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薄》一书为美国知名作家兼思想家、技术活、创新和战略研究专员尼古拉斯.卡尔所写,围绕麦克卢汉的 “媒体即信息”这条主线,思考着:随着人类媒体的革命,人本身的思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特别是互联网这个革命性的媒介将怎样从根本上改变人的思维。
作者通过大脑在语音时代、文字时代以及印刷文明时代的差异,引证大量神经生理学、文化发展史文献,不计其数的实验证明:人的大脑是可塑的,这种可塑是技术工具可以完成的,而这一技术工具在2011年的今天,就是互联网。
最后得出结论,“互联网正让我们浅薄”,也就是说,互联网正按照自己的面目改变我们,我们变得对扫描和略读越来越得心应手,但是,正在丧失的却是专注能力、沉思能力和反省能力。
“浅薄”一词看似贬义,其实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简单的道德批判,卡尔力图让“浅薄”成为一种事实判断,而不是价值判断。
在他看来,浅薄是一个中性词,它就是比较浅、比较薄的一种状态。
而这种状态,不仅仅是说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各种信息的形态(比如新闻短讯、微博、碎片等),最重要的是它对我们心智的改变,可能把我们引入了智力的浅挖掘和心理的冷漠。
这就是作者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信息泛滥的社会现状的反思,也应该引起我们很多人的反思。
机器人OR人机器?
自17世纪以来,蒸汽机、发电机、收割机、计算机……这些形形色色的机器接踵而至,它们注入到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将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这些“机器人”本质上是机器,不是人。
但与此同时,由于长期和机器打交道,人的内心也越来越像机器,他按固定的程序对外界做出反应,行为精确、严格,但同时也冷酷无情,好比一种被程序化、机械化了的人。
例如,我们越来越循规蹈矩;我们越来越只专长于自己的某一职业领域,对组织细化分工的其他环节一无所知。
机器的发展带来了人的异化,人在不知不觉中被“机械化”,这也是作者的第一层忧虑。
“碎片化”信息导致“碎片化”大脑?
文章指出,很多员工人看上去非常忙碌但是成效甚微,而且效率也相当低下,他们只是为忙而忙。
而互联网时代的“碎片信息”、“垃圾邮件”、即时通信,让人们更加忙碌、机械也更加低效。
其实,“电脑绝不是一个对我们言听计从的简单工具,它是一种能以微妙而又确定方式对我们施回影响的机器。”
它让我们进入到一种无边界、高度互联的世界,将大量的信息不断推送到我们面前,强迫我们做出反应,多任务快速切换成为工作和生活的常态。
这使得我们的记忆方式单一化,工作记忆(暂时记忆)成为记忆的主要方式,而长期记忆被外包给网络存储和网络搜索,导致大脑的长期记忆能力开始萎缩。
互联网所盛产的垃圾化、碎片化信息正在塑造和喂养出垃圾化、碎片化的大脑。这是作者的第二层忧虑。
“深刻”还是“浅薄”?
作者认为媒体不仅提供思考的素材,同时也影响着思考的过程。
“互联网所做的似乎就是把我们的专注和思考能力撕成碎片,抛到一边”,是的,看上去万能的互联网、海量的信息,正在悄悄的吞噬者我们的思维之源,即专注力,从而让我们的大脑变得日益空洞,肤浅以至浅薄。
过去我们可以花上一整天时间仔细品读良书,细思其中道理,然后豁然开朗;而如今,我们大部分人浏览短文或者评论,看着各类大小新闻事件,脑子里却是别人的观点,或者仅是对别人观点的一点点小加工,可谓从众解读,实际上你已经丧失了你的思考能力。
古人所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正与我们渐行渐远,而 “微博控”、“微信控”、 注意力分散症、上网强迫症已经成为人类病而不知其病的集体性病症。
作者把所有这些依赖于强刺激所出现的短暂、碎片性反应,统称为“互联网浅薄症”。
任何东西都有利弊,互联网时代亦是如此,《浅薄》就是这样一本可以矫枉那些对互联网的过分迷思的良书,拒绝把人的核心能力外包给机器而进行“自虐”!
(文:张晗博)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请点击获取合法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擅自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