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记忆力有很大的关系,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理解力又在记忆力的基础上展开的。正确认识记忆力和理解力,有助于个人生活和工作。一个人假如没有记忆力是很悲催的一件事,更别说可以看懂文字,听懂没人的话了。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记忆力呢?
首先,搞清楚记忆力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长时记忆,一种是短时记忆。譬如,记住自己手机号码,乘法口诀,爸爸妈妈的生日等等,隔了很久我们都记得。相对应的,短时记忆就是上午吃了什么菜,考试前天晚上看的书籍,刚才做了什么交通工具等等都属于短时记忆。我们知道2x2=4,甚至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但是当要说出232乘以222等于多少时,我们不能一下子说出来,但是我们会计算,拿出笔和纸就能得到答案,这时我们通过提取长时记忆中的乘法口诀来进行。所以,你的长时记忆内容越多,越容易应付复杂的事情。
当然,仅仅有记忆还不是真正的学习,学习效果也会大大折扣。关键在于理解力的提升。在《暗时间》这本书里就谈到:
书呆子记忆就是死记硬背,到最后如果你问他某书某章节讲了什么内容他能倒背如流,问他哪个例题怎么解也能倒背如流,但遇到具体的问题或问题的变种就傻眼了,因为他记忆的时候根本没有深入理解知识,在他眼中的解题过程其实和电话号码簿也没啥区别,也许他唯一编码了的提取线索就是这个答案来自哪一章、哪一节或者哪一个问题。
然而对于理解记忆的人来说,知识中包含了精细的概念、逻辑、一般的解题原则、通用的解题手法、背景知识、类似的问题等等无数的记忆和提取线索,而不是某段孤立的、任意的文本序列。(当然,众所周知理解记忆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则是记住一般性原理之后,其他细节即便遗忘了也可以自然推导出来,从而无需费力去记忆。
其次,为了更好的记忆,我们需要了解人脑记忆的规律以及掌握一些应对的方法。大家是否记得著名的遗忘曲线,是用于表述记忆中的中长期记忆的遗忘率的一种曲线。这一曲线最早由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通过自己的实验提出。在这一实验中,艾宾浩斯使用了一些毫无意义的字母组合。通过记忆这些字母组合,并在一系列时间间隔后检查遗忘率,得到了这一曲线。因此,这一曲线又叫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如下图所示:
上图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一个人记住的内容会越来越少。所以,定期回顾和复习就显得很重要,平时在走路,乘车,运动,洗澡等碎步化时间就可以拿来思考,简单的这样一个习惯,会让自己学习更有效果,无形中会比别人增加很多学习时间,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通过回顾,可以整合新旧知识,得到新的启发。为了创造回忆的机会,我们可以经常与别人分享,整理笔记,书写等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就行。总之,要养成回顾的习惯。
再次,为了加深记忆和理解,要学会建立联系。通过鸡蛋和光速,理解「可能性空间」这个新概念,就是一种联系。读书时做思维导图,也是联系。小学的时候,你有没有用中文记忆过英语读音?比如Nice to meet you,我在旁边写上:耐死土煤球。事实上,知识的学习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学习任何知识(概念、定义、公式、问题、观念、理论等)都需要联系。你创造的联系越多,它们就会记得越牢、理解得越好。
我记得在知乎回答上,李叫兽有关如何收集和整理信息时就谈到:
我在看书的时候,每看到一个有用的知识,都停下来去寻找联系——看看有什么其他的现象能够被这个理论解释。 比如我在一本讲神经心理学的书籍中偶然看到这样一句话: 人的爬行脑(控制人的欲望的那部分大脑)更加喜欢视觉化的信息,而不是抽象的信息。 这句话如此之简单,任何人看完、学习完甚至把它背得滚瓜烂熟都不会超过5秒钟。 但是我却当场就学了1个小时以上。 我问自己:我遇到的那些现象可以被这个理论所解释呢?如果不找出至少5个现象我是不会罢休的。 首先我想到了iPod的文案“把1000首歌放到口袋里”,这句话显然比“小体积大容量的mp3”要好的多,因为上面说了“人的大脑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视觉化的信息”,而“1000首歌放在口袋里”能够就是更加视觉化的信息。经常有人问我“你是如何构建的知识体系”,写出来后,我却发现原来如此之简单: 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看到知识后问自己:还有什么现象可以被这个知识解释?还有呢?还有呢…… 构思知识的多种用法——问自己:这个知识可以用于做哪些事?还有呢?还有呢…… 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遇到反常或者有趣的事情,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理论或者知识可以解释?有哪些相似的事件?
写这篇文章,希望对自己以后的学习有帮助,也希望读者能有所启发,从而在未来的学习之路上有所改变,哪怕是带来一点点学习方式的改变,这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