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解释一下题目,假设某个事件在网络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那么希望您能谨慎选边站队,因为您对于某一边观点看似轻松的动动鼠标,点了一个赞,都可能决定事件走向,以及当事者最终是成了佛还是入了魔。
以上是我对《我们与恶的距离》这部剧的理解。同意请点赞。
“一边是废弃轨道上玩耍的一个小孩,另一边是正常轨道玩耍的六个小孩。你开火车到底走哪边?”
这样的问题总是拷问我们的内心,企图丈量我们“与恶的距离”有多远。这种问题有其无聊且不道德的一面,因为怎样的答案都能讲出一番正确的大道理,引发争议。但是当这个事件真实发生,有谁会注意到最大的受害者可能不仅是小孩及家属,而是那名火车司机及其家属?无论司机怎么选,余生的内心中都将充满对失去生命那些孩子的亏欠,火车司机与家人也将饱受当事方与世俗的评论与质疑。过往平静的生活就这样被打破,被迫成为被时代洪流击碎的“牺牲品”。
一念之间的决定,铸成一把丈量“善与恶”的尺子。“善与恶”固然有其必然成因,但也充满随机性。导致某个灾害结果发生的成因往往很复杂,是由很多诱因共同作用而成。这也是为什么本剧导演最终也没给出“电影院无差别杀人事件”被告李晓明的具体犯案动机。
本剧重点并不是讨论某个案件背后的犯案动机,而是真实展现了被事件漩涡席卷进来的那些人:凶手与被害人、他们的家属、传统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吃瓜群众等等这些人,被事件波及以后生活的改变,以及在“善与恶”、“理智与情感”之间的选择和表现。
互联网是一个“新世界”,现实中的社会阶层在这里被拉平。“现实中的不等”与“网络中的对等”形成落差,产生势能,助长了传播扩散的势头。古代人面对面“传闲话”,有“面子”与基本道德准则来隐形束缚。而互联网的隐匿性,为现代人心中的“恶”提供了巨大的场所,在屏幕与键盘前,懦弱的人都可以变得勇猛无比,抛开日常善(或伪善)的假面,心底恶的一面,更容易暴露。
导演抛出了几桩社会案件的砖,引出整个互联网时代中人性众生相。正是这样的时代,我们与恶的距离,如快速进步的交通一般发达——更少时间,更易抵达。
一赞之间,不成佛,便成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