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记:沟通主题写作开始了。写我最擅长的、写大家最关心的。透过身边的一个故事、一个事件、一个案例,讲清沟通的一个原理、一个原则、一个方法!希望我们都可以游刃有余的活着!
应邀参加新华书店建店80周年纪念活动,被聘为“全民阅读推广大使”,还给了一份纪念品,在现场没好意思看是什么纪念品,坐上出租车后,我好奇地从包里往外掏,有三本书,《白鹿原》、《北鸢》,居然还有正在热播的电视剧的同名小说《人民的名义》,于是我很兴奋,自己一边把书放回包里,一边自言自语:没想到还有这么好的书。
这个时候,正在等红灯,惊人的一幕出现了,男出租车司机居然把手伸过来,直接到我的包里去掏那本书。包太小,书掏出来破费力气,没办法,我还伸手帮着拽了一下,书才出来。他看了看封面说:还有书,现在看书的人不多了!
你知道此时我的表情和心理变化吗?真的是一脸黑线,大写的尴尬;心里极其不爽,这个人怎么这么讨厌啊!
为什么出租车司机的行为让我不舒服,如果是你,你和我的感受一样吗?
出租车司机之所以让我不爽,是因为他的行为超越了我们关系的度,缺乏起码的分寸感。如果你想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分寸感与度,可以看看我的另一篇文章《比有趣更重要的品质是识趣》,里面有一句话“让人舒服,又说不出来为什么舒服,这种感觉应该就是拿捏住了识趣的分寸。”
这么写人与人交往的度很文艺,但是还不够明确。很多人仍然会有自己的疑惑,人与人相处的度到底在哪里?有没有一个评价标准?
说实话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这个度和衡量度的尺子在每个人的心里。但是我仍然尝试告诉大家一些基本却被忽略的常识。
人与人交往的度说白了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距离。
我们先从最简单的说起,人与人之间最显而易见的是身体的距离。
如果你是一个女孩子,在坐公交车,只有你一个人站着,这个时候,上来一位男士,紧挨着你站着,你的反应是什么?躲开对吗?如果上来的这个男士是你的高中同学,站在离你远远的地方,你的反应又是什么?你大半会凑过去和他打招呼,然后聊一路。
同样是你,同样上车的都是男士,为什么你的反应不同呢?因为对方与你的关系不同。
所以两个人身体的距离由两个人的心理距离决定,两个人的心理距离又由他们之间的关系决定。这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理。
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会看到,两口子好的时候如胶似漆,一旦生气,男的就得睡沙发,这是因为心理距离远了,身体距离也很难亲近;会处理问题的男主角在女主角生气的时候,会拥抱对方,一般女主角挣扎几下,也就从了,这就是先缩短身体距离,再缩短心理距离。
有人问,两个人吵架,离得很近,为什么要好大声,生怕对方听不见?最好的回答是:因为心理距离远了,声小怕你听不见。
两人身体的距离原理,即身体距离=心理距离,同样适用于人与人交往的距离。我们可以再给出一个公式:心理距离=关系程度。
我之所以对出租车司机的行为表示厌烦,就是因为他的行为超越了我们的心理距离和关系程度。我们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处于最浅的关系层次,但是他的行为却达到了熟人的关系层次,这就超越了人与人交往的度。
如一定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划分档次的话:可以分成:
家庭之间存在夫妻关系、母子(女)关系、父子(女)关系、祖孙关系;
学校中存在师生关系、同学关系;
工作中存在领导与下属关系、同事关系、合作伙伴关系;
人在社会中生活同时有朋友关系、恋人关系、业务关系……
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社会中各种人、各类人交往、交流,总会产生各种关系。
这些关系中,关系程度由你与对方的自我暴露程度决定。(关于自我暴露,请参看上一篇:沟通主题写作1:我在情人节开了个房。不赘述)
有人说,我对别人的自我暴露程度很高,可是别人不对我暴露?这是很多人处理不好人际交往度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其实最终两个人的关系深浅由对方自我暴露的程度决定。
就像我和出租车司机,他一路唠里唠叨讲他的老婆,自我暴露程度进入到第二个层次了,我们的关系就近了吗?没有啊!我一直停留在第一层次,所以他对待我的态度和做法应该以我的心理距离为原则。
这句话很关键,一定记住:人与人交往的度由对方对你的自我暴露程度决定!人与人交往的度由对方对你的自我暴露程度决定!人与人交往的度由对方对你的自我暴露程度决定!重要的事说三遍!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沟通是个大学问,和杨老师一起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