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路过这里(二)

街角边那栋红色的小楼,极其吸引人的古朴造型,让我眼睛为之一亮,可是红砖砌成的楼墙上刷着大大的字——“KFC”。高耸的大楼不时撞入眼帘,许多在泉州、在厦门、在深圳、在香港都看见过的商标闪烁着夺目的光,让我来了两三天,都还没办法真正意识到现在的我已经远离自己那海边的小城,那海风吹拂下总能见到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路的两边开满了刺桐花、羊蹄甲的海丝名城,而是来到了繁华的大都市——上海。除了,笔直的马路两边无限延伸的高大的梧桐树,显示出一点不同,高高的遒劲的个儿,头上顶着一片片碧绿的大叶子,有点傻大个的样子。就像作家张晓风说的,他们是城市的标志。看到他们,你才会知道自己身处哪里。这些法国梧桐树据说是当年来上海布教的传道士带来的,上海愉悦地接受了这个外来的孩子。后来又有更多外国人趾高气扬地来了,他们堂而皇之地把上海当成了自己的私人产地,也就自以为理所当然地将他们家的梧桐树栽满了上海的大街小巷。我不知道这之前上海最多的树是什么,但是百年之后的今天,上海这座城市显示了她有容乃大的东方风范,接纳了这个外来的孩子,他们一株株一排排地站立着,翘首西方,他们的先辈立根在遥远的太平洋彼岸。

漫步梧桐树下,遥想起海滨小城那一丛丛火红的刺桐树,她们土生土长,历经千年海风的涤荡,挥举着闽南人爱拼敢嬴的思想旗帜,在大江南北呼啦啦地响,今天的此刻,唤起了我思念的心绪,让它在心中恣意滋长。

夜的雨,穿透城市的高墙壁垒,密密地洒满每条街巷。我们一行五人,下课后,撑着伞,像浪花融入海洋一样汇入下班高峰期涌动的人潮,每个人都有自己投奔的目的地,只有我们几个漫无目标。坐上43路公交车,从起点坐到终点,发现所在区域似乎离一直想去的上海鲁迅故居不远,便兴冲冲地相约坐上另一辆公交车,准备冒雨访先生。同行的曾老师曾经在香港的高楼大厦中捧着一张地图穿行过一年的经历,行路的方向他最有发言权,他又极有西方男子似的绅士风度,搭公车,问路,打伞,将我们几个女子照顾得很周到。拐弯抹角,穿街走巷,雨夜的八点十五分,在沾湿了头发、浸透了鞋袜的一路摸索中,我们终于寻到了鲁迅公园。尽管铁门深锁,但也不妨碍我们激动地在园门口“噼噼啪啪”地照相。

绕过鲁迅公园的外围墙,是一条深深的巷子,两边依然植满了森绿的梧桐,雨的浸润,灯光流离的映照,这些西洋树竟也蕴染上一层很中国的古典味,让人仿佛步入了戴望舒那悠长而又悠长的雨巷。因为心向往之,所以我们的步履轻快匆忙,这一急切,差点与期待的圣地擦肩而过,曾老师一声呼唤“就是这!”让我们顿然立足。身畔四个绿色的字,那么儒雅地立在白色的墙上——鲁迅故居,旁边分别用中文和日文写的寥寥几句的介绍。山阴路大陆新邨1-10号,其中9号就是先生居住了三年,最后与世长辞的那栋小楼。1932年10月,先生写了一首打油诗,题为《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1933年4月,他来到了这栋小楼,继续以笔为刃,继续着他悲怆的“呐喊”,直到1936年10月……我们没有试图进去,生怕搅扰了先生隐没于寻常百姓中的安宁。小弄堂里1-10号大门一字排开,楼上窗户里透出橘黄的灯光,楼下自行车、摩托车摆着,丝毫看不出这里是一代文豪曾经居住的地方,起先我们很纳闷先生的故居为什么没有森而严之地封锁起来,而是散落于民间,而且旁边还有长住的居民。后来一想,先生原应这样,活在人民中间,活在人民心中。

走出小巷,蓦然回首,竟又看见内山书社旧址,1935年-1938年,许多为拯救劳苦大众的爱国志士就是以这里为联络点,发出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不记得是在先生的哪一篇文章里曾写到他在这里面见一个青年学生,还送了一本书给这个仰慕者。雨越下越大,我们几个却大呼收获丰厚。我们笑着自己骨子里酸酸的气质,说会有几个人像我们这样冒着雨夜,跋山涉水,辗转地来到这里拜谒先生呢?

此时,已是晚上九点多了,路上的行人渐渐稀少,雨水把马路淋成了一条亮晃晃的白绸布,车呼啸而过,溅起的水花映照着灯光竟也晶莹得让人欢喜。内山书社斜对面是“多伦路文化名人街”,里面影影绰绰的,看不出有什么,但“文化名人”四个字吸引了我们去一探究竟。走近一看,有些失望,竟是一些已经收摊了的某某奇石展。幸好,往里走了一小段后,却又有了意外的收获,一条真正富有上海韵味的长巷在眼前延伸,高大的梧桐梧桐树下掩映着许多旧式房子,浓厚的欧洲风格,在雨夜中呈现出一种静谧的典雅,每一幢房子前都立着一块石碑,无声地诉说着老房子沧桑的历史。细密的雨丝,梧桐树叶沙沙的雨声,纵横牵扯的电线,朦胧的灯影,交织出一幅夜上海的迷离与眩惑。我们的相机纷纷捕捉了一幅幅很有上世纪三十年代味道的画面,在美景的衬托下,我们俨然有了专业摄影师的水平。

随兴而来,尽兴而归,坐上上海轻轨由北再至南,穿行大城市一圈,我们伴着愈发淋漓的雨回到宾馆。一夜好梦,梦中有鲁迅先生淡然的笑,还有铺天盖地、绵绵密密的雨,以及雨网下一洗如碧的梧桐叶……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62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3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24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6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80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9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4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78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6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5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271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03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