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5 二百七十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11.4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语音整理
本章从文本上来看,理解起来并不难,但是翻译一下会觉得有点奇怪。如果直接翻译的话那就是: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所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赞同的。
这看起来似乎有点儿矛盾。我们知道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前面的《论语》中,凡是提到颜回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在赞美和夸奖。但是在这里突然来了一句,颜回不是对我有什么帮助的人,似乎是在批评颜回。随后呢,又来了一句,他对我所说的话没有不赞同的,好像又是在夸奖颜回,前后有点矛盾。
实际上,这一章是孔子对弟子颜回能又快又深地领悟自己的思想本质,表达了一定的遗憾,同时还有深深地赞许。
我们知道,颜回每次听老师讲学,总是默而识之,慢慢的体会,从不发表不同意见。这一点和宰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宰我明显是一个杠精,经常在课堂上质问老师,甚至给老师挖坑。其实孔子活着的时候,当时就有人认为孔子学说是“博学而无所成名”。就是说,你孔子懂的东西很多,但是不够专一,没有让他能够立足于世的高深学问。甚至西汉时候的司马谈评价孔子和他的思想说,“儒者薄而寡要,劳而少功”。但颜回对此有不同的体会,他认为夫子“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就是老师给我们讲的东西,从表面上来看,是用古代文献来教导我们,让我们博学,但是本质又是用礼来约束我们,让弟子可以由博反约。颜回对老师的学问有这样一种深刻的体会,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由此可见,颜回学习老师的学问不仅认真细致,而且自己还有新的认识,但是表面上又从来不与老师争论。
也可能正是这个原因,让孔子认为颜回只是全盘继承自己的学问,而较少与老师讨论问题,更没有质疑老师,从而促进老师思考新的问题,创造新的知识。所以孔子认为颜回对老师的学问本身并没有什么大的帮助,这和我们今天所说的教学相长的道理是一样的。就是老师的教导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反之学生深入地探究和质疑往往能够促进推动老师的进步与提高。
我们曾经提到过孔子对颜回的评价,说他是“不违如愚”,就是说,颜回看起来笨笨的,不善言辞,老师说什么他都认可。但是“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实际上认为颜回真的一点儿都不笨,只不过颜回不会像子路、子贡那样提问,他只是仔细观察,认真体会,暗自揣摩。不仅把老师讲过的知识早已吸收,而且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于吾言无所不说”,这个“说”通“悦”,就是欣赏、赞美的意思。孔子认为颜回对于自己所讲的内容都是欣赏的,都是赞同的。事实上也未必就是如此,因为颜回这个人比较内敛,就算有什么疑问,也不会当面去反问老师,而是自己揣摩,自己回答自己的疑问,从而消除疑问。我觉得这是一种学习的境界。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我们觉得至少有一个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就是不要刻意通过质疑别人来显示自己的见解更加高明。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人喜欢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来抬杠,反驳别人来显得自己与众不同。实际上,当我们遇到自己不了解、不赞同的事情,不妨先自己思考一下,很有可能会得出一些新的观点来。
孙中兴详解
继前章说过“四科十哲”之后,本章先提“德行”科的颜渊。不过好像不是赞美的话。
孔子说:“颜回并不是帮助我教学相长的人,因为他对于我讲的话都欣然接受而没有质疑和论辩。”
这里的“助”是“益”(孔安国和邢昺),也就是帮助。“说”是“悦”,也就是发自内心的欢喜。刘宝楠认为“说”是“解”,“不说”就是“不解”。
皇侃就举例说:“圣人为教,须贤启发,(子)游、(曾)参之徒闻言辄问,是帮助于我,以增晓导。而颜渊默识,闻言说解,不尝口咨,于我教化无益,故云非助我者,于吾言无所不说也。”这样的解释认为,孔子对颜回的“不违如愚”(《为政篇》2.9)是不满意的。
邢昺的解释基本上是遵循皇侃的,可是他却认为“此章称颜回之贤也”。
朱子认为孔子这样说,“其辞若有憾焉,其实乃深喜之”,算是折中前辈的说法。
戴望认为第一句是问句,还引用孔子在颜渊死后的回忆:“自吾有回,门人益亲”(《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证明颜回能达情悦言。这也是认为本章为赞美之辞。
刘宝楠引用徐干《中论·智行》说:“仲尼亦奇颜渊之有盛才也,故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颜渊达于圣人之情,故无穷难之辞,是以能独获亹亹之誉,为七十子之冠。”这更是将此章解释成孔子称赞颜回为孔门第一。
黄怀信认为孔子在这里只是批评颜回,没有喜、赞之意。
我觉得这样的文本竟能出现完全不同的解释,而且都还能引经据典,可见依经解经也有解决不了的困境,所以前辈们都转向依经验解经。
老师讲课,学生不回答,对师生双方恐怕都是难题。学生不懂往往不敢问,怕被同学笑傻,怕被老师骂笨。老师则不知道学生不问到底是懂还是不懂,如果学生微笑不语,到底是悟道的微笑,还是不知如何是好的傻笑,就更令人费解。
中华文化强调尊师重道,往往就包含了“不要(上课)问问题”这项。《论语》中许多章节都是孔子自言自语,或是学生请教孔子,孔子回答。少数章节是弟子再追问,顶多二问结束。没有希腊的长篇对话论辩的传统。
我在跟毓老师上课的那些年轻岁月,以及后来几十年的大年初一拜年,我很少听到任何人问老师问题,都是他老人家自己唱独角戏。一唱就不可收拾。一位学弟曾经独自听了老师一整天没停的教诲。他当然受益匪浅,但是老师是怎么想的呢?
我到美国读博士的第一年,有一位老师就提醒过我,上课要问问题,才能彰显强烈学习动机。所以看着我的美国同学都勇于发问,甚至有些当时我认为的“笨问题”都敢问,不怕丢人吗?老师却没皱过一次眉头,都和颜悦色地回答。当时让我很吃惊。我想这种“颜回不发问的DNA”真是学生学习的障碍。
我当了老师很喜欢听人问问题。可是上课这么久,我还是没办法激发同学问问题。我又不愿逼学生问问题,也就因袭至今。
多年前开始被邀请出外演讲,我就要求主办单位请听众提供纸笔,让听众写好书面问题,放入问题箱中,然后我的整场“演讲”就是回答听众的问题。这种演讲方式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有一个单位因此“收回邀请”。可是近二十年来,我个人从这些听众的问题中获益良多,好像我的回答也让有些人觉得获益匪浅。有些问答内容还被听众记录上了网,造成了我是“爱情大师”的错觉,真是宠辱若惊。
教学相长,问答也相长。
李零讲解
孔子批评颜回,说他光听老师话,每句话都喜欢,毫无异议。这是明贬暗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