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气温骤降,朋友圈里常看到冰天雪地的景象。当看到有朋友拍到的山上草木层林尽染,形成雾淞的美景时,我总是欣然赞叹,被大自然的美深深打动,憧憬着闲暇之时,自己也可以亲临那样的美景中欣赏,再拍一些照片珍藏。
可是,当同样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张“冰花男孩”的照片时,我却无法再以欣赏雾淞美景同样的心情来赞叹大自然。
我的目光在这张图片上停留了许久。图片上站在教室里的小男孩衣着单薄,衣服上有霜迹,他的小脸被冻成了紫红色,眉毛、头发上结满了冰霜,白花花的,俨然像一个上了年纪的老爷爷,可他分明有一张多么稚嫩的脸庞,他不过是个三年级的孩子。
当他像雾淞中一棵移动的小树来到教室时,他还向他的同学扮了个鬼脸,同学忍不住笑得四仰八叉,他的老师拍了这张照片,上传网上,于是有了朋友圈的分享、讨论、感慨。
我不想讨论别的,只是作为一个老师,看到照片的瞬间,有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心疼。
孩子,你也走了很远的路了吧?
是的,在零下九度的严寒天气,他走了4.5公里路,从家走了一个小时才到学校。一路上,霜雪一点一点染白了他的眉毛,再染白了他的头发,如果他蹲在山间的草丛里,你或许根本找不到他。
这个孩子是鲁甸新街镇转山包苗圃希望小学一名三年级的学生。他离我并不远,他和我一样生活在这片古老的乌蒙大地上。可是,他离我又那么远,如果不是这样一张照片,我几乎没想过在这片土地上还有如此的艰辛,尽管学生们的艰辛无处不在。
其实就是在今天早上,我也才目睹过。
早自习我到教室的时候,看见坐在教室北面窗子边的男生在用宽宽的透明胶布粘座位旁的板房墙壁,我走过去看时,他的同桌对我说:“老师,风太大了!你看,地图都是动的!”我这才看到,风正从板房的缝隙里灌进来,把墙上的地图吹得上下晃动。这强劲的寒风,胶布又怎挡得住?
可我又能怎样呢?除了提醒他们多穿点衣服,除了祈祷天气不要再冷了,我什么都改变不了。我也看到班上不知是谁的一条黄色小毯子,被他们抢来抢去,抢到的就把毯子盖在膝上听课,或下课趴在桌子上睡觉时用毯子把整个人都蒙住,连头都不露出来。
我还是改变不了什么。我想就算我是图片上那个“冰花男孩”的老师,除了心疼他,或许可以给他买顶帽子,买件厚衣服,但也改变不了他每天要冒着严寒走那么远的路的事实。
反倒是孩子,不是因为艰辛,更是因为他们对艰辛的态度,令人感动。就像图片上的“冰花男孩”,他并没有因为遭遇严寒哭泣,还对同学们做鬼脸,照片上的他脸上也看不出什么悲伤。还有我的这些学生,尽管学习、生活的条件如此艰苦,也很少听见他们抱怨。
所以,孩子,心疼你的同时,其实你也给了我们许多感动。有人说:“看到他后,你还拿什么去抱怨呢?”当我们拥袍言冷时,心里会不会掠过孩子那一头霜发?
孩子,你也走了很远的路,冒着严寒,顶着风霜,只希望你一路坚强地走下去,走过严寒,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