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感恩,不知道在你的心中是否还存在着这么一个可以让你感恩的人呢?这个人是谁?有的时候我们真的需要静下来思考下这个话题,来寻找一下在我们生命中帮助我们、让我们感恩的人。
说起感恩的人,当然最让我们感恩的莫过于我们的父母,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教给了我们一切。就在前两天,我和家人回老家给姥姥过生日,在路上,我妈妈问了我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年轻子女对父母都不知道感恩,而父母却对孩子付出了一切?就像有句话说:“孩子的一切不一定是父母的,而父母的一切却是孩子的”!
这让我想起了曾经一个演讲家在某城市的某中学里为师生及家长进行了一场特别精彩的演讲,演讲中讲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让我记忆犹新。这个故事发生在08年左右的苏州,故事中的妈妈下岗给人家做清洁工,靠每个月辛辛苦苦工作的800元钱养活着家庭,省吃俭用的供女儿上学读书。
有一次上高中的女儿考试成绩考的很差,妈妈说:“孩子你考试考这么少的成绩妈妈很难过啊!”,孩子说:“因为我马虎了吗!”,妈妈又说:“如果我工作马虎了,人家一分钱都不给啊!”,而女儿听后生气的把门一甩就离家出走了,就这么一句话把十几年的养育之恩抛之脑后。
妈妈发动全部的亲戚朋友去寻找女儿,可是没有找到, 晚上9点多了,女儿独自走在江边留着眼泪,脑海里还依然恨着自己的妈妈,后来来到一家大排档旁边,泪汪汪的站在那里看着别人在吃东西,自己是又冷又饿,大排档老板看到了孩子,端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给这个女孩,女孩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而女孩还没吃几口,突然站了起来跪在大排档老板面前说:“你真好啊,你比我的妈妈好多了!”,老板一听这话,对孩子说:“孩子,如果早知道你说这话,这碗面条就不该给你吃啊,你连我姓什么叫什么都不知道,就因为我给了你一碗面条你就这么感恩我,而你的妈妈养育了你这么多年,你却不知道感恩!”,女孩听了这话突然惊醒,于是跑回了家。
这个故事听着特别让人揪心难过,可是父母全心全意为着孩子,而孩子却没有想着父母,父母的付出是应该的,而作为孩子的我们、现在也已成为父母的我们却做得远远不够,甚至都称不上合格,这种现象值得我们的深思,我们都不希望我们的孩子将来也走到这一步。
这种现象的形成很多人都认为是孩子的感恩教育没有做好而造成的,其实感恩教育并不是只对孩子进行某种教育就可以达到要求的,这与家长的教育思想,以及孩子从小的家庭教育都是密不可分的。
下面的七点,或许可以让我们深思、给予我们教育上的启发:
一、老旧的思想观念
老旧的思想观念在我们的教育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甚至起到了很深远的影响,我们从小都知道的一个“真理”是,父母的一切都是留给孩子的,父母的一切都是属于孩子的,从小时父母的爱,到长大之后父母的物质财产。而我们很少听到或知道孩子需要给父母什么?
我们听的最多的是父母老了要给父母养老,可是在这样老旧的思想影响下逐步成长起来的孩子,从小孩子几乎没有、甚至从来没有为父母付出过什么!长大之后再让孩子付出精力物力去照顾年迈的老人,结果不能说孩子不养老,而是孩子的养老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比不过父母养育孩子的投入,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如果你的行为与所说的这些相反,那再好不过了!
老旧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了我们,而我们是否还在继续影响我们的下一代呢?
二、时代的不同
记得有位教授曾说过:“雷锋时代懂得感恩的人的比率比现代高,因为他们亲身经历了从不幸福到幸福的变化”,确实是这样的,只有吃到了苦,你才知道真正的幸福是什么味道的,你也才能敢于面对其他的苦。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越来越好,我们可能早已忘记了小时的那些生活拮据的样子,我们在父母为我们创造的良好条件下,慢慢的适应了幸福,而又不断的追求更多更好的幸福。
我们再看看我们的孩子,他们从出生开始便不知道什么是苦,更没有机会尝到苦的滋味,甚至孩子的成长路线都已经被父母长辈规划好,成长的道路基本是一帆风顺,很少有起伏,自然感恩之情就不会深。
三、一切包办、溺爱
父母总不希望把自己受过的苦和累,让自己的孩子再次去尝试,总想着可以让孩子一生幸福,所以孩子从小遇见问题,父母出面解决。孩子想要什么,一切为其满足。甚至到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地步。
父母的一切包办和溺爱有时让我们看来,孩子生来确实是被满满的幸福环绕着的,可是就是这样,你也会发现,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依然对父母有着各种不满,因为包办和溺爱的结果是让孩子失去了很多该有的自由、以及更多的自身能力,孩子变得更加依赖父母,总觉得家人以及别人对自己的付出是应该的!
因为父母的包办、溺爱让孩子失去了很多应有的能力,具体失去了哪些能力就不再继续为大家唠叨了。父母的包办、溺爱同时还让孩子在成长中失去了很多需要去尝试和体会的机会......,而这一切却让我们教育孩子拥有感恩之情变得更加难以实现。
四、父母正确的引导
人本身就是天生具有感情的,孩子的天性善良也是自然存在的,父母后天的引导对孩子的感恩之情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往往总会因为麻烦,或者不想多管闲事,而常常阻止孩子去做一些善良的事,或是孩子做了一些好事,而父母觉得无所谓却不去对孩子进行鼓励或奖励,导致孩子慢慢的失去了再次去做这些事的想法。
很多孩子,包括我们小时候常常听到这么几句话:“管好你自己的事就可以了、这有你什么事啊!、这点小事值得吗!”,这些话让孩子在成长中慢慢的失去了很多善良的动力,失去了很多的感恩之情。请为了我们的孩子,管好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为孩子做优秀的榜样,把正能量传给我们的孩子,要知道这是一件利他利己的伟大事业!
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爱心
我们常常陪伴孩子出门玩耍时,在路上每天都会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我们可以很好的利用在路上的精彩时刻培养孩子的爱心,比如,我们可以把倒在地上的自行车帮忙扶起来,把路边垃圾桶外的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以及关爱小动物。
当我们在路上看到辛苦劳动的清洁工阿姨、保安大叔等等,可以让孩子由衷的给他们说一声您辛苦了或者谢谢,这些简单的事情却是让孩子拥有爱心、培养孩子感恩之情最好的方法。
六、让孩子做家务劳动
孩子也是家庭中的一份子,让孩子参加家庭劳动,我们不要心疼孩子的劳动付出,也不要嫌弃孩子笨手笨脚,要知道熟能生巧,让孩子在劳动过程中亲自去感受和体会,可以让孩子在劳动中体会到家人劳动的辛苦,在劳动过程中可以让孩子学到很多的东西,还可以在此过程中引导教育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和尊重别人的付出,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的感恩之情!
七、父母需懂得这些道理
这一点是教育的基础,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很多家长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很多家长对待孩子的教育总想着立竿见影,总想着可以给孩子找一个名师,然后就可以名师出高徒了。
我们要知道孩子的教育就像马拉松,是急不来的,要知道一时的落后并不具有任何的意义,路途中需要的不仅是好的体魄,还需要好的心态,才可以获得最终的胜利。细水长流、滴水成河,这些不变的道理我们都明白,缺少的就是去思考去实施!
孩子的感恩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养出来的,是要从小培养从小让孩子形成感恩的意识和心态,并且这些意识和心态基本只有父母才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来!
感恩,是一件处世哲学,是人生中的大智慧。让孩子学会感恩,从此让孩子的人生拥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