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播放之前,我已看完全套的小说《长安十二时辰》。电视播出前期,这部电视剧做了大量宣扬,宣扬的核心点,我归纳如下:
1.该剧犹如美剧一般的紧凑,爽。
2.该剧采用了电影质感,观众体验更好。
3.该剧尊重历史,尊重大唐盛世的文化、习俗,在服饰道具、语言、生活习惯、饮食、装饰、器皿等方面无一不精心打造。
坦率讲,我认为这部由马伯庸写成的小说是很难拍的。马亲王对当时盛唐人的文化和习俗等研究颇深,对长安一百零八坊可谓了如指掌,对其时所处的人的生活、娱乐等做了极为细致的考究和描述,对马亲王的文学和学术功底,我作为一个初读他作品的人,是感到十分的钦佩的(纯粹从文学作品角度上)!他几乎是通过这一部刺客故事的小说,还原了盛世长安全貌,无愧于“文字鬼才”之称!
这么细致的描述和极深的学术考究,搁任何一位大导身上,恐怕也很难拍摄的,我对曹盾导演大胆接下这个剧感到佩服。目前电视已播放到二十集,整体的核心也确如宣扬的一般,客观而言,是很不错了,连挑剔的豆瓣都给出了8.6的高分。曹导此前拍过最出名的电视是《海上牧云记》,对中国的文化内涵表现是较为深的。由此可见,他本人也具备较深的文化素养储备。可惜,再深的文化内涵,再高远的志向,再优秀的导演,始终过不了广电审核这一关,一部好好的盛唐大戏被硬生生的搞的面目全非,唯一庆幸的是,还算保留了核心的文化和故事情节。
看第一集,男主之一李泌出场了。可我惊奇地发现李泌居然被改成了李必。李泌是唐时真实人物,历经四朝,说棋神通,谋士,唐德宗时官至宰辅,曾辅助唐肃宗平定了安史之乱。这样的一个牛人在电视上竟莫名其妙地被改名了。我观之,马亲王在作品里对历史人物的生平、性情、经历无一不详加考究,李泌的经历除了靖安司这一段是虚构,其他的智谋性情大致和历史真人相符的,因而我甚为不解,为什么这样也审核不过?
看着,第二个重要人物出现了,靖安司的一把手。一个老头骑着毛驴,喝得醉醺醺的进入了靖安司,我抬眼一看,标注人名是“何执正”,我大惑不解:李必这个名字,我一眼就看明白了,应该是讲的李泌,何执正是何人啊?记得全书里并无此人!看了后面的情节才明白,原来这特么是对应贺知章。
贺知章在大唐也算是大名鼎鼎,武周时高中状元,最高官至礼部侍郎加集贤员院士,玄宗时更是宠极一时。其人不仅在仕途平顺,诗文亦卓著于当时,与李白、李适之等并称“酒中八仙”,书法造诣颇深,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著名诗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还有那首流传甚广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样的一个人物,不知为啥被改名成了何执正?通看全部小说,除了有讲述贺老因为原则问题,不肯让张小敬插手靖安司之大案,有点死心眼之外,对其人品、性情是没有丝毫抹黑的。他在小说里依旧是诗酒风流、依然是满腹经纶、人品高尚的。在历史事件、人物并没有被歪曲的情况下,为啥也通不过审核?
最奇葩的来了,林九郎。林九郎出场时,我愣愣看了几秒,有了前面的经验,我在想,这个超大气派的家伙该对应谁?我揣摩:看这家伙的熊样,就是一个大反派人设,然后又是一名大官,所穿所住无不考究,难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李林甫?Really? 这个人在唐史上也一样是大名鼎鼎,但和李泌、贺知章不同,他是遗臭万年!
李林甫于玄宗朝开元二十三年接替一代贤相张九龄,升任中书令,通俗称呼即右相。后又封晋国公兼尚书左仆射,仕途显赫一时。他是玄宗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长达十九年。身居中枢,本应如前几任贤相如张九龄、张说、姚崇、宋璟等一般,为国效力,尽心协力拨乱反正,提携贤能,纠君主之过,然而这个身具唐高祖血统的人却成了一代险邪小人,排除异己,打压贤才,蔽塞言路,还自作聪明扶持胡将(直接使安禄山坐做大,可谓安史之乱始作俑之一。),终于使得持续数十年的大唐盛世毁于一旦了,如何不令人恨之入骨?也正因此人而衍生了一个成语:口蜜腹剑。
我看了一个采访,按导演的构想,是要突显出李泌和李林甫双雄对决的。即李泌代表的是道家,施政上强调清静无为,而李林甫代表是法家,为达目标不惜一切代价。这种思路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李林甫本是一自私自利的小人,他又岂能和法家的商鞅、李悝等为国无私奉献之士相提并论?在书中,李林甫仅在最末尾出现了一次,所处的作用仅仅是作为这场风波被修理的主要对象之一,对两位主角的活动倒也没造成什么实质性干扰。其他的时刻是在几位主线人物谈话中有所提及。电视剧把这位“林相”出场次数大大增加了,情节设定上,主要是有几次阻碍李泌查案,李泌与之周璇,花费了一番代价方能继续查下去。
另外有几个配角如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被电视改名成了程参,太子李亨(后来在灵武继位,史称唐肃宗)被改名为李玙,鼎鼎大名的大宦官高力士则被改成郭利仕。
我看了网上的另外一个分析,说之所以改名是因为担心用了历史上的真名,必须保证所有的史实客观,并尽可能准确地还原这个人物。我对此种见识,只能用四个字:嗤之以鼻。既然是小说,当然是在虚构的提前下来刻画人物,作者大可虚实相结合来构造,人物有记载的重要经历和与之有关的史实自然是不能胡编乱造的,但除此之外的其他文学上的想象和创造有何不可?譬如,著名的《三国演义》、《红楼梦》里面有数不清的真名,如果把这些历史上真的人物全部改名,观众会不会感觉莫名其妙?再来,金庸大师在他的每一步武侠里,无不虚实相合,他刻画的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极为考究,但也有与之相连的虚写。试想下《射雕英雄传》里面对铁木真和托雷等真实历史人物描写。历史上的铁木真是否真的认识郭靖?托雷是否和郭靖结成了安答?
小说本就是一种艺术创造,没有发散和想象,还创造个屁?把整个思路全部封闭的死死的,是要学大清搞文字狱么?要不要再回到八股的时代?
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还常常能看到一些批判性的作品,甚至电影和电视剧,譬如王小波小说《沉默的大多数人》,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霸王别姬》等,而到了现在,似乎越难看到了,看到的都是阳光的、高大上的小说、电视剧。看到的都必须是要所谓的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的东东,听说如果不这样写,不这样拍,是通不过广电审核的。我们啥时候变得这么敏感了?
信息如此畅通的时代,真的防的住吗?徒增笑料耳。一个真的人名怕,一个真实的批评声音更怕。真的有这么可怕吗?能不能尝试着听一听一些有见解,理性的声音?我很希望,新的时代更加开放一些,不要那么的敏感,对文学作品、影视等审核,尽可能避免采取一刀切式,让更多的优秀的作品有条件涌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