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即将进入T2,娃越来越爱“唱反调”,比如,不要好好吃饭,不肯刷牙,睡前要没完没了地听故事,等等。现在比较流行的方法论是“游戏力”——大概是指以游戏的方式增强亲子连接,以柔性的方式化解冲突、完成目标,比如,娃不肯刷牙时,就扮演过家家,邀请娃给小动物刷牙等。
这里也有问题:游戏力,比较考验技巧性,得见招拆招,更何况,技巧总有不起作用的时候。这时候,另一派观点就开始抬头挺胸:游戏力这个方法,治标不治本,规矩从小就要严肃确立,否则啊,容易惯坏孩子。
好了,一方面,我们要小心地防止父母威权,导致娃言听计从,另一方面,又担心顺从娃的心情,会没了规矩;乍一想,似乎各有道理。在育儿这条路上,人人都有自己一套理论,广听言路,却导致左摇右摆,举棋不定,简直要精分。这个度该如何把握呢?
最近开始听游戏力和陈忻老师的课程,试着结合所学和所思,回答一下这个迷思~~
02
用游戏力所学思维思考:
问题一:孩子采纳父母的意见,就一定代表着言听计从吗?
这是个技术问题,重点是,用娃能接受的语言解释规则,激发娃的自我思考;其中,娃的认同是关键。反之,若是站在娃的对立面,以他不理解、不接受的方式强迫他遵从,久而久之,娃或是产生“不管怎样,我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决定权,我对自己的生活不需要负责”的想法,或是逆反沉默,彻底关上心门。
有人会说,我也解释了,可是娃不听。
什么是娃能接受的语言?
举个我家娃的例子。YOYO有一段时间抗拒刷牙,和他晓之以理,诸如,不刷牙,牙齿会坏掉,会蛀牙,娃却毫无所动。后来,麻麻引入《牙齿大街的新鲜事》绘本,尽量讲得简单,重点强调,哈克和迪克是大坏蛋,会把YOYO牙齿里的肉肉和菜菜吃掉,还会用小锤子敲YOYO的牙齿,得用牙刷里的警察叔叔把它们抓走。此后,麻麻一提醒“让牙刷看看哈克和迪克在哪里”,YOYO就配合地张大嘴,刷完牙,麻麻还会戏精地假装把它俩从牙刷上摘走,YOYO目不转睛,别提多崇拜了。
——可见所谓讲规则,不能以大人的视角,不能直线思维。
问题二:“以柔克刚”,一定代表没有建立规矩吗?
事实上,规则就是习惯的养成。娃喜欢这个游戏的形式,就会坚持做,从结果看,规则自然就养成了。 而用严肃打骂、威胁“再这样不喜欢你了”等方式,其实还是我们想着偷懒省事,幻想通过树立“怕惧”,一劳永逸,可惜冲突的时机从来不是树立威严的时机。
有人说,“让着孩子,失去权威,孩子就不听我的了”?注意,这不是无原则的退让,而是有前提的退让。如果说规则是大框,那么互动和场景,就是在框里的灵活运用。
比如YOYO晚上不肯睡觉,要求麻麻再讲几本书,讲完书却反悔,要求追加书。这时麻麻如果批评他不守信用,YOYO虽然无法完全理解,但隐约感受到的道德评价会让他难过甚至哭闹。因此麻麻满足追加书的要求,却高度概括、飞速结束,并以让YOYO亲亲主人公作为结束~~YOYO愉快地接受了, 听完乖乖睡觉。可见娃心里其实也有杆秤,在争取到比预想中多一点点时,也会有所退让,这就是所谓的“商量”。
问题三:啥时候要引入“迂回”战术?
我们可以预想一下后果,当感觉娃强烈地想要,如果非给不可会僵持时,我们可以派游戏力上场。试想,如果直到娃不依不饶,大哭大闹再让步,娃反而认为哭闹能达到目的,不如一开始就大事化小,让娃不认为是个事。毕竟,在平静的氛围内,和娃的对话,性质是“商量”,不是“要挟”。而在不碰触原则问题下的有商有量,还能有助于娃自信心的形成。
03
如果说,游戏力是术,那么陈忻课程“整体看发展”的思维就是道。
还是针对娃快进入T2,频频不听话的问题,换一个视角,尝试用“整体看发展”的思路思考,可能我们会这么问自己:
问题一:娃为啥快进入两岁会频频“不听话”?
