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不能不要只看结果?”这是今天中午五年级的男生对我发出的嘶吼。
“我看到的过程就是你在对那个一年级的同学围追堵截!”我用同样的方式回答他。
我凭什么要接受你的这种无理,况且,你是“惯犯”,哪一次坏事儿没有你的份儿!我心想。我被气的浑身发抖。
同事告诉我:“你们班学生要打人了。”所以,我才出现了上面的反应。
送走学生后,我了解到,是一年级的男生挑事儿,他并不负主要责任。可还是不对,作为高年级的大哥哥,不应该礼让一些么?况且,出了问题为什么不直接找老师?
唉,算了,两个都不是省油的灯,爱咋咋地。午休前,他还把一个男生推进了女生宿舍呢!
可心里还是有一丝不安。“你能不能不要只看结果”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
为什么我当时不能去了解一下再做决定?为什么我只看到了最后那一点片段?这对一个孩子来讲,太不公平。我们也曾被别人误会过,这种感觉,太委屈。
忽然间想起来高中时候的班长。脾气极其爆裂,稍有不爽,提着凳子就去了。
有一次,班里其他男生惹事,语文老师误以为是他做的,开口就训。
“你凭什么这么说我,不是我干的!”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他回,没有给老师留有任何颜面。情形和今天的五年级男生差不多。
我们也替班长委屈,明明不是他做的,却被人误解,烦人。
老师无奈:“这不都是你为(临沂方言,类似于普通话里的zuo)下的么!”
没错,我们习惯于用经验和习惯去评价一个人,不管好还是坏。但这,却是我们致命的缺点。
下午放学后,他还没有回到学屋,我便去学校找他。半路上遇到,他跟我说,老师你不知道,我们以前那个学屋老师有多讨厌。
我开玩笑说,你是在说我吗?
不是,我是说以前那个。
我说,对于今天中午这件事情,我向你道歉,对不起,我只看到了结果。
“……没事……老师。”从他的语气中听的出来,他有些不好意思。
或许,我们都习惯了批评,习惯了被批评,但却忘了如何表达歉意和爱。可是,这份歉意和爱却能够改变一个人。最起码可以是几天,哪怕几个小时也很好啊!
出奇,今天下午他表现很好,写作业很积极,也很听话。
道歉后,我的心里也很舒服。
当然,我是不会放过趁机教育他的机会的,我告诉他,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事情,要先告诉老师,不要自己试图用拳头解决,拳头解决不了问题。
男生不好意思,却又用力地点点头。
我还是想说,对不起,我只看到了结果。为今天的事,也为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