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人生的不同阶段,父母的角色定位应该不同。
但是极少有父母注意这一点,导致很多亲子问题。
01
回老家,一位表姐特意来找我聊孩子的事情。
表姐家做生意,自从生孩子以后,表姐就一门心思带孩子。
孩子读五年级,表姐说小的时候还很听话,和自己关系不错,越大越和自己对着干。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他要去和同学玩球,她不让,孩子非要去。因为几个同学已经在家门口等着,于是孩子趁妈妈不注意还是出去了。表姐特别生气,不顾孩子正在和同学玩篮球,找到篮球场冲进去,强行把儿子拉着回家。
从这一次开始,孩子越来越叛逆,越来越不听自己的话,现在俩人在一起很少沟通,表姐非常着急、苦恼。
我单独和孩子聊了聊。孩子说,妈妈特别强势,什么事情都要听她的。小事不听就不停唠叨,大事不听就暴跳如雷。自己觉得妈妈不能理解自己,和妈妈也没什么好说的。
通过和双方沟通,我发现症结在于:表姐对妈妈这个角色的定位太固化了,一直停留在把孩子当成一个“不懂事的小人”,父母需要“管、教”,孩子才能成长好。
02
表姐的角色一直没有变,而孩子的发展却是动态变化的。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个比喻:5岁孩子当街撒尿,别人只会一笑,12岁还当街撒尿就会被视为品行不端。这时候,人们心里就会认为这个孩子没长大,没有学会相应年龄应该掌握的社会规则。
家长也一样,角色定位也要随着孩子的状态变化。你的角色在某个阶段可以以权威为主,但是不能一直当一个"专制者",当孩子需要独立自主的时候,你应该是一个倾听的引导者。
当你总是以专制的角色对待孩子时,一定是不能适应孩子发展,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孩子离你越来越远。
03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告诉我们,人生在不同阶段,需要解决不同的重点问题,发展不同的能力。他将人生分为八个发展阶段:
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
学龄初期(3~6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学龄期(6~12岁):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成年早期(18~40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成年期(40~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突
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作为父母,我们对孩子产生直接影响的是前五个阶段。前五个阶段奠定好基础,后面三个阶段也会发展比较好。
虽然后来心理学研究发现,这个发展理论的年龄界限并不是那么严格,但是它给我们的很好的启示: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以不同的角色,帮助孩子完成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
婴儿期,孩子完全依赖父母,父母尤其是妈妈,不仅要对孩子的吃喝拉撒等任何需求要即时满足,更要对孩子的呼叫、哭闹有敏感的反馈,让孩子感知到这个世界是安全、值得信任的。
随着孩子两岁左右开始能走会说,家长就应该慢慢放手,给孩子一定自由让孩子去探索世界,发展他们的自主性。
学龄初期的孩子,在生理、语言、智力等方面有了新的发展,一般也参与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家长要提供给孩子主动展示的机会,逐渐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孩子自己能处理的事情控制权交给孩子,如清理自己的床、洗漱、收拾书包、穿衣搭配等。
学龄期的孩子大多处于小学,能独立参与和完成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并且与同伴团体、社会文化联系更紧密。这时候的孩子以"成功了就有成就感,失败就有自卑感"为标准衡量自己的行为。父母需要知道孩子期望成功,用恰当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青春期的孩子在生理、心理上会发生巨大变化,这时候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同一感,也就是知道自己在人群或集体中的身份和社会位置,搞清楚自己是谁。家长应该倾听、鼓励加上引导,让孩子有空间探索自身意义,又不受外界伤害。
04
了解孩子不同阶段不同的心理特点很有用处,可以帮助父母理解孩子的"问题",并有针对性适当的解决。
前段时间有一位家长问我,家有两岁男孩儿,总是弄坏东西,认为弄坏东西是很好玩的事情,该怎么纠正?
我想,如果这位家长了解了孩子的发展心理,大概就不会问这个问题,因为这样的行为是2岁孩子正常身心发展需要的。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孩子在大约12个月至15个月,开始学习或学会走路。从爬到站起来独立行走,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到他们想去的地方,拿他们喜欢的东西。
到了2岁左右,孩子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逐渐独立,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想法,并希望按照自己的喜欢方式对待周围的事物和环境。
有一个说法是“糟糕的2岁”,就是说2岁的孩子总想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想法,这个阶段的孩子,“动各种东西”只是好奇和展示自己的能力。
所以,家长应该理解孩子不是"故意",而是自身发展需要,所以家长应该创造环境发展孩子的独立性。
如果孩子造成了"破坏",那把一些贵重的东西收拾起来。
同时,家长从小可以告诉他,什么可以要,什么不可以。当外部规范形成可预见的规律,并促进儿童形成自己的内部规范,慢慢长大,孩子就会知道怎样处理。
05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现象:
比如上小学了还替孩子背书本,把孩子该有的自主权揽在自己身上;
小学初中逼着孩子闷头学习,遏制兴趣,到青春期却换来孩子暴风骤雨般的逆反或者"嗯""啊""无所谓""不知道"的无效沟通;
有的孩子因为独立性太弱,大学父母一起去陪读;
甚至在我们的咨询案例中出现因为从小到大和妈妈睡,结婚后妈妈不让儿子关门睡觉的奇葩案例……
我们的养育目的,是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格,最终和我们成功的分离,进入自己独立的人生。而不是一直捆在我们身边。
父母的角色,应该是围绕这个目的去变化的。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多一些了解,尽早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对孩子一生都是有益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