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在网上买了一件手工银饰,随宝贝一起到来的还有卖家的一封信,通篇是表达对宝贝晚到的致歉和选择他们店的感激之情。什么让您久等很对不起、什么跪谢之类的,完全是一种卑贱低微又低三下四的感觉,看完觉得特别别扭。同事说:“其实东西还不错,到货的时间也差不多是平时快递的速度,怎么看了这封信就不再想去他家买东西了呢?”
按理说,买卖双方正常交易,我交钱你发货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何来这种“特别”的感谢。而这种流于形式的感谢没有给买家留下好印象,反而让人觉得商家有点虚情假意,本来因为宝贝不错还能再回购,结果却因为这封信不但不会再光顾,连卖家也成了一个让人觉得讨厌的人。
日本作家中岛义道在《我讨厌的10种好人》中“不忘感恩的人”的篇章也说到了这样的商家。看似是一种感恩的行为,为什么这样感恩的商家却让人讨厌?那是因为在商业活动和买卖往来中,各种表达感谢的原本就不是出自真心,都是一种程式化、表面化的行为,不掺杂任何的感恩的情绪,所以才让人讨厌。
不忘感恩,是我们一直提倡的一种美德,我们也一直在教育孩子要“不忘感恩、懂得感恩”,但是,当看似感恩而实际上已经严重偏离感恩的行为,不仅会让我们反感,也会让我们开始讨厌那些感恩的人。
公司小刘对市场部的王副总非常的感激,主要是因为前年他到公司不久,为了接送方便想让孩子去离她老婆公司较近的学校入学,但找了各种关系都没成功。赶巧王副总在哪所学校有认识的人,于是帮孩子顺利的入了学。因为此事,之后小刘更加努力,工作都是保质保量提前完成,业务上也是快速成长到了独当一面,王副总对他也很满意,觉得小伙子有韧劲肯实干。年终的时候因为市场部人员调整,经王副总推荐小刘成了部门的主管。此事之后,小刘对王副总更是到了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地步。
小刘对王副总的感恩不尽体现在工作中,慢慢的也波及到了同事相处中。比如说同事说一丁点对王副总的不满的话,小刘都要去争辩几句,有时甚至因为这些和其他同事吵起来。类似的事情多了,大家都开始反感小刘了,觉得他的想法有点极端了,自己感恩就好,凭什么要求别人也这么做?
而小刘自己也很郁闷,他觉得王副总那么好的一个人,凭什么这么说他?一定是同事自己哪儿做的不对,却找理由责怪王副总……
小刘这类“不忘感恩的人”,为什么让同事反感甚至讨厌,同样在《我讨厌的10种好人》里也说到:“对于一些感恩的人,其实他们只需要随时提醒自己“不忘感恩”即可,但是他们却把这当做人类的普遍法则,要求所有人都遵守”。
小刘自己接受了王副总的帮助感恩是应该的,但是其他同事并没有接受过王副总的帮助。他自己做没有错,但是他要求别人跟他一样就很有问题了,因为在公司其他同事和王副总也不过就是领导和员工的关系,为什么非得跟他一样也要感恩呢?
其实,感恩本身是件很好很重要的事,但是当感恩的人、感恩的行为变得异常时,不忘感恩的人就成了让人讨厌的人。就如在这本《我讨厌的10种好人》种提到的另外九种好人:经常面带笑容的人,想看见大家高高兴兴的人、总是积极面对生活的人,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的人,注重“分寸”的人,一发生争吵就想立即制止的人、说话含蓄的人、说“我是笨蛋”的人以及认为自己的“人生无悔”的人。这10种好人不仅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有的甚至还是我们自己也努力要成为的人。比如,我经常会鼓励自己要积极的面对生活;在工作上,我也会鼓励自己要为自己的工作甚至公司感到自豪,甚至我们都期望过好每一天,待到人生走到尽头的时候觉得此生无悔……
但是为什么这些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让人觉得都是牺牲自己成全别人的行为,却成了让人讨厌的人呢?