研究表明,娃不是缩小版的大人,他们的心理、生理有其独特性:
1. 生理方面——1岁半后,娃开始发展自我意识情绪,开始产生自尊;而控制情绪的大脑前额叶直到20岁才能发育完成。
2. 安全感——娃们喜欢熟悉的生活程序,重复性、有规律的生活让他们感觉到安全感。
3. 控制感——当娃的各方面能力越来越强,他们发现自己也能控制生活,因而更有动力学习新技能。
有人会问,知道这些大而空的名词,有啥用?用处可大了。
正是在生理方面,明白小小的娃已经同大人一般有了自尊心,才能更注意积极评价的影响;而同时,明白娃为啥没法同大人一样很好地控制情绪,才能从心底理解、接纳娃;
正是在安全感方面,明白娃为啥吃饭习惯用固定的餐具,穿鞋子执意要从特定的脚开始……才能少给他们扣上脾气不好的帽子,在非原则性方面,多顺着他们;
正是在控制感方面,明白娃作为刚体会到可以表达自己意愿的小人儿,如果他们的表达经常不被接纳,为啥会让他们觉得愤怒,我们才能给予娃一定选择权,让他们感觉到对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事实上,正是先有了自我控制,才有独立;而独立,甚至可以和自我学习、个人责任联系在一起。了解到这些,避免和娃冲突的性质,已然不是委屈我们、顺应他们了,简直是培养娃自主、独立精神的契机,是不是更加动力满满?
问题二:娃“不听话”的背后,是不是存在更深层次的问题?
很多时候,娃呈现的“不听话”只是一个爆发口,暴露出的恰恰是日积月累形成的问题,比如,没有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缺乏良好的亲子信任和沟通等等,这些问题在冲突的当下是解决不了的,只有带着观察的心,待日常生活中逐步引导~~
如果把娃的问题看作一个点,那么这个问题的成因、折射出的缺项就是一条线,甚至一个面,问题的点常常处在一条线、甚至附着在一个面上。
如果我们只针对问题的这个点,以暴制暴,用尽全力修剪一根枝丫,结果可想而知。反之,如果我们打通“问题的成因”这个“面”,那么不但作为当下问题的“点”自然迎刃而解,还能同时解决其它联系着的问题。比如,我们给娃安全感,不但可以自然消解“不听话”的问题,还能促使娃的情绪发展、注意力、自控力、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发展得很好。
具体我们该怎么做呢?
在娃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感觉有问题,可以不急着解决,先冷静一下,观察一下,把娃的表现记录一段时间,同时记录自己对娃表现的反应,以及娃对待这些反应,行为有哪些变化……慢慢从这些互动中,逐一找到娃行为的深层原因,以及对娃来说真正行之有效的办法。
问题三:为啥会普遍存在“娃不听话就是故意和我们作对”之类非黑即白的想法?
咱们有时之所以陷入和娃较劲的僵局,扪心自问,当时的潜意识还是把娃放在对立面,有种“反了,一定要把你压下去”的执念。
常常感叹,看了很多育儿书,遇到事情还是处理不好;明白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的思考能力,依然简单粗暴,往往眼睛看着这一点,就难以继续深入分析下去,只能在这个点打圈。我们有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呢?往往是有的。但是很无奈,大脑的这片区域往往是空白的。我们习惯了“只要怎么,就能怎么”的快餐式速成方法,习惯了张口被动吸收具体招式而不问底层原因,一旦没了指南就打回原形,我们的既往所学中,缺少自我分析的叫做“逻辑”的一课。
是的,父母的思维方式,他们对个体生命、对人生、对社会的认知,他们的眼界、深度和广度,和育儿的质量息息相关。
就如同前面“道”和“术”的关系,见招拆招的“道”虽然起效快,但是没法解决根本;发展性思维的“术”尽管短时间看不到学习的成效,却稳扎稳打,随着娃的不断成长,各方面能力的思维导图不断扩大,生出更多的连接,育儿之路方能越发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