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千百年来所坚守的就是传统文化!
《响水新韵》中写了一个古老的小山村,写村中千百年来的逸事,生活点点滴滴反映土著族群集体的性情,信仰,人文精神,社会的变迁,历史的发展可以改变人的生存环境,但不能磨灭人的信念,即使遭遇变故,经受挫折,心中的明灯也不会熄灭,一旦环境适宜又会复明,人在族群在,传统就在。
冯骥才曾在《消失和被掏空古村落》一文中痛心写道:近些年,我在深入各地古村落进行文化遗产普查时,常常碰到一种令人忧虑的现象,就是那些古老的建筑一幢幢有模有样地立在那里,但建筑里边已经看不到任何历史文化的内涵了。是啊,现代的我们不遗余力的拆除,捣毁带着国民文化的首都古城墙,从内到外,从高巍的城门到辉煌的楼牌,无一例外,拆个精光,另一方面,我们建起封闭的高楼大厦,满眼望去布满烟囱的工厂,文化活着,历史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才能活着,国家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就熔铸在这些古建筑之中,所以放慢只顾经济的脚步,多看看自然中的绿意,多看看我们的传统建筑。
敦煌莫高窟九层大殿敞开的门外是一望无际的沙漠,而广阔沙漠中的一个小小黑点是一座坟墓,而他的主人是莫高窟的第一位保护人,是为守护莫高窟而在辉煌奉献一声,死后坚持将骨灰埋葬于敦煌的大师-常书鸿。千百年前的僧侣,舍弃人间烟火,走进小小的石窟,为一方净土,修行一世,苦度一生,常书鸿也苦度了一生,他原本可以画出更多属于他的传世之作,却将一生都托付给了无名画匠绘制的文明巨制;他原本可以过着艺术家优雅闲淡的生活,却将生命融入戈壁沙漠,守护这片辉煌的圣土;他原本可以放弃坚守那被众人遗忘的断壁残垣,回家与妻儿团聚,却将莫高窟作为自己的义务,不放心怕落入财富商人之手。我们传统的佛教文化还在,新一代的我们就是一个个常书鸿,我们会完成那些未完成的工作。
经典是经过时间长河的涤荡与淘洗沉淀下来的精华,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周易》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察人类文明的进展,用人文精神来教化天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阅读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一部阅读史,就是一段薪火相传的文化历程。城市化大刀阔斧,冯老的《四堡雕版》承载的匠人,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浓缩的乡情乡风,老舍的《过年》讲述的年文化,它们都还在,“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通过阅读经典,感受遥远时期的文化精神,读诸子百家,与先哲对话,,体悟智者思辨之道,读唐诗宋词,于涵泳品味中,感受艺术真谛,览中外古籍,知风云变幻,感悟兴衰治乱之理……
人类从遥远的远古时代匆匆而来,一路迎接与拥抱目不暇接的风景,那些月明星稀,蝉鸣枝头的夏夜,午夜梦回时,你的脑海中可曾浮现历史的瞬间,那人面鱼纹的彩陶盆,古色斑斓的青铜器,蛇笔走龙的晋唐书法,说不尽的宋元山水画……愿美好的传统永存!悠悠中华,浩浩文化;灿烂文明,生生不息;千古华章,字字珠玑。”传统文化永存心中,中华文明代代相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看似寻常最奇绝,继承传统,开启未来,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如今,社会的发展早已步入后工业时代,人们的审美也多以物质为主,在这个文学平面化,阅读碎片化的时代,娱乐精神被放大,生活的灵光渐渐消逝,文学的生存境遇堪忧,文人的精神更加罕见,文学不应是这般的存在,也许,在某个清闲的午后,独坐一隅手捧清茶,翻开民国书卷,在追忆往昔岁月的点滴里,寻找诗意,回归自我。
又登远山,看千江流岚,只愿渺渺如己,亦能与岁月一度向前,将无形淡泊之光照亮前方,越过清风温澜,疏影清香,成为最好的模样,文化永存,民族永存。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1班 江文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