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短文集

1、家【短文】

家,是因为宗亲关系而牵挂的地方。不管你走多远,心系的永远是那个家,家里的父母、祖辈亲人,从而使你总是在闲暇之余思考如何去回报。

家,是人生的发祥地。或者摇篮于兹,或者婚嫁成家于此,由此而步入人生的新航程,经过承负起社会、家庭责任并为之努力奋斗,达到报恩于家庭,回馈于社会的奉献精神。

家,是传承美德,扬弃文明的社会缩影。尊长爱幼,睦邻友好,精忠报国,忠孝两全,诚信廉礼,等等,都在耕读传家、在商言信等传统教义中随着社会文明发展而传承着、发扬着。

家,应该是一个温馨的港湾,让远航的孩子得以憩息;家,应该是一处世外桃源,让年迈的亲人忘情其间;家,应该是一方芳草地,给我们中年人带来悠闲的感觉之余,随亲人们欢心在一起。【完】

2、城隍婆回娘家----风调雨顺篇【短文】

这里所说的城隍婆,是特指汉刘邦赐封的都游城隍纪信的妻子。在户县北乡迎祭城隍的民俗中,人皆称城隍婆是什王村姑娘而嫁给城隍纪信的口传文化故事。于是,便有了什王村的迎祭活动中,城隍婆起轿时走在城隍纪信轿子的前边,而到了什王村地畔礼又让佳婿城隍纪信走在前边的千古佳话,这便是户县北乡民俗文化中的独特文化之处。

也许是苍天感应,也许是灵异现象,每当十九年一遇的什王村迎祭之年中,似乎老天特别地偏爱这一方郿坞岭上的热土地,总是那么地风调雨顺。记得1997年正月十二迎祭城隍婆回什王村省亲时的盛况,烈日下,当城隍夫妇的轿子进入广场时,天上飘下雨点,就有老人说“吉兆,吉兆,城隍婆回娘家,感动了上天。”当年便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光阴荏苒,一晃就到了19年后的今年正月十二日,又是风和春暖中,城隍婆再次归宁省亲。在周围十几个村堡掬香揖拜完结后,于正月十四日午后鹅毛大雪忽起,似有“玉宇澄清”之势,乡亲们心悦地戏称:“城隍婆偏心,熬娘家知道大家累了,下大雪叫大伙儿缓缓气力,让麦地里也得些偏雪水”。

古历二月初八,城隍的生日,做寿是必要的。于是唱戏、吃寿面,广场、巷道处处是人,好不热闹,议论的就是城隍婆娘家人给城隍过生日的喜庆场面。据说吃饭所有的食盐就是60袋,由此可见用餐人口之多。昨日过罢寿宴,今日又是贵如油的春雨淅淅沥沥个不停,还用我再说吗?----当然还是那句话-----风调雨顺。

按照乡间风俗,古历六月初八,又是城隍婆的寿诞,依据以上现象推理,城隍婆寿诞后,上天应该自然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夏雨,以缓解炎炎的暑气。如果我们理解到此,那就到时举办一场城隍婆生日纳凉盛会,又可乐不为呢?【完】

3、郿岭晨曲【短文】

步行在郿坞岭上,朝雾、露水,让秋裹上了薄纱,羞涩中又仪态万方。

故园坐落在郿坞岭上,“雾锁郿岭”的独特景观,有别于关中其他景象,我常常思索如何破解此谜,然而苦思不得其解。冥冥之中,似要追溯到周秦汉唐之时的奇闻逸事,却无可确认。也许与周文王、秦始皇、汉刘邦,尤其是郿岭人年年祭祀的汉忠臣纪信相关联吧;也许是尉迟敬德谏唐皇废弃古运漆河而以彰廉俭的缘故吧。

