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带着稚气的懵懂,三五好友,手牵手的逛街吃饭,一起学习,一起嬉闹。
作为一名80后,我们接受了教改,大学的扩招,我们毕业后的学校都被翻新;我们也经历了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电商腾起,经历了改革快速发展的大征程;我们还经历了非典和汶川地震……
时代赋予我们成为一个个有故事又鲜活的生命,恣意昂扬着绽放生机。如今,我们终于成长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侯卫东官场笔记》8部书,不仅看到了官场成长的缩影,更是经历成长的缩影,从大学毕业生到成为沙洲副市长。侯卫东经历了我们也要经历的困囧,喜欢这部小说的原因,主要是它非常写实,当然即便如此,现实仍然比它更加残酷。毕业后,异地爱情的困扰,无权无钱的窘境,官场、利益、关系、女人……
让我们走进 《侯卫东官场笔记》,看看经历如何改变一个人?
绝望中寻找希望
修公路
张小佳是侯卫东的大学同学,两人相爱多年,但是介于自身的惨痛经历,小佳的父母非常反对异地恋,小佳是沙洲人在沙洲市工作,而侯卫东是吴海县人,工作又被分到了上青林,县市的歧视,加之遥远的距离,成了两个年轻人相爱的屏障,为了坚守爱情,侯卫东对岳母承诺,三年内调回沙洲。
然而,面临被发配到益阳青林工作组的绝境,侯卫东也如同大多数人充满着迷茫,三年调回沙洲的承诺,沉甸甸,又那么遥远,怎么才能够实现?爱情,他坚决不能放弃,只能放手一搏。
为了离开上青林,侯卫东提出一个大胆且艰难的计划——修上青林公路。这条公路是上青林几代人的愿望,却由于种种原因一次次被搁置。修路计划初始就被图纸的事情难住了,政府不出钱,村里也没人愿意出钱去买图纸,侯卫东找家里借了5000块钱先行垫付了施工图纸费用,鼓动当时的工作组组长高长江一起说服大家集资修路,但镇里各村都有自己的盘算,既希望修路,又希望少出钱出力,在修路过程中也一再遇到难题。好在最终克服困难,完成了几代上青林人的夙愿,同时也获得了“侯疯子的称号”。侯卫东从此在上青林颇受爱戴, 然而老百姓的拥戴,并不能改变领导们的心思。侯卫东依然是一个边缘人物。
办石场
旱路不通走水路。侯卫东对仕途渐渐绝望,那阵距离三年之约还有一年时间,侯卫东决定做官不成,走商路。
在修上青林公路时,他发现修路需要大量石材,而上青林的石材质量非常好,只是由于交通限制,一直不能得到发展。于是他开始带领大家办石场,在经营过程中他也狠狠赚了一笔。用赚的资金,在沙洲买了沙洲最好的房子。毕业三年的时间,能有此成就,也让小佳的父母对侯卫东刮目相看。终于认可了他们的爱情。
“苦干+机遇=成功”,这是偶然
青林镇的两年多,对于侯卫东是一直冲一直冲,却看不到尽头和指望的日子。倘若不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侯卫东帮助了一个离家出走的小女孩,免于坏人胁迫。后来得知这个女孩的父亲恰好是沙洲市委组织部部长。也许这辈子,侯卫东都会留在上青林。
十年,从青林镇跳票副镇长,到沙洲市副市长,侯卫东把握住了机遇,一路青云直上,然后在青林镇当初一起共事的很多人,多年之后仍在原地踏步。
环境的影响:沉淀&格局
侯卫东先后经历了23次微妙的调动和升迁。环境的确会影响一个人,不同的工作,也带给他不同的成长经历。
青林镇党委书记的办公室内,一直挂着一副字“每临大事,有静气”。每次侯卫东在急躁的时候,就会想起这句。从一个谨小慎微的毛头小伙,到主持一方大局,阅历让他慢慢沉淀为一个知进退、有底线、有格局的人。
