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包含国文与文学,其中“美”字有两层含义,一为国文的实用价值;二为国文的欣赏价值。小到说文解字,大到写作都是实用价值,而其欣赏价值在于“经典”二字。沉浮千年而不灭,集古人之智慧为一体,普惠后世为根本。是说,国学之美,在于修身!
《拆开来说(大师语文)》这本书是由后人编写的,其中选取的文章是朱自清先生对于教育的观点。教育要从教科书的编排做起,要从小学、中学、大学的学生抓起,要从古代的智慧集结中选取,要从当今有悖教学的错误观念中改正。为人师表,定要教好技能,也要扬帆起航,带领学者探求本国文化之精髓,以达自我修身的目的。
朱自清先生(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自清”的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佩弦”的意思是弓弦常常处于拉紧的状态,性情散漫的人会拿弓弦作为自我警示的物品。由此可见,朱先生不管是做人还是作文,都会保持“自清”和“佩弦”状态,值得我们学习。
《拆开来说(大师语文)》这本书中,编者将朱先生文章中提到的学习方法拆开来讲,以便读者根据自身所缺来进行高效获取。
怎样学习国文?是本书需要回答的问题。编者将朱先生的文章分为三部分来全面回答,它们分别是知识与技能、文学与语言、经典训练。
一、知识与技能。学习国文必掌握以下技能:
读。在《论朗读》这篇文章中,朱先生推崇黄仲苏先生在《朗诵法》(二十五年,开明版)里分“朗诵腔调”为四大类这一观点,一曰诵读;二曰吟读;三曰咏读;四曰讲读。各种类型的文章有自己的读法,运用得当自然会从中感受其精髓。
了解与欣赏。了解与欣赏是一种能力,它同样需要训练才能真正达到欣赏的目的。除注重字义的办法外,还应当注意几种分析方法,分别是1.句子的形式(句式),2.段落,3.主旨,4.组织,5.词语,6.比喻、典故、例证。
写作。写作这项技能是前两种技能的综合运用,然而写作本身又是一项难度更高的技能。除教材中文章的选定会影响到我们的写作能力外,我们自身要把握的写作技巧是文章的文脉和标点符号。
二、文学与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工具。
什么是文学?没有定论。文学融合在大众的口语中,借用文字的方式呈现,使说话条理清楚,起到修饰的作用。
文学隐藏在白话文与文言文的兼容中,文学可以较好的指正白话文与文言文的运用。
文学让文字表达的感情更强烈,比如诗。
文学中的比喻让其更加深动活泼。
文学体现在恰当的组织与排列中。
三,经典训练。经典训练的价值不止在实用,还在于文化。
在这一部分中,编者选取朱先生对于各种经典的论述,从《唐诗三百首》到《说文解字》,从《尚书》到《诗经》等其他经典的论述,从中看出朱先生对于经典的研究与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对于古文学应该“批判性的接受”和“设身处地的欣赏”,这一点在他对与各种经典论述的文章中都有体现。
我最喜欢的部分是朱先生对诗词的论述,朱先生喜爱古典诗词,也非常熟悉古典诗词,在〔《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中可以体现这一点。
他也认为诗可以陶冶性情,诗的特点是为我们展现那些平静了的情感,欣赏它的发而中节,自己也会平静,也会渐渐知道节制自己的情感。欣赏诗需要设身处地的进入诗中无我的情感,替人着想,这便是诗在陶冶性情。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朱先生把教与学结合,古与今结合,国学课本与经典相结合,实用与文化相结合,意在说明国学经典应当渗透入我们的本性中,不仅要学会实用技能,还要接受经典的熏陶,成为为国可用,为家可用,为己可用的人。
从整本书我不仅看到了朱先生这位文学大家的渊博知识,以及他发自肺腑的教育观点,还有国学经典自身所带的光辉。我们作为国学文化的传承人,也应当做到“批判性的接受”和“设身处地的欣赏”。
《拆开来说(大师语文)》
朱自清著
左夕 朱艺编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