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种子一旦离开了母体,就再也回不去了,他或者随风飘零,在大千世界中迷失,或者在新的地方扎根,开启新的生命之旅。
我行走在匆匆的人流中,总想能抓住一些“东西”,让自己活的更加踏实一些,却不可得。我振臂高呼,却扯不开压在我身上的无形大网,它使我喘不上气,或许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方能触碰到它的一角。
昨天夜里,我在喜马拉雅(一个听书app)上下载了一段下雨的音频,雨水时而淅淅沥沥,时而串珠成帘,时而湍急汇溪,时而倾盆如注,伴随着长空的雷声,宏大的画面铺展开来。
听着喜马拉雅中的雨声,我的眼睛疲惫的拉下了窗帘,让我沉浸在那雨的世界里,享受着它给我带来的美好,也唤起了我沉睡的记忆。我生长在农村,每每下起雨,孩子们都会跑到雨中嬉戏,家中没有伞,我们就把化肥袋子折叠后盖在头上,冲进雨里,那时的自己没有世界的嘈杂扰乱双耳,没有缤纷的霓虹映入眼帘,没有海量的信息漫入脑间,有的是大自然的风拂过脸面,有的是阵阵春雨打湿鞋尖,有的是绿油油的麦苗随风曼舞,有的是田地里的孤树被风压弯。后来我慢慢长大,我喜欢在雨天里,静静的看着雨水从房沿流下,用手去抚摸雨水的重力。再后来,我升入初中,开始了寄宿生活,那时的我对雨减少了感知,但是到高中后,自己常常会在细雨中,披上一件外衣,故意出去淋雨,那时的自己,感觉雨中好静好静,自己享受着在雨中漫步的感觉,享受着雨中思考问题的感觉,享受着雨中将我带入一种专注的状态。那时,我非常明确的认知到自己的世界是多么清晰。
后来,我一路上大学、读研、工作,生活的环境变了,身边的人变了,大家的思考方式变了,时代也在转变。我为什么会在这里,是怎么走到这里的呢,一路走来,为什么我对走过的路没有“清晰”的认知呢?一个个疑问,萦绕心间。
在喜马拉雅的雨中,我继续漫步,继续思索着。
首先,我应该准确表述自己目前遇到的问题,准确界定问题的内涵,即,我到底遇到什么问题了,一句“感觉自己的世界不够清晰准确”,过于笼统,不足以称之为问题。我想,自己目前遇到的问题是:对现在的状态(身边的情况)只是一种模糊的感知,定义不清,导致自己生活在一个朦胧的、糊涂的“感觉”中,不能“准确”认知自己和目前的处境。
那么,从何时起出现的这个状况呢?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的现状呢?
对于何时出现这个状况,我认为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并非一日而就。我可以准确的认知到,高中之前是没有这个状况的,大学四年中也相对清晰,但可能是一个“模糊化”的开始,来到北京读研会是模糊状态的深化。(模糊化和随风飘零没有相关性!)
对于什么原因导致自己的这种状况呢?可能存在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感知能力偏差,不能及时感知事物微妙的变化和问题的发生。当问题发生后,亦不能及时的捕捉到它的存在和问题的根源。
第二,思考和行为依赖传统的、受教的方式进行,没有建立完善的、系统性的、遵从内心的、正确的做事原则。
第三,不敢接受现实时,存在自我欺骗。自我欺骗可以减缓现实带来的痛苦,却使大脑对现实的认知模糊化,甚至扭曲现实。
第四,环境的突变,导致新的认知与旧经验的割裂,同时没有针对现有城市生活的知识储备,对新环境的陌生,产生无根的迷茫。比如,农村的医院从来不需要挂号,城市的医院挂号既使得病患排队有序,又可以统计医生的出诊频次,方便院方的经营分析。如果没有必要的知识储备,必然会迷失于城市的各种规则之中。再比如,北京和县城商场的功能差距、餐厅水准、道路复杂度、停车规则等。我的父亲常说,来到北京,不如在自己的小县城舒坦,车可以在道路两边随便停,没有复杂的道路,想怎么开就怎么开。
第五,我们每天经受大量碎片化信息攻击。我的大脑就像电脑的CPU,每天高速运转,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各种碎片化信息的印入眼帘,不断损耗我的内存,侵占我的“注意力”,这或许也是自己不能专注、忘我的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六,长时间没有接触大自然。来到北京后,已经很久没有到湖边、草原、森林中游玩,每日见到的是匆匆出行的人流、车流和高耸的楼宇,长时间没有体味这自然风光的美。
喜马拉雅的雨声渐渐停息,我长舒一口气,心异常平静,眼睛缓缓张开,知道自己抓住了那张无形大网的一角,正在慢慢将它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