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山雨欲来
【释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省略,指预示有事情即将发生。
【出处】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诗“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以前曾听过一段相声,甲说自己是个诗人,乙问甲作过什么诗,甲说他小时候经常尿床,每天早上床单都是湿的,所以说他每天都在“作湿”,乙就笑话甲,说甲原来是个“湿人”啊。
在本篇出场的这个晚唐诗人许浑,就是一个“大湿人”,这名号不是我给取的,而是史书记载的,所谓:“许浑千首湿,杜甫万古愁。”
杜甫之“愁”,我们都清楚。许浑之“湿”怎么理解呢?他也天天尿床吗?
当然不是。许浑是诗人中的“湿人”。
不妨看下许浑的几句诗:
鱼沉秋水静,鸟宿暮山空。 (《忆长洲》)
雁来秋水阔,鸦尽夕阳沉。 (《寄契迎上人》)
云带雁门雪,水连鱼浦风。 (《寄天乡寺仲仪上人》)
雨中耕白水,云外劚青山。(《王居士》)
一声溪鸟暗云散,万片野花流水香。(《沧浪峡》)
旧日安贫能饮水,他日随俗愿餔糠。(《寄当涂李远》)
看出来了吗?是不是每句都带“水”字?除这些带“水”字的诗句外,还有好多带“雨”“露”“霜”“雪”“浪”“波”“潮”等类似字眼的,这些诗句在许浑的诗作中占很大的比重,所以翻读许浑的诗卷,读者的最大感受就是——潮乎乎的、雾濛濛的、湿淋淋的。
许浑之所以喜欢“作湿”,那自然是有原因的。一是他的家乡是润州丹阳,那里可是地地道道的水乡泽国,这样的环境使他对水有与生俱来的深厚感情,二是他喜欢游山玩水,以水入诗当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难怪南宋大诗人陆游要把许浑誉为“江山风月主”了。
许浑仅仅喜欢游山玩水、写写山水诗吗?当然不是这样的。
他也曾经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许浑青少年时期为了应举登第,曾隐居在苏州洞庭西山刻苦攻读。
宪宗元和初年,许浑离开家乡,第一次到长安投考,路过潼关时,有感于眼前的山川景像,写下了《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马上要到京城了,许浑却说自己还在梦着渔樵生活呢!
他留恋田园生活是真的,希望进士及第进入官场也是真的。
首次投考,落榜了。
虽说自己是唐初宰相许圉师的后人,但枝脉已远,门荫的优待已享受不到了。许浑开始去结交那些名公大臣,以期引荐。
杭州刺史卢之辅、淮南节度使王播、河中尹杨巨源、秘书省柳璟、校书袁都、东都使君窦庠、鄜州节度使邱直方等人,都曾接受过许浑的拜访。
但许浑在科场上还是一次次的失败。他多希望自己能尽快入仕,建功立业,然后功成身退,流芳后世——“会待功名就,扁舟寄此身。”
眼看着一同应试的朋友都一一及第了,许浑失落又着急。
红花半落燕于飞,同客长安今独归。
一纸乡书报兄弟,还家羞著别时衣。
(《送杨发东归》)
直到大和六年(832年),许浑才考中进士,又历经一番曲折,开成三年(838年)始入官场大门,先后任当涂县令、太平县令、监察御史、润州司马、虞部员外郎、睦州刺史和郢州刺史等职。
一入官场,许浑才意识到官不是那么好当,功业也不是那么好建的。
也曾给皇上提过意见和建议,也曾想通过自己努力改变一下现状。
可皇上不听他的啊,官员大臣们也都忙着内斗,而自己身体又不好,所以许浑这官当得很不爽。
看着大唐王朝逐渐衰落,呈现江河日下的难以挽回之势,许浑时常忧心忡忡。
宣宗大中三年(849年)的一个秋日傍晚,身为监察御史的许浑,登上了咸阳城西楼。
云起日沉、山雨欲来的景象,让许浑想到了人事沧桑和朝代兴亡,在深深的忧虑中,他吟出了《咸阳城西楼晚眺》一诗: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沈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行人莫问当年事”,万般无奈之下,许浑连“当下事”都不想问了。
许浑年轻到过浙东天台山,接触了一些僧人、道士,那时就开始有了崇佛向道之志。如今置身官场,他隐居的欲望更加强烈了。
在官员和隐士之间,他应该觉得自己更像是一位隐士,且是一位“中隐”的隐士: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
……
拿着薪俸去隐居,既随心,又有经济保障,许浑倒挺会算计的。
还是在宣州任太平县令期间,许浑就在京口东南的茅山置田四十多亩,并建了“茅山石涵村舍”,公务之余,便到村舍闲居,流连山水,寻僧访道。
任郢州刺史时,他还专门出资建成了一处“新阳别业”,供自己隐居。
在老家丹阳,也有一处许浑专属的“丁卯桥村舍”,润州司马辞官和晚年归隐后,他都是在这里居住、编书。他的诗集叫《丁卯集》,所以,他又有个“许丁卯”的绰号。
自翦青莎织雨衣,南峰烟火是柴扉。
莱妻早报蒸藜熟,童子遥迎种豆归。
鱼下碧潭当镜跃,鸟还青嶂拂屏飞。
花时未免人来往,欲买严光旧钓矶。
(《村舍二首》)
晚年的许浑,一边悠然消磨着闲散的村居时光,一边用自己的才情在诗中蓄起一汪汪“清水”。回望曾经的官场岁月,劳心费力又一事难成,他真的不想再趟那滩“浑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