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读后感多是自己的总结,可能会有偏颇,建议阅读原书,不过在这里也推荐读书较多的人,可以入手kindle,这本《富爸爸穷爸爸》包括其他很多书我都是在kindle中的Umlimited中借阅,不需要付费的(unlimited的资格需要付费),哪怕付费的电子书,会员也会优惠很多,不过有一些值得经常翻阅的书我就会购买纸质版。
应该算是第二次阅读了,很多东西看到后像是新的一样,好像忘了自己看过。书中哪怕一些知识和应用现在可能无法着手实施(比如投资股票问题,不过我倒是准备请一位身边的人吃个饭,然后和他学习一下,这个人还是个高中生),但很多内容也是值得学习和警惕的,比如我们确实无法通过一份工作实现衣食无忧,或者说很难,哪怕薪水上升,花费也会跟着上升,比如我之前赚的少,那我的房租就很低,现在工资涨了一些,且有一定的储蓄,就开始租一些贵的房子,所以我的储蓄并没有变化太大……
穷人和中产的消费中,负债会比较多,而富人则是资产比较多,同样是购买一样东西,可能前者会动用储蓄,后者则会使用资产所产生的收益,然后把储蓄继续投入到资产中,让钱生钱。
一般人的收入只有“工资”,而富人的收入除此之外还包括股息、利息、租金收入、版税等,他们的资产也可以有很多样,包括股票、债券、票据、房地产和知识产权(摘抄自书中)
当然对于我个人而言,可能除了请教别人关于投资的问题以外,最不惧陌生感的就是关于“知识产权”,也就是像李笑来或者张辉老师所说的,把一份时间买很多次,这样就可以在这方面避免重复劳动换取资金。因为利用时间换钱是永远不会致富的,或者说“财富自由”,而这个词语其实在这本书中也出现过几次。
除了关于财富投资问题,书中也有很多观念值得学习,比如:
1. 保持开放的头脑学习更多的知识,广泛涉猎,而不一定样样精通。这块我又想到了笑来老师关于比特币的投资,这个东西我是一窍不通,不过在他的书中说到投资这方面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既懂得一些编程,又懂得会计,还有一些心理学等,于是就学会了“完全没有书籍系统地阐述和教授”的知识,实现了“发财”。实际上作为一名老师,如果懂得一些心理学,销售知识,统计学知识,那么课堂的质量应该会完全进化成另外一个样。
2. 销售知识是作者认为必须要了解的知识。而很多人心中虽然知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不分贵贱,人格不分高低”的道理,但仍然对一些行业嗤之以鼻,也就是所谓的“鄙视链”,这方面我确实要不断提醒自己,毕竟生活不易,谁不是蝼蚁,保持低调才是王道。
3. 作者也提到了一个我非常认同的现象,很多人以为大学毕业是学习的终点,但实际上进入社会要学的有更多,很多厉害的人强调如果现在你不会投资股票,那么最好的投资就是你的大脑,比如可以买书、学习各种免费付费课程、和某方面比较厉害的人交流学习等。
4. 作者有强调学习比较好的一个途径是“磁带快速重放”,对某句不懂的话进行不断重复,直到有一天豁然开朗。而对于当代的我们,手机无遗是可以更方便的实现这一做法,利用零散时间学习一些“得到”类课程还是很棒的,而这些课程也不是花了钱就结束,我们甚至需要不断的,反复地听、看,甚至给别人讲,毕竟教是更好的学。
5. “你学习什么,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像“you are what you eat”一样,我们摄入了什么方面的知识,就会在哪一方面获得成长,否则终究无法取得进步,另外在一个领域达到了一万小时也并不意味着成为了大师,可能仅仅是把相同的东西重复了一万小时,无任何精进。
6. 书中在结尾的时候说“上天赐予我们每个人两样伟大的礼物,思想和实践。你可以运用这两件礼物去做你愿意做的事情。”我深表同意,昨天去看了《绝杀慕尼黑》的电影,一句台词堪称经典:“只要活着一切都有可能”,情节是其中一位篮球运动员被诊断得了一种罕见的病症,可能活一年,可能更久,也可能是一个月,于是他决定不再和心爱的女友交往,而女友得知消息后,闯进男篮球员的更衣间,从后面抱住正在洗澡的男友,说了上面那句话。我想除了“思想和实践”,能够“去做你愿意做的事情”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你的“决心”!
能够获得什么样的生活,从另一个角度看,是完全取决于我们的“习惯”,习惯的强大性大家应该毋庸置疑,我昨晚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突然再次意识到习惯的重要性,临睡前写下面一段文字:
习惯真的是一把双刃剑。
mostly
习惯了早起,它会持续带给你更多有效时间
习惯了晚起,就会不知不觉的消失掉很多时间
习惯了健身,出去跑步是毫不费力不需动脑的事情
习惯了宅瘫,那穿上跑鞋都需要鼓起很大勇气
习惯了看书,拿起书是理所应当的
习惯了不看,买本书也是一种浪费
习惯了一种生活模式,就很少会试着变化
习惯了一种思维模式,就很难改变固有的看法
它既可以是一个秘密武器
它也可以是一个无底深渊
深夜看书有感
马雨
2019.07.26
于……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