淡淡的雾渐退,思绪收回到现实,生活又是平淡无奇。【完】

4、《缘》【短文】

盼啥来啥的节奏,是多么地幸福,也许这就是顺风顺水的日子,应验了农谚“风顺了能扬几锨”的古朴哲理。

曾几何时,网络上热热闹闹、叽叽喳喳,似乎能吵翻了天!过后便是归于平静的状态,忽而当发现这是“谋财害命”大于受益的浪费时间时,就有了隐退的感觉。于是就想到“闭关”。

这本来就是生活规律的映射,如同山间的雨水成为溪流,跳涧过沟,似瀑布奔泻,如白练挂川,赛明镜平流,汇江河而归大海,再蒸腾化汽成五彩祥云,飘飘摇摇去朝山,循环复始;又好比生命的循环规律---从无机合成到有机,又从有机分解后回归到无机一样。

这些现象,都是走过程而已,恰似《西游记》告诉的真谛---真经在途。看开些,但是重在过程,把握过程。 当决定“闭关”后,手机很是“配合”,晚间看新闻消息时,不经意的一碰,一键下去,就是手机恢复到了出厂模式。瞬时的懊恼很快被“闭关”的意识压制住了,因为脑海中出现“缘来了”。今后不给出打电话了,免得骚扰别人,接听电话时,更礼貌文明些,岂不是好事一桩?这样想来倒也欣慰。

顺其自然,不苛求自己,不勉强别人,才是“鱼安水安”氛围下和谐的人际关系。【完】

5、《圈子》【短文】

圈子是一种特定的氛围,现在多指建立在同一文化基础上的生活族群。比如,爱好摄影的,就是摄友圈,喜好文学创作的,就是是文化圈;诸如驴友圈、票友圈,不一而足。

生活的多样性和个性的喜怒哀乐感,催生出人不仅仅生活在一个固有的生活圈子之中,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烟酒茶饭等等,见人见性,志同则同乐,趣异则烦闷。同样喜好游山玩水,陶冶志趣,圈子越大,岂不更妙哉?倘若圈子中都不嗜好吸烟,忽而走进圈子内一位瘾君子,感想如何?这便是圈子出现了不纯洁性。但在烟酒不分家的圈子中,如果不吸烟者介入的话,难免也是尴尬的窘相。因此,选对生活的圈子,才会活得洒脱,正如城乡差别一样,在自己的窝棚下,才会有真切地舒坦感。

婚姻讲究的“门当户对”,也许就是这个道理。认识圈子,把握好圈子,知进退。【完】

6、《扁食与泡馍》【短文】

扁食和泡馍是关中人嗜好的传统两大美食。不过,在传承的过程中,扁食经过华丽的转身,叫成了饺子,但不变的依然是皮包着馅。

扁食和泡馍虽是美食,但有文化元素的内涵。

和面、省面以后,如果采用平素的生活方式先擀成面皮,再切成梯形面片,包上馅料,那就是扁食;倘若擀成圆饼,再烙成七八成熟的锅盔馍,配上肉片、粉条和葱段等,然后在肉汤里煮泡一下,用大老碗盛上,那便是泡馍。

扁食代表着含蓄、不事张扬的个性象征。那普通的面皮包着外人不知道的馅料,在调味汁子里一个翻身滚打后跳入口中,咀嚼中使人感觉到美在其内,香在心里,不露的馅里是什么肉是哪些菜,唯有食者自明,岂不是独享其福的妙趣。做人有此般境界,人生此刻何求?

泡馍蕴含着豪迈热情个性特征。“肉片碗上盖,油汪惹人爱,吃完一头汗,饱嗝夸实在”这便是关中人吃泡馍的真实写照。吃完了,一抹油嘴,腆着肚子走在大街上,洋洋得意中迈着潇洒的八字步,似乎在炫耀着富贵和满足。人生如此,真快乐哉!

