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是枝裕和的作品,是在太平洋上空,上海飞往纽约的飞机上。16个小时的航程,吃完了几顿装在锡纸盒里的鸡肉饭和猪肉面,翻完了带来的书和杂志。终于抵不住诱惑,点开了黏在飞机椅后面的电视,不知怎么就看起《比海更深》。
已经记不清看片的感受了,依稀记得有落泪,有触动。看完后,在飞机票根的背面上,写下了是枝裕和四个字。有些电影看完,会想要把这位导演之前的作品都找来看。因为《比海更深》,喜欢上了是枝裕和,也因此遇上了《海街日记》。
《海街日记》的故事,从一个父亲的葬礼开始。住在镰仓的Kouda三姐妹收到父亲去世的消息,赶去山形参加葬礼,也因此结识了同父异母的妹妹:Asano Suzu。三姐妹的父亲是个没长性的人,十几年前出轨,搬去仙台开始新生活。导致母亲也离家改嫁,扔下三姐妹给外婆照顾。而Suzu的母亲就是父亲在仙台的新生活,Kouda一家失和的原因之一。
尽管关系尴尬,但Suzu却不仅长的乖巧讨人喜欢,举止也得体有礼。灵堂里,13岁的她一边照顾泣不成声的继母,一边照看年幼的弟弟,表现出超乎年龄的成稳。葬礼之后,三姐妹同Suzu一起爬上山顶——父亲生前最爱去的地方。三人对着山前景色出神,二姐Yoshino感叹这景像极了镰仓。一时间,四人都感慨万分。三姐妹在山顶看到了父亲对镰仓的怀念,Suzu明白了父亲为什么喜欢这个景色。那一刻,因为父亲,四人有了交集。
踏上回镰仓的火车时,Suzu在月台上同她们道别,或许是因为Suzu用到了姐姐这个称呼,也或许是Suzu孤身一人的景象。Sachi临时起意,向Suzu发出了邀请,让她搬来镰仓同她们三人一起住。Sachi的冲动,可能是因为在Suzu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不想Suzu走自己当年的路,被生活逼得一夜成人。
当一个人面对失去——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份工作、一段感情——原本被占据的心突然空了出来,原本纷扰的气氛突然静了下来。失去其实是给人生腾出一些空间,一个选择去填补这空和静。四个姐妹都经历过失去,Kouda三姐妹失去了家庭和谐,Suzu失去了父亲和母亲,难得的是,四人选择用爱和包容和精致的生活来填补这些失去。
Suzu搬来镰仓之后,故事在柴米油盐中推进。搬来的第一顿,大家聚在庭前吃简单而可口的天妇罗配合荞麦面;紫米饭团当夜宵甜点;清晨四人早餐,纳豆、米饭、豆腐、薄盐腌菜,Yoshino和Suzu一起赶火车去上班、上学;春天,Suzu和同学一起去海边打捞银鱼,带回家给姐姐们做银鱼盖饭,配酱油汁;海边散步完四人一起去从小吃大的海猫食堂吃炸鲭鱼配啤酒;夏天,在自家院子的树上摘下乌梅,酿梅子酒;只有三姐Chika和Suzu两人时,就做外婆传下来的咖喱关东煮配白饭。
是枝裕和把饭桌做成故事的核心场所。把一个布满褶皱的关系,一筷子一勺子,轻轻熨平整。重要的对话都是在饭桌上边吃边讲。父亲去世后,参加葬礼的事宜是三姐妹在早饭时,混杂着腌菜和纳豆,你一言我一句商量出来的。就算是吵架,也是要靠吃来和解。Sachi和Yoshino因为母亲的事大吵后,四人还是两两分工,Yoshino和Chika去超市买海鲜,Sachi和Suzu在厨房切着洋葱谈着心事。Sachi得知已婚男友要去美国深造后,伤心的买了一袋生梨回来,姐妹们削梨谈男人。Suzu进球赢得足球比赛后,喝梅子酒庆祝,一杯即醉……喧嚣、争吵、伤心、兴奋后,镜头总会回归餐桌和厨房,在杯盘半盏中继续下去。
四个姐妹在镰仓的家,其实缺了父母或是祖父母,更像是一个女生宿舍。Sachi因为最年长,被情势逼成了一家之主。这样的情节,有些熟悉,让人想起了是枝裕和的成名作:《无人知晓》。那是一部关于抛弃的故事。故事里的单身母亲留下一些钱,抛下四个儿女,让这些孩子在东京市区一所公寓里自身自灭。12岁的大儿子不得不担当起父母的角色,艰难的照顾兄弟姐妹。整部电影虽然画面明朗,却充满绝望和无助,母亲留下的钱一天天变少,一群没有生计来源的孩子,被无动于衷的成年人拖垮。
相比之下,《海街日记》自始至终都散发着温暖感。可能是因为《海街日记》改编自一部同名的少女漫画。据说当年是枝裕和看到四姐妹在山顶互相安慰的场景感动不已,决定将这部漫画翻拍成电影。他的这种触动,或许是想弥补当年《无人知晓》里那些孩子们的压抑和绝望,也或许是这两部片子相隔十年的时间,让他对残酷的现实多了一份温柔。
温柔是成人世界里稀缺的情感。对待人生的失去,我们可以选择暴戾,也可以选择温柔。这一次在《海街日记》里,是枝裕和选择了温柔。电影的最后一幕是四人参加完海猫食堂婆婆的葬礼后,去海边散步。是枝裕和用一份4分钟的长镜头,陪着四人说笑,感慨人生。最后,Sachi说父亲虽然是个没用的男人,但至少他是温柔的,因为他给我们留下了Suzu这样的妹妹。能通过电影的人物,体会到这种温柔,真的是一种福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