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个朋友问过我,他们家的孩子从来都不参与家里的白事,清明节也不跟着一起去祭祖,就连老人家生病了,家长也不让孩子去医院看病,这对孩子来说,是不是不好?
我觉得很难用好还是不好来简单回答。但朋友的这个问题,勾起我很多的回忆。
第一次接触白事,是在初一的时候,当时二伯父急病过世。印象中去医院看过他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样子,当时还没有太多的想法,以为他只是病了,会好起来的。但不到一个月,就走了。第一次去殡仪馆,参加葬礼的仪式。那时还小,还跟堂哥堂弟在殡仪馆走来走去,跑来跑去。根本不晓得发生了什么。妈妈还特意带我去买了一件新衣服,说一定要穿白色的,头上夹了个白色的头花,袖口绑了条黑色的带子,还有糖吃,有硬币发。到处都摆放着花篮,觉得新奇有趣,几个小孩蹦蹦跳跳,完全没有一点哀伤。只有当音乐响起,开始悼念,瞻仰遗容的时候,才慢慢意识到,什么是死,什么是永远的离开。
以后每年开始,扫墓祭祖除了去拜祭爷爷,也会去拜祭我二伯父。家里对平常节日的聚会不会特别的重视,唯独一年一次的清明节,是我爸非常重视的,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出错,严正以待,而且当天必须要参与,不管什么事情,都要推掉。我从没见过我爸这么严肃认真,唯独祭祖的时候,煞有介事的小心翼翼做好一切的工作。那时还不会去思考,人死了会去哪里的问题。觉得这是自然而然要发生的,老了就要死了。但慢慢发现,原来有时并不是老了才会死,突然发生的变故也可以让一个年轻的人就此离世。后来,才晓得,这就是生命的无常。
回想起来,并没有任何人教育过我们,什么是死,人死了会怎样。所有这些似乎大人都很忌讳,不愿多讲。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全套的仪式,整个过程的步骤。浓重的仪式感,让我看到对先人最大的敬重。这么多年过去了,每年还是会如期去祭祖,拜祭的人也越来越多,在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亲人,好像一个个慢慢最终都会离我们而去。但不变的是,我爸对先人的尊重与重视。其他亲戚,到了祭祖的时刻,可能就是随便敷衍,出个场就完事了。但我从我爸眼神,举手投足,都看到深深的敬重与怀念。挑选祭祖的供品,每一个都认真筛选,就像想把最好的都给先人。用他自己的宗教信仰的仪式来为先人祈祷祝福。十几二十年来的坚持,我看到浓浓的爱意在其中。
前不久上映的迪士尼动画片《寻梦环游记》,米格尔不小心走进了死后的灵魂世界,然后发生一系列温情动人的事情,最后终于勾起了可可太奶奶对爸爸的回忆。电影让我非常触动,令灵魂最终死亡不是什么惩罚,不是什么魔法,而是跟他有关系的人,再也记不起他的时候,灵魂就会消散,所以一切的祭奠都变得如此有意义。米格尔对亡灵节的态度也因为这次误闯灵魂世界而发生极大的转变。刚开始他觉得是敷衍,没有意思,毫无参与感,而后来他体会到思念是什么,从可可太奶奶跟她爸爸之间的挂念当中,感受到亡灵节的意义。
怎样跟一个孩子讲述死亡?我想影片给了很大的参考意义跟价值我们。现在也有很多儿童绘本有这样的故事。记得电影里有一个场景,米格尔抱着他孩子,跟孩子介绍先人的名字,还告诉孩子一定要记得他们,因为爱一直都在,无论他们生前死后。现在人们对“家庭”的概念越来越淡薄了,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其实一直都在。
试问如果从小没有给孩子做死亡教育,没有告诉他们要好好记住离世的亲人,那等他们死后在灵魂世界里的时候,就不会有人记住他们了。影片里的灵魂世界一点都不恐怖,虽然对于死后人去哪里,不同的宗教信仰有不同的观点,但对于单纯的孩子,告诉他们关于爱,关于思念,就已足够。
回到我朋友跟我讨论的问题,可能很多家长有各种的顾虑,比如担心医院不干净,会让孩子容易感染到细菌,所以不让孩子去医院看病;比如白事的仪式有点可怕,担心孩子接受不到,所以不让孩子去参与。所谓的仪式,都是外在,不是最重要的,但要我觉得一定要教育孩子,什么是尊敬,什么是关心,什么是思念,什么是爱。不能到医院看生病的长辈,可以打电话问候阿,或者等出院的时候去看望,但不能什么都不做,甚至可以做一些小卡片作为祝福问候。不想让孩子参与过多白事,可以跟他们解释说明,究竟发生了什么,孩子也有权利知道事实,让他们学会表达对死者的哀思,学会表达对死者的挂念。我想这样,至少等到他们长大后,对生死的事情,就不至于那么手足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