内敛时吃一海碗泡馍,张扬一下;奔放时,吃一碟扁食,收敛些。收放自如,进退自明,这便是人生之道。

感恩秦人留下的美食及其文化,并期望继承和得以发扬,但是明白其文化内涵是第一位的。【完】

7、《渴望、激情与恬淡》【短文】

人生似水,从父亲山的呵护中历练着跳涧过溪而出,与流淌的母亲河中汹涌澎拜而前,终于投奔到大海的怀抱中去。

充满理想的童年,渴望并憧憬着美好的明天,于是在长辈的引导下,朦胧中勾勒出幼稚的梦幻般的仙境图案;在长辈的呵护下,蹒跚中迈向依稀迷宫般憧憬的圣地。

青春是激情溢彩的时机,是人生最华彩的“拼的时代”:拼命地学习、拼命地钻研、拼命地工作,是带着“人生能有几回拼搏”理念努力实现梦想的韶华时期。无激情,枉青年!

激情后收获的喜悦,在知足中趋于恬淡,归集于人生的平淡和安逸,恰似飞瀑后的平流抚沙,轻舟赏景般;在分享中反思总结,留给后人可以汲取的经验,如同大浪淘沙后的东临碣石,海岸线边的回目眺望。

人,不必苛求太多,向上向善则行,率性坦荡则安,以礼待人则和。人,食可裹腹,衣能蔽体,无灾无痛,老安子乖,夫复何求?人,不就是希望一直走在安顺向前的路上而终老,留下最长久的不是财物,而是社会对其德行的评价,淡淡的一句“人还行”够了。

路在脚下,不同年华、不一样的心境,自有其走法,愿人人走得平实、顺当。【完】

8、《赶赴武汉的途中随笔》【短文】

是否得了陈抟老祖的真传?我瞌睡的功夫甚是了得,一路上迷迷瞪瞪中睡到了武汉。唯一清醒的时段,就是车厢内广播的报站声后的不足十几分钟。

龙门一过,厢外沿途中原大地的春色是那么地清新古朴,紫白色的桐花团簇着,偶尔有带着新叶;菜花艳黄整片、成层于山丘、梯田中;绿茵茵的麦田茂密而又显得勃勃生机,分布于或近或远的平川、丘陵上。

东去的高铁,在郑州市东北方来了个漂亮的转身,向南边的信阳平原呼啸而去。进入湖北孝感后,南国的暮春景物更加醉人,尤其是在烟雨中、丘陵畔,峰头出没在矮矮的浮云间,黛青的松柏、娇嫩的杨柳、枯黄的稻梗水田、明澈的水塘、差错的农舍,如诗如画,美袭心头。

没有享受这自然之美是一种遗憾;在这种大美的氤氲下酣睡,更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完】

9、《家院》【短文】

暮春时,庭院绿殷,得益于两年多来的勤思勤为。

农家的院落,定位于农为基础(西安市名树为核心,如户太葡萄、周至红心猕猴桃、临潼石榴、高陵冬枣和闫良相枣等)、四季有花(春玉兰、夏荷、秋菊桂花、冬甘蓝,以月季花作为串联)、四季有菜(蒜、韭菜、苜蓿、葱),平实适应,经济宜管的原则。

院内以菊、月季为主,相间隔于院中。牡丹于不显眼处成七星状布置,便于花落后的管理。扦插的花椒顺着院墙成行而栽,免得刺儿伤人。其他的树木、花草错落布局,力求有致、舒适感。院外有竹,青竹、斑竹、墨竹和金镶玉竹交错栽植,希望达到出门便意识到要知足。另有绒线花树、樱花树和红掌围栽于门外两侧和对面,以提示进门后的合乐家庭氛围。

建立家院的舒适,需要不断地努力,再过二三年时光,将会梦想成真。【完】

10、【娄敬庵(短文)】路过娄敬庵不知有多少次,但就是没有进去祭拜过。对于娄敬的印象还停留在户县的美景“娄敬夜雨”之中。

初春的烟雨下,我进入庵门去了解史实中的娄敬。曾经的娄敬坐石被镶嵌保护起来;那“关内侯娄敬修道处”的石碑安放在亭子下;那祭拜老子坐像的大殿居于庵的中间位置,凸显着这儿曾是”老君庙“遗址,其右侧略后,便是供奉的娄敬坐像殿,”三清殿“在老君殿后边。

