我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这些天,网上都是各种关于西安疫情的关注,很多文章我都看了。作为一个现在生活在西安,亲历西安疫情,最近每天只能在屋子里活动的人来讲,我想提供一个小一些的个人化视角。
所以这篇文章,我来写写,西安疫情之下,我的日常生活和一些感受。
01
其实今天上午我又被二胖(我媳妇)批评了,原因是卫生间的盆没摆好,正确的摆法,应该是按照大小,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套起来。而我,像街头套圈的奖品一样,把盆摆了一地。
批评我认了。可在家待太久,总觉得心里闷着一股气,于是我象征性地反抗了起来,没想到火力试探出来的,却是她的重火力。
38大盖遇到了加特林,当时我脑海里想起了一段bgm:完了,完了,芭比Q了。
短暂的交火后,我完全被人家火力给压制住了,真是气不过,气得我当场就想把手边的纸巾撕成两半。
小时候我看了很多战争片,每次我都把自己想象成端着机枪冲锋的人,可现在我一上家庭“战场”,还没露头就被敲了。
残酷啊!半小时以后,我像赵子龙一样,从客厅到卧室,再从卧室到客厅,反反复复,维护我们“刚破裂”的夫妻关系。
“老婆,和好吧,刚才是我不好。”
“滚!”
三秒钟后,继续开门:“老婆,和好吧,你看这日子不好过,咱别闹别扭。”
“我不想理你,你出去!”
第三次,“我这真的算三顾茅庐了,再一再二没再三,给个机会吧。”
“你烦不烦呀,我今天就在卧室,不出去了。”
其实到这里,已经能看到机会。于是四五六七,“老婆,第七次了,人赵子龙撑死了也就七进七出,我总不能盖过他的风头吧?”
最后,我们和好了。
自从西安疫情以来,除了下楼做核酸,其他时间我们基本都在家。闷久了谁都有气,短暂撒撒气还行,时间长了两败俱伤,我不希望看到那样的场面。
还是要以和为贵。
02
去年后半年,西安因为疫情也有过几次断断续续的小紧张,可顶多就是进小区扫码,定期做一次核酸。真封城的那一天,我们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12月22日晚上知道封城的消息时,我们俩前一天刚好买了一次菜,于是没再出门,安静在家等消息。
第二天,物业给送来了出门卡,说可以两天出门一次,每次每家限一人。24号,我拿着卡片直奔菜市场,买了蔬菜、水果和面条,花了180块钱,想着26号继续。
现实是,卡废了,24号以后我再没出过小区。
那段时间,网上和业主群里响起了各种声音,先说政府要给我们送菜,接着又是各种否定,有人说已经开始省吃俭用了,还有的说已经揭不开锅。
为了节省食物,我们一天只吃两顿,上午九点多第一顿,下午四五点第二顿。晚上要是饿了就互相打气,睡吧睡吧,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说真的,那几天我们天天念叨的,就是:方便面、火腿肠、薯片、辣条、螺蛳粉、酸奶……一边念叨一边埋怨,为什么平时不多买点方便面?为什么不多放几箱子螺蛳粉?
网上有人问,绿萝能不能吃?
还有人说,我家有土豆,谁家有肉,能不能炖肉的时候把我的土豆放进去,出锅时给我土豆就行,沾点肉味。
这样的日子也没过几天,业主群里再次热闹了起来。群主给我们联系了一些蔬菜、水果和肉,我们在群里接龙,货到之后,在门口交钱领货就行。
于是我陆续加了许多群,超市群、蔬菜群、水果群、药品群,各种东西,应有尽有。
当时我最大的感慨是:团结就是力量。
再次满起来的冰箱。
03
我们俩在家最大的消遣,一是看书,二是看剧。
二胖找出了《明朝那些事儿》,线上工作完成后,斜靠在沙发上看老朱创业史。我每次都问她:“你怎么不笑呢,我以前看这书时笑个不停。”她说:“你笑点太低,我笑点在云端。”
我这两天看的是《全球通史》,刚看到经过农业革命后,农民出现,原始人的地盘逐步缩小。播种发芽、春种秋收,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当时就想在家里种点什么东西,可最后看了一下厨房的蒜,只剩下最后一坨。
“老婆,我可以把蒜种了吗?”
