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找一点什么事情来做一下,才能平复长假结束后无所适从的惊慌。
想到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后,就遇上了第一个假期。于是,我果不其然没能坚持下去,好吧,把一日一写,改成一“工作日”一写,会不会更容易坚持一些?
每次长假结束,我都很惊慌,怨念无忧无虑时光的结束,对未知的调整充满了忧虑,睡眠就像江南的梅雨,淅淅沥沥、断断续续、迷迷糊糊,却又不通透。恰逢有事早醒,索性不睡罢,继续完成自己的承诺。
最近装修房子,很多事情都得自己决定,甚至自己动手,而发现想要理想的效果,要么有足够的时间,要么有足够的钱,我都不具备,于是陷入了抓狂。这种感觉和创业很像,你明明知道需求在哪里,也明明知道自己能够解决,但总因为各式各样的理由,无法形成掌控,于是焦虑地无法自拔。
昨天在一辆Uber车上和师傅聊天,他很疑惑拉的上一个乘客,为什么月薪一万,还生活得很累,感叹自己只要能够每月能剩下五千块就已经能开心得不得了……直到我告诉他,我月薪远超一万,如果愿意的话可以每月剩更多,但仍然选择生活得很累,选择不能每月剩下五千。司机师傅很疑惑,我也很疑惑。
于是开始回想自己一路走来,几乎没有一步,完完全全踏在预设范围内,当然也没有达到想要达到的效果,差错无处不在。正如《黄海》里河正宇扮演的金久南(嗯,最近对韩国电影比较感兴趣……),为了六万元到韩国要杀一个人,同时寻找杳无音信的妻子,却发现所有的事情都和计划不同,每一步几乎都有一个陷阱等待着自己。而尽管结果没有理想的那么好,却也不是一无是处的那么糟,我每一步,都能获得新的心得——关于工作,关于生活,关于家庭,关于爱情。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不同的阶段,总有不同的追求和不同的焦虑。小学时遇上欺负自己的人没法硬拼,初中时有了喜欢的人却迟迟不敢表白,高中时一遍又一遍重复试题却总是犯同样的错误,大学时囫囵吞枣地接收着知识却感觉离社会很远,毕业后发现婚姻、家庭更是不可回避的责任……有这么多有形有质的焦虑……都可以解决,用一块糖,用一次刻意的借书,用一本记录所有错误的笔记,用一次短暂的实习,用一段坦诚而相互支持的关系,似乎我都获得了完美的解答。
即便能看到所有的问题,即便所有问题都有答案。但,我仍然慌。我到底在慌什么?
或许是明知一些问题的答案不是自己所期盼的。比如除了用糖贿赂,自己并没有办法战胜欺负自己的人;比如“早恋”本身,就确定了它没有将来;比如即便再努力,也总有记不住的单词;比如无法获得顶级公司的offer;再比如“财务自由”在不断来临到周围人身上时,却总是忽略了自己。也许正是这种无力感,导致了内心的惊慌。
然而,这依然无法构成惊慌的理由。早在很久之前,我就意识到自己无论在天赋,还是努力程度,甚至是运气上,都并不出众的事实,并且能够坦然接受这些。我不会怨恨没有一个国民公公一样的父亲(嗯,先赚他一亿……感觉这个梗玩多久都可以),也不会戳着自己脑袋质问它为什么不够聪明。我很感激我拥有的天赋。正如有解决方案的问题不是问题一样,“无法解决的问题也不是问题。”顺便说一句,这是我们CTO常说的话,他深度失眠……
我到底在慌什么?我们,又到底在慌什么?
或许是无处不在的比较?或许是繁华环境下的诱惑?或许是对于未知未来的憧憬和恐惧?或许仅仅是被接受信息影响了心绪……
我依然没有确切的答案,但写完这些没头没脑的文字,我却不慌了。至少,现在不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