其实,归结作者所说的这10种讨厌的好人,表面上看他们真的都是好人,但是最终变成让人讨厌的“好人”,主要有以下几点:我们会发现他们身上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说想用积极地表现掩盖自己其他的想法、盲目迎合大众而人云亦云;将自己的不正确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等等。有如下特征:
一、屈服妥协于社会规范,用积极的表现掩盖自己真实的想法和目的。
比如“总是面带微笑的人”、“想看见大家高高兴兴的人”。在和你接触时,总是面带微笑态度温暖,即使你们之间发生了点不愉快,即使心中充满了厌恶和不满,依旧能保持微笑和轻声慢语,虽然这是职业规范的要求,但是你还是会觉得她们那种职业的冷冰冰的微笑很假很讨厌。其实总是面带微笑有很多好处,做的正确顾客会觉得服务态度好、下次还会来;即使做的不到位,顾客也会觉得对方虽然没做好,但是态度一直这么好就不要计较、算了吧。中国有句俗语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也是这种道理。
另一种就是为了成全别人而牺牲自己的需求、时间等,觉得“只要你们好,我怎么都无所谓”、“只要大家高兴,我也就高兴了”,看似是一种牺牲,但事实上,说这种话的人是对自己非常执着的人,他们是不会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而总是用自以为“为你好、为大家好”的方式去做决定。
所以说有时候,面带微笑、总说只要大家开心的人,并不是就真的是发自内心的,为什么让人觉得讨厌,那时因为在看似“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表面上,还有其他更深的“学问”,只是我们没有悟出来而已。
二、害怕“与众不同”,盲目迎合大众,缺乏独立的思考判断勇气和能力。
比如“总是积极面对生活的人”、“注重分寸的人”。刘德华拍的一个沙发的广告,画外音是:帅那么久,你不累吗?答曰:“累啊”。
其实谁都有累、人前再风光,也会需要休息放松的时候。不能别人说你不能消沉你要积极面对生活,你就一直得积极向前;也不是别人说你说话要注意分寸,你就在说之前反复的拿捏词句,想着如何表达。什么是积极生活?什么又是分寸?这些都没有固定的答案,只是别人着眼于另一种社会规范,觉得积极面对生活的人、说话注重分寸的人会受到大家的欢迎和赞赏,不会过时而已。但是真的没有必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需要盲目迎合任何人。
三、不能正确判断对方的想法,自以为是,认为别人和自己是一样的感受。
比如“说话含蓄的人”。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对方说“不要给小李说这件事啊,你懂得。”听的人一脸懵逼,我懂得什么呀,他在说什么呀?
觉得自己说话含蓄,实际上是含糊其辞,以一种模糊的表达告知别人,还觉得别人肯定已经心领神会了。还有一种就是有了坏消息,总是担心自己说了对方接受不了、对方会崩溃,于是拐弯抹角、东拉西扯,最终到对方不耐烦的时候才说明实情。
有时候也会觉得奇怪,这种人哪儿来的那么强的自信,觉得对方的想法和自己一样,对方的感受肯定和自己想的一样。这种不管对方感受,自以为是,将自我价值观强加给别人,也的确是让人讨厌。
其实,生活中让我们讨厌的人何止这10种呢,只是作者想从这10种讨厌的人来让我们明白,很多事情,在一开始做的时候并不让人讨厌,只是在坚持的过程中变了味,所以好事变坏事,原本的好人也成了让人讨厌的人。
好人,不是你遵循了社会规范你就是好人,也不是盲目的去迎合大众的喜好而改变自己就是好人。好人是在这个过程中,不管何种事物都能开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和独立判断,不因为其他的而不是人云亦云。
如今社会,其实“好人”也是蛮难做的。但是无论如何,即使时候在现世安稳的环境中,也要不要做一个“盲目”的好人,因为你的盲目也许会让你成为大家讨厌的“好人”。
a�P��:|��og�d��[YL��-��t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