“哥,求你别折腾了,等西安解封了,你想种啥就种啥,种太阳也没人管。”
吃饭时我们会追剧,选了前些天热播的《小敏家》。怎么说呢,这部剧刚开始看还行,可随着剧情发展,我只能佩服编剧的脑洞,主要人物之间都有关系就算了,三代人都想谈恋爱就太诡异了。
剧情也简单,恋爱线总结起来就是:我喜欢你,我闺女喜欢你儿子,我爸也喜欢你妈。
因为追剧太多,我俩都练出了预言能力。比如说女主(周迅)的儿子参加校运会,最开始跑第一,这时候给了几个他边跑边回头的慢镜头,我就知道,接下来他要摔倒。
果然,倒了。
女主儿子第一次遇到男主女儿,是的,你也猜到了,接下来他俩也要谈恋爱。
记得钱钟书分享过他的读书方法,如果一本书看了前几页,就能猜到后面的东西,那么这本书就可以不读。本着这样的原则,我们直接跳过了猜到的剧情,不到一星期,追完了整部剧。
猜到的,是常规操作,没猜到的,只能说技不如人。
不过这部剧还教给了我们一个好习惯,注意卫生、勤消毒。最近我们下楼取菜时,兜里都会揣一瓶消毒液,取到东西先消毒,拿到门口再次消毒。
谢谢《小敏家》。
04
其他区陆续都收到了政府送的菜,可我们未央却迟迟没有。
有天早上我扫地时,听到了“业主有序下楼领蔬菜”的喇叭声。带着激动,我以最快的速度换好的衣服,结果一下楼才知道是隔壁小区。
第二天晚上,我们小区里堆满了菜。
十点四十,工作人员敲开了我家的门,送来了一大包蔬菜。
当时我是激动的,有一种被在乎的感受,连着和工作人员说了几声感谢。等我回来看业主群时,群里也都是感谢的声音。
余华在《活着》中写过一个场面,福贵他们在战场上断了粮,天上飞机扔空投时,人们像庄稼一样冒出来找食物。
说实话,这次是我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感觉到我们随时会断粮,也是第一次明白了,真的要省吃俭用。
窝在家的这段时间,我们能不出门就不出门,隔三差五就会和父母报平安。这两天新增人数下了百,让人能缓口气,前些天一直一百多的时候,我们每天都提心吊胆。
疫情,让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不过好在我们心里也有确定性,就是坚信最后一定能控制住。
一月就是一道槛。2020年一月,我订婚,刚回山西老家三天,村里封了。去年一月,石家庄有疫情,因为我们市离石家庄比较近,我留在了陕北。今年,我也没法回山西了,后面再说吧。
多少还是有遗憾的,但目前就是这么个环境,安全第一。
就目前这情况推算,我俩已经做好了在西安过年的准备。
05
菜有了,饭得吃好。
我俩一人负责一顿,二胖早餐我下午餐,分工合作。为了让做饭稍微有趣一些,最近我做饭时,会用手机录那么几小段,做完饭花几分钟一剪辑,就是一个完整的视频。
红烧肉
葱油饼
怎么说呢,还是得找点事做,然后再本着“尽量把事情做得好一点”的原则,这样每天的生活就会更有趣一些。
到现在我愈发明白,其实生活的意义与乐趣,都得靠自己去赋予,然后靠努力去求得。
上面的葱油饼,其实我们早就想吃了,但苦于不会和面,一直没有动手。前天二胖说:“不行,我非得吃葱油饼,咱好赖试试,最差的局面就是不好吃呗。”
于是她亲自动手,和面、醒面,准备配料,接着擀面,弄成饼状,然后交由我来烙。面饼在锅中逐渐成型的全过程,我都记录了下来,从雪白到金黄,感觉非常神奇。
饼好了之后,我还特意准备了大葱和陈醋,油饼卷葱,再蘸点醋,真香。
不过这个口味,二胖不太喜欢。
06
昨天朋友给我打电话时,问我有没有做核酸。我跟他说:“我已经记不得做了几次核酸了。”
第一次做核酸,我们排队一个半小时,再往后,效率越来越高,最快的一次只花了三分钟。防疫工作人员是真的辛苦,在寒风中坐着给我们做核酸。每次做完,我们转身就走,而他们,还得给下一波人做。
刚开始的几天,小区里每天都有很多溜达健身的人,面对这种情况,工作人员只能拿着大喇叭喊,让他们赶紧回家。
网上全是西安的信息,有夸的,但大部分是批评的。作为在这个城市生活了两年半的我,说真的,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以往只要一看到西安有热搜,闭着眼睛都能想到,好事少坏事多。刚开始我以为只是巧合,后来我就习惯了。
为什么会这样?
我不知道。我能念叨的,只希望未来能更好。
这些天我晚上还会锻炼身体,在家做做俯卧撑,打打拳,再举举哑铃。昨天我们一起看最新一期《令人心动的offer》时,里面的一位主治医生就说,你去医院好好体检一次,回来就想好好做个人了。
健康问题,平时容易被我们忽视,可健康真出问题时,我们才会知道那是最重要的。
希望疫情早点过去。
07
最近二胖带着她们班同学还发起了一个活动:以视频方式讲古诗。
每次收到新视频后,她一个人会先认真看,然后兴奋地拿过来叫我一起看:“哥,你看我们班这些娃是不是都是人才,我以前都不知道他们这么行。”说实话,视频我都看了,和一些小学生比,我自愧不如。
人家有的孩子能一口气讲十几分钟,全程脱稿,而且有动作有趣味。看完我打开视频对着讲了十几秒,卡壳,放弃。
带着沮丧,我问她:“老师,为什么我讲不出来?”
她回我:“你资质太差。”
活动办了几天之后,她同事都觉得活动不错,让她分享经验。所以我这些天都能看到一个忙碌的人,无论是坐着站着,还是躺着趴着,基本都在看视频,剪视频,跟着了魔一样。
也许,这就是专注的力量吧。
平日里,她问我最多的问题是:“你说我能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
我觉得能。
或者,现在已经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