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几年前,凤凰卫视以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以绿色行动的节目方式,把散落在中国民间的一个个古朴村落,用记录片把他们风格独具的建筑、礼仪、村社组织结构、人文气息都记录下来,留存给子孙后代,这是一部关注中华民族生态环境、引起广泛反响的一套大型电视记录片。
这个剧组2001年到达武夷山拍摄古村落,也到了世界文化遗产地城村,在采访古汉城遗址的同时,重点采访了一位用业余时间对城村古村落自发进行保护的当地教师——我的父亲梁树邦。
主持人杜宪、李宗瑶等剧组成员在城村拍摄了三天。听我父亲说,他领着杜宪走遍城村的毎个角落,拍摄了很多镜头。当航拍的飞机经过汉城遗址的上空时,他和剧组人员正在闽越王城宫殿后院的古井喝水,遗址上欢声一片。
城村的内容在纪录片的第十七集,标题分别是“古粤城村、宗祠今用、老村的魅力”。当时我正在上海打拚,事业刚刚起步,忙得不亦乐乎。杜宪在电话中釆访了我,询问我如何支持父亲保护古村落。这让我回忆起在城村生活的日日夜夜。
自发保护城村,我爸手头没有任何经费,都是免费动用身边人。我从小练书法,练的是颜体,所以很多大字都由我写。如修缮神亭时,因原有的牌匾已失,我补题了“神亭”和“如是我闻”的匾额(神亭是城村村民迎神和送神的起点)。修缮妈祖庙时,我补题了“天后宫”的竖匾;修缮城村北门时,我补题了“粤城、淮溪首济”的门楼。当时也没想太多,因为需要就做了。后来经杜宪电话中一问,这些都成了我对父亲执着的支持。
也许是父母给我民主宽容的家庭氛围,我从小养成了和父母沟通交流的习惯。我爸爸探讨、保护城村文化的很多事情都会和我一起讨论和思考,爸爸当年在城村小学创办了一个城村民俗文化展室,那里面所有的文字介绍,都是我用长仿宋体写的。
也正是因为身在其中,城村的山环水抱的环境、古朴的建筑风格、浓郁而充满自然的生活气息,对我后来的专业选择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影响。虽然离开城村多年,但城村情节已在我的生命中、生活里、文字间都烙下了深深的印迹。
对于城村这么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地,我能够参与对城村历史文化的调查、总结、探讨、保护,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这年的年底,凤凰卫视邀请我爸去天津参加有关保护古村落的会议,我父亲当时因为忙于工作,没有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