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到北京心情总是很复杂,这次进京的原因是参加“第二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
2015年首届LIFE教育峰会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毫无疑问,这可能就是除“官方场面”之外,最高规格、最富原创的教育会议了。这样的会议必将会是参会的年轻教育者们的头脑风暴!两次受邀作为发言嘉宾,我真的深感荣幸,又颇有惶恐。
只是,近几年来,我对教育越来越“保守”,对教育创新、教育创造这些说法,却越来越警惕了。
当然,这个保的和守的,肯定不会是依然统治着公立学校和绝大多数私立学校的应试教育,而是自有人类以来,被教育思想家所基本公认的教育原理、教育规则,以及为了实现人的最高天性而确定的教育目的。
电子产品所用的更新、迭代等概念,用在教育模式上是不是真的很合适?
要实现好的教育,多大程度上是创新的问题?又在多大程度上是按已知的“大道(包括目的与方法)”认真践行的问题?
张文质兄有句名言,说“教育是慢的艺术”。我在十多年前,同样提出了“相信种子,相信岁月”这八个字。在“相信岁月”这四个字里,我所想要传达的,就类似于“教育是慢的艺术”的意思。
教育创新,是促进当前的教育慢下来,还是促进它快起来?
教育创新,是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方法,还是回到常识,回到大道,甚至不惜回到“保守主义”、“中庸主义”的道路上?
是的,这一切无非就是概念之争。说教育创新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假如有问题,就是借着创新之名,日益滋长了那些急功近利的教育者——包括官员、校长、教师以及家长的急功近利!
毫无疑问,“读写绘——学龄早期读写综合课程”是一个课程创新,但它遵循的无非就是孩子爱听故事,爱看图画书,会讲故事而不擅长书写的基本规律。
毫无疑问,在全人之美课程里,有着诸多创新的成份,但是细细想来,它更是遵循着教育思想家们的教诲,努力让教育回归到生活,回归到文化,回归到儿童和少年的生命。
假如能有那样一个会议,大家聚在一起清理我们所做的那么多的“伪创新”、“坏创新”,清理我们添加到教育生活之上的那么多的伪概念、坏行为,是不是比探讨教育创新更有意义?
如果LIFE教育创新峰会是“百花齐放”的话,今天的中国教育其实是多么渴望着“百家争鸣”——不是为了宣传某种教育模式,而是为了被诸多教育模式耽搁着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