修上青林公路,侯卫东得到上青林百姓的拥戴,但在青林镇政府眼里,只是个边缘人物,从不得关注。在秦大江等人的助力下,侯卫东挤掉了原定名额的刘坤,成为跳票副镇长。政府选举,都是有内定人选的,选拔结果没有按照县委的意图实施,对于青林镇政府算是一个严重失职,县里对镇政府管理能力的质疑,让侯卫东更是被镇政府领导视为眼中钉,同时也激化了心胸狭隘的刘坤与侯卫东之间的矛盾。但侯卫东是个能做实事的得利干将,在殡葬改革等难题上,侯卫东表现出色,镇长秦飞跃的也看重这点,但掌握大权的赵永胜始终对侯卫东没有符合自己意图的向自己靠拢,很不满意,以至于打冲锋难办的都是让侯卫东冲上前,好事从来轮不到他。并且,如果难事办砸了,也刚好给赵永胜把侯卫东踢出局的借口。
因市委组织部长塑铭俊的关系,侯卫东得以从青林镇,调到益阳县办公室工作。但“跳票副镇长”身份调入县里的,并不受人尊重。在上青林工作期间侯卫东修路并帮助铁瑞青一家人,铁瑞青上大学后,与祝老爷子(益阳县委书记的父亲)的孙女在同一所大学读书,非常要好,来家里串门的时候也经常提到侯卫东当年为上青林修路等为青林镇人民做的种种功绩,小孩子的心理是比较纯真的,对于铁瑞青的话,让侯卫东在祝炎心理留下不错的印象,决定培养这个年轻人,让他做了自己的秘书。在祝炎身边,侯卫东开阔了眼界,接触更大的领导,也学会了更多为人处事之道。侯卫东严谨、知进退,对祝炎的聋哑女儿关照有加,也深得祝炎的信任。
侯卫东的工作能力和品质得到领导的认可,放他到益阳新管会独立主持开发区工作,领导的支持、个人的魄力,让益阳新管会在政府工作中大放异彩。然而好景不长,当苦心经营即将结果之时,祝炎书记调离岗位,新接管工作的县领导马有才与祝炎曾明争暗斗争夺权利,此时定不会放过祝炎曾信任的这些旧部,祝炎调任去党校学习没多久,侯卫东就被调回了益阳县政府主管科技(挂科的闲职岗位,县政府的边缘部门)。
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恰逢市委书记周昌泉要放自己的秘书独立主持工作,在祝炎、塑铭俊等人的帮助下,侯卫东奇迹般的再次成为市委周昌泉的秘书(一个人先后当了县委书记秘书和市委书记秘书是非常难得的),工作初始周昌泉就告诉侯卫东,“我要的不是一个只会拎包的秘书”,鼓励侯卫东写重要材料,处理一些棘手的事物。侯卫东的工作能力也深得周昌泉的称赞,将侯卫东视为心腹大将。
此后为了调查成津县前任县委书记的死亡真相,侯卫东被周昌泉派去主管一方。当地因为有色金属开发利益太甚,各方势力盘踞,政府机关与矿主利益盘错,更有一些矿主非法携带枪支。面对这个难题,侯卫东没有退缩,当地势力的猖獗,在初入成津县时便深有体会,巩固自身实力的同时,调查在迂回的进行,以点带线逐步挖掘真相,打击黑恶势力。最后查出真凶,是当地一个有色金属矿主“方杰”(原老方县长的孙子)设计杀害了前任成津县书记。
在即将破获成津县案件的前夕,周昌泉升职到了副省长,离开沙洲市,不在主管市里工作。在矿业秩序整顿完毕,案件查出真凶之后,他也努力为成津县争取项目,促进地区发展,其中一个招商引资的项目也深得沙洲市政府重视,但面对该集团开出的苛刻条款,侯卫东拒绝了以损坏成津县人民利益为前提引进投资,让新的沙洲市领导极为不满,因此被调任到农机水电局。
祝炎的长袖功夫,周昌泉的强势,不,同职位,不同领导身边,侯卫东学会了不同的处事之道,这对于他后来竞争沙洲副市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仕途不总是一帆风顺的,然而波折并没有让他垮下,工作上,侯卫东总是迎难而上,敢于肯硬骨头的那个,老天给了他很多机会,所以他有机会先后成为“县委领导和市委领导的秘书”、“最年轻的县委书记”、“最年轻的副市长”,他学会处世之道,但面对原则问题,他选择不妥协,有底线,知进退。他的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干将,但另一方面却让人对他有了新的认识,具体是什么,留个悬念,下一期我们再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