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永远比小说离奇,我深以为然。
前不久在微博看到,迷蒙和蔡康永搞了一个节目,说是如何有情怀地劝服康永哥加入黑社会。
黑社会怎么有情怀?也都是文字上的游戏,现实中才不会发生这种事情。
但是在哥伦比亚,就这么离奇地发生了。
1、美剧《毒枭》讲的是哥伦比亚贩毒大佬的故事,由真实事件改编,纪实得像在看BBC纪录片。导演估计处女座,演员选择接近原形,连衣服都是参考旧时的照片。
甚至当时的报刊照片、新闻影像也会无缝衔接进来,一会彩色一会黑白,非常魔性。为了增加真实感,语言都是西语,大舌音听起来很黑帮。
这些都是背景,重点是第一位主角,就是图片中的大胡子巴勃罗·埃斯科瓦尔,有史以来最恐怖组织的毒枭,宇宙有钱。大胡子活在地球上,但一生传奇得超越地球人的想象。
1949出生,这一年也是新中国成立。等到7、80年代,当淳朴的中国人民骑着自行车马路上溜达时,巴勃罗向美国迈阿密卖可卡因,卖得很疯,什么程度呢?
美金像疯掉的洪水一样涌入哥伦比亚,很多很多美金,机器数,人工数。《毒枭》非常体贴地采用快镜头把富有创意的运钱方式给我们吃瓜群众轮了一遍,惊叹到瓜都不想要吃。
巴勃罗以一己之力带动整个哥伦比亚的GDP,徒手创建麦德林集团,解决了无数可怜人的生计。还像绿林罗宾汉呢,给自己的乡亲建造住房、学校和医院等,定期分发美金,深受当地百姓爱戴,甚至被推选为候补国会议员。
怎么样?黑社会是不是也情怀得不行?
2、那再加上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呢?
巴勃罗的妻子塔塔13岁就跟他私奔,为他生下一双儿女。当然现实中贩毒老大巴勃罗也有情妇,出轨,但剧中的他非常爱塔塔。我记得在为躲避追捕困在父亲的农场时,即使没有信号也不停地拨带密码的电话,想要听听塔塔的声音。等离开农场,一有信号就联系塔塔,说我要回家了,亲爱的。
回家,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最深的爱。穿越万千险阻,都要回家给爱人拥抱,让她安心。
巴勃罗也非常宠爱塔塔给他生的小女儿,据传他逼情妇堕胎是因为已经承诺不想再有其他的孩子。有次深夜逃跑,躲在乡下冰冷的房子里,为了给冻僵的女儿取暖,一把火烧了200万美金。
可是,遗憾的是,毒枭摆脱不了毒枭的命运,巴勃罗把有限的人性和爱都给了家人,那么把野心、欲望和猖狂都留给哥伦比亚政局和美国缉毒局,用血腥恐怖袭击把他们炸得气急败坏又无可奈何。
3、实际上,巴勃罗是一个被权力、欲望、野心腐蚀了理性与灵魂的病态“孤独者”。
很多时候,他都是沉默不语,卷一支细细的烟,深深把尼古丁吸入身体,肚子也被烟慢慢吹大。没有人能猜出他在想什么,他是孤独的,和商业上的竞争对手冲突中失去了古斯塔沃(堂弟也是得力助手),之后更加病态的孤独。
他不再相信任何人,阴晴不定,前一秒好好说话,后一秒用棒球棍把人活活打死。
巴勃罗站在社会与人性的对立面,妄图以暴力手段征服一切反对者,结果他的“可卡因王国”在慢慢倒塌。镜头中一帧帧的炸毁画面、暗杀竞争对手,连无辜的妇女婴儿都惨遭杀害,巴勃罗渐渐失去理智,眼神和语气膨胀出抑制不住的杀戮。
巴勃罗带着偏执的自负,被欲望吞噬的理性让他抗争至死,都不选择用自首来承认他的失败与过错。他朝着父亲喊叫:我曾是世界最富有的人,很多钱,甚至当上过国会议员,你到底是怎么看我?!
他父亲强忍着泪,说:我替你感到羞耻。
最后一幕,巴勃罗在屋顶被击毙,混乱中他的啤酒肚被毫无尊严扯了出来,没有穿鞋,一个癫狂时代很普通地结束,所有人像做了场魔幻的噩梦。
后来镜头切换到塔塔,她哭完后,稍整理妆容,缓缓走向他们的孩子,留下一个背影。生活还要痛苦的继续,从此一个身体要活出两个灵魂,希望他们的孩子能过完平静普通的生活,生老病死才是神赐的幸运。
我没看第三季,因为知道巴勃罗一个毒枭就够了。
4、《毒枭》中的配角也非常有味道。
首先美得惊艳了整个手机屏幕,弹幕都炸出喷薄的荷尔蒙,场面一度混乱。玛丽塔是第二部巴勃罗司机的朋友,她善良正义,给警察提供有关巴勃罗的线索。虽然出场只是一瞥,但终究惊了我心中的小鹿。
然后是巴勃罗的记者情妇,有情有义。就在巴勃罗最落魄,最四面楚歌的时候,她冒着生命危险帮他跟妻子取得联系。她轻轻地把精疲力竭的情人搂在怀里,说:我是为你。后来,她惨遭杀害。
5、虽然吧,虽然《毒枭》以巴勃罗·埃斯科瓦尔的毒品帝国的建立、辉煌和衰落为主线,但其中也穿插了其他复杂的斗争辅线:两大贩毒组织为争夺市场的明争暗斗;拉美共产游击队与民间右翼武装势力的冲突,及它们各自与毒枭们的合作;更有DEA与CIA在联合缉毒行动中为各自利益而施展的阴谋阳谋。
这是场多方势力、多重矛盾、多种利益盘根错节的毒品战争。
《毒枭》比《权利的游戏》更值得花几个通宵看完,因为这是个真实发生在地球上的荒诞故事,黑社会中或许真的有情怀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