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六点,只要在家,我都准时起床。这样的习惯,始于柯汉生同学入学后的第三周。
九月入学,两周后,领着孩子回奶奶家,招来一阵埋怨。才两个星期,怎么就瘦成这样?奶奶和姑姑口径一致。我说不会吧,一边赶紧转到孩子面前,上下打量,却不太确定。瘦了吗?好像有点,好像又不太明显。她们说,那是天天在你眼前,所以不觉得。
好吧,就当瘦了,那得补一补。
怎么补呢?从早餐开始!专家说了,早餐要吃好。一句要吃好,却谈何容易。营养充分的,往往口味不太好;口味好的吧,却又不一定营养。要两全其美,费时费工,还得厨艺好。坐着空想,不如起而行动。下载了个APP,叫下厨房。浏览下来,图文并茂,简单易学。于是,信心大增,不由得摩拳擦掌,只待清晨闹铃响,撸起袖子加油干。
六点整,起床,天色微白。依样画瓢,一切还算顺利。做完早餐,时间刚好,叫醒酣睡的汉生。小家伙一番挣扎,起得床来,穿衣洗漱。等他时,拾起手边的唐诗三百首,随手一翻,是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以物咏志,状物言情。寥寥数语,寄托着诗人不俗的情致。
这时,儿子过来问早安。然后,坐下就餐。Amazing!第一次,不用催促,刚好平时一半的时间,盘中餐,就被一扫而光。
餐毕,出门上学。学校很近,从小区步行,大约十分钟到达。门厅之外,是一条小径。向左,不出小区就是幼儿园;向右,出门拐角就是学校。小径两旁,长满青色的草和各色的花,还有一些小树,结着不知名的果。花草树木,四季葱茏,似乎不曾有枯萎的时候。常常有小区的邻居,趁春华秋实之际,在此摄影作画,平添几分诗意的景象。
三岁起,每天沿着小径,向左,送他到幼儿园。路途时间很短,刚好够诵记一首五言绝句。小孩记性好,大概三到五遍,就可记住。就这样,每天踏着小径的石板路,一步一句,七步一首,渐渐就记住了一些。一天天,那些泛青的石板,好像也偷听了些诗句,一脚踩下去,似乎能听见吟唱的声音,朦朦胧胧,别有情趣。
时间飞逝,正如古诗词里描述的那样,“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沉”。很快,小学生涯来临。没有仪式,也没有特别的准备。我们一起,迎接生活崭新的赐予,平静且快乐。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着特定的意义和特殊的色彩,并没有哪一段显得格外重要。每段时光,都是最好的安排。一旦逝去,就成为我们生命中的独一无二,永不再来。没有哪一段,可以被忽略;没有哪一段,能够被辜负。
幼儿园向左,小学向右,一切却皆如往昔。步行上学的路上,我们一起诵读熟悉的词赋,一起诵记新的诗篇。每一天看似循环往复,每一天却又焕然一新。
一天下午,提前回家,经过小径,发现有几个园丁正在认真修剪和培植苗圃。那些一直生机盎然的花草,经过修葺,显得异常茂盛。我突然明白,原来,所有的长盛不衰,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精心培育。花木如此,人生亦然。
但愿,那些充满诗意的日子,一如小径两旁的花木,郁郁葱葱,茂盛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