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本是子女和父母之间行为和关系里好的一面的形象总结。后来被理想主义者用来规范子女和父母之间的行为准则,并定义了子女和父母之间关系应该如何运转。这套社会秩序规则被统治阶级接受,并用来管理家庭成员,从而达到治家,治国。
所以孝就成了死板,呆滞的形式主义,面子工程。是一个对社会,对王朝展现自己品德高尚的敲门砖,贞洁牌坊。
其次,为人子女,这功德簿也不知道怎么算,到底是自己要做,还是文化要我做。如果是自己要做,跟文化没半毛钱关系,难道非得按孝道来,我的行为才是孝吗?我就不能有自己的孝?这样,孝与不孝,功德都挂在自己头上。孝的形式也会多种多样,而不是捆绑。让人左右为难。父母能体贴子女的难处,子女能理解父母的不易。最后会越来越有质的提升,并发扬光大。
如果是文化要我做,那跟我没半毛钱关系,最后的功德都挂在了文化的账上,挂在了“老孔”教化的好的账上。而且我照做了给我的好处只不过是一个“好”的名声,孝都让文化体现了,自己根本就没存在感。做好了,是自己应该做的。父母感谢地却不是自己(感谢地是孝道教化的好)。做不好,真是万人唾弃。谁去当那个冤大头啊?但是由于有天然的血缘关系捆绑,感情深厚。不去当也得当,越当越憋屈,越憋屈越难受,难受又无处诉说,只能弯着腰,低着个头,像个麻木的行尸走肉。最后,越来越扭曲,越来越矛盾,形成了中国特色式的面子功夫,“伪孝文化”。心照不宣的做样子。
这里,一个是自愿,一个是强求,高下立见。
再次,孝道,难道别人还不知道怎么孝敬自己的父母,用你来教?还要用文化来指导性教育?那么这个孝是别人自己的行为?还是代表文化要求指导才做的行为?
那么如果是后者,就不是出自自己的行为。而是文化你要我这么干的。那父母该感谢谁?
父母感谢的不是自己的子女,而是文化。子女接受父母感谢,就是在作假。而作为子女,既然文化替我孝敬了父母,那在孝道上就可以敷衍了事。
你说说“孝道”的功德该算给谁?子女是没有的,因为是按照文化指示做的,有些时候还心不甘情不愿。
而一旦违背文化要求。就是不孝。子女就无法在孝道上有选择权。选择自己的孝。
最后:其实对父母最大的孝是什么?最大的孝就是努力把自己的人生过好。尽量不给父母添麻烦,尽量让父母少操心。你就做到了最大的孝。因为你把父母本该有的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还给了父母。而不是再捆绑用在自己身上。
而父母为子女最好的老师,更应该放下所谓孝的束缚和捆绑,放飞子女做他们自己。让他们把自己的生活操持好,少来麻烦自己,少让自己操心。这也是最大的孝的体现。(孝难道就是那规定和定义的,子女听父母话?陪在父母身边?给父母养老?非得把所有干净地都弄脏了,才能体现出他的孝才是孝?才是高尚的?才是正确的?)
最后的最后,还孝道一个本来,还世间一个公道。道德和品行在孝这一道上才算得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