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是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属于常见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40岁-50岁的群体发病率相对高。
便秘则属于一种症状,但如慢性便秘,则可视为独立疾病进行判断。便秘的特点是排便次数的明显缩减,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粪便质地干硬,且排便时有困难感,如排便费力、排除困难、排便不尽等、必要时还需使用辅助手法帮助排便。
影响便秘的因素有很多,饮食结构的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的改变等,都可导致便秘,视便秘的轻重程度和便秘时长,进行不同程度的检查和干预。
慢性便秘则为长时间且反复的大便不通,排便时间长且排便艰涩的病症,多源于慢性疾病,也可由急性便秘长期无法治愈而转化。由于慢性便秘的特点,在排便时患者需使用更大的力度,也因此容易导致脑血管意外等问题。
慢性便秘和结直肠癌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医学研究的重点,慢性便秘的患者中,约有1/10的人被确诊为结直肠癌,从病理机制来说,结肠运输时间的延长可能增加粪便中潜在致癌物与结肠黏膜的接触时间,慢性便秘有很大几率促进结直肠癌产生。
在2021年10月份发表在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上的包括瑞典所有CRC病例的基于组织病理学登记的全国性研究中,检查了慢性便秘和晚期结直肠癌之间的潜在关联。
在这项全国性的病例对照研究中,通过结肠活检确定了41,299例结直肠癌病例,并按照性别和年龄匹配进行了203181名普通人群对照组匹配,使用logistic回归比较了结直肠癌病例和对照组之间早期慢性便秘的几率,在单独的分析中,比较了结直肠癌患者与兄弟姐妹比较者之间早期便秘的几率,也检查了结直肠癌患者诊断为慢性便秘的早期风险。
实验结论有三点:
1.3943例结直肠癌患者在发病前符合慢性便秘标准,经过对照组的多变量调整,数据表明慢性便秘和结直肠癌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2.对27818例结直肠癌患者和其兄弟姐妹进行对比,结直肠癌患者的慢性便秘比例为7%,其兄弟姐妹为6.6%,结直肠癌患者的慢性便秘几率和其兄弟姐妹没有太大差异且并不比他们高出多少。
3.对2016年以前确诊的12.6万例结直肠癌患者的敏感性分析中发现,即使在症状持续时间延长(≥5年)的情况下,改变慢性便秘的定义也没有对研究结果产生实质性影响。
该项研究认为,慢性便秘应为结直肠癌的患病标志,而非危险因素。
对于结直肠癌的检查方法,常用的有哪几种?
1.肛管指诊和直肠镜检:可检查有无直肠息肉、直肠癌、内痔或其他病变。
2.乙状结肠镜和纤维结肠镜检查:镜检不仅可以发现癌肿,还可观察其大小、位置以及局部浸润范围,且通过肠镜还可以采集部分组织用作病理检查。
3.X线检查:常用的方法有两种,腹部平片检查和钡剂灌肠检查,前者适用于伴发急性肠梗阻,可见梗阻部位上方的结肠有充气胀大现象,后者则有助于诊断结肠内带蒂的肿瘤,可见癌肿部位的肠壁僵硬,扩张性差,蠕动至病灶处减弱或消失,结肠袋形态不规则或消失,肠腔狭窄,粘膜皱襞紊乱、破坏或消失,充盈缺损等
4.癌胚抗原(cea)试验:主要用于推测预后和复发判断。
若遇见结肠癌可疑征象时,需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特别是在常规检查中发现粪便隐血试验阳性,需及时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