娄敬和老子、孔子都为山东人,但比老子年轻350岁。与被汉刘邦封为都游城隍的纪信(户县北乡大城隍)属同时代人物,不过纪信替刘邦而亡,娄敬为刘邦四大谋士之一,且被刘邦赐予刘姓,便有史载娄敬为刘敬(娄刘二字读音相近)。

娄敬随张良同归隐于长安城南后,张良入驻户县紫阁峪内,而娄敬在户县城北涝河东岸的松竹岭结草为庵,修道养性。后世称此处为关内侯娄敬修道处,该庵简称为娄敬庵,庵西的村落成为娄敬庵村,现简称为娄村。娄敬羽化后,葬于庵后东北处,按照汉丧葬文化习俗,当为”头枕东南靠松竹岭,脚蹬西北照涝水“之势,左右是松竹苍翠的平畴农田,大官道就在东侧绕过其陵冢。

也许得益于娄敬的荫护,有了”娄敬夜雨“的奇观;也许古涝河的粼光闪闪,给了娄敬修道的悟彻机缘。不管怎么说,娄敬留给户县人的耿直、聪慧、善良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完】

11、《得与失》【短文】

走在路上,看见开车的一溜儿过,觉得他们失去了锻炼身体的机会,错过了路边的美景,却忘了自己在吃他们卷起的尘土;驾车飞驰,小心超越过路人,觉得他们将美好的韶光耽误在路上,错失了博览胜景的机会,却忘了自己蜗在驾驶室里,专注着驾驶而失去了放荡无羁地游走的自由。

得与失,仅在一念之间,且是相对互为因果的。生活本来如此,没必要去羡慕别人。看看自己的优点,我们生活的更加自信阳光;认清我们自身的缺憾,我们有了改进的勇气,弥补前进的方向,增添了生活的原动力。

看远些,生活态度就会积极;看开些,人生就会豁达。得之不狂,失之不愠,便是人生好时节。【完】

12、行孝莫等闲【短文】

周围朋友不少是这样的孝子:给父母钱财、礼物,不回家不说,一旦回家就大包小袋。回到家就知道匆匆忙忙替父母干活,收拾家务、淘菜做饭,吃完饭就洗碗抹桌面,煞是劳累忙碌,倒也算是孝敬。

然而,这却不是孝顺。孝道核心在于顺,顺从父母,包含着孝敬父母、体贴父母、关怀父母;不单是物质上的支付汇报,更需要精神层面的关爱,乐听其絮絮叨叨,喜看其忙忙碌碌,多陪其快快乐乐,这便是人间真爱,最真温暖。

行孝最应趁及时,莫等嚎天顿首迟!担负起生命历程中“儿子”或“女儿”的责任吧,切莫等失去这一荣誉时而顿悟。【完】

13、《春雨》【短文】淅沥沥的春雨,以薄雾为纱飘在脸上,凉丝丝、湿漉漉,好一个爽的感觉。

行在春风里,沐在春雨中,漫步在人民路上。青青的竹叶褪去了尘埃,清新了;红叶李萌出的嫩芽,滋润了;白玉兰花绽放了,挂着雨露,平添了生命的活力;贴梗海棠是那么地娇媚、妖冶,嫣红的花儿真是夺目啊。

不知古来多少仁人志士、贤达名流和才子佳人徜徉在明媚的春光下,讴歌着春天,但我要说,春雨才是最真实、最美妙的春韵。【完】

14、《乡间趣闻野史》

我惊叹于口传文化的厉害,尤其是对于村野历史的考究。每一个村落,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或迁徙,或整村移民定居,或驻兵屯守遗留形成,不一而足。

春节期间,听族人长辈讲,户县有“三城隍闹户县”、长安县有“三鬼闹长安”的传说。其中户县县北乡十九村游城隍(大城隍纪信)的民风,就是源于纪信在替汉刘邦身死前,曾为一个小官吏,保护过这二十个自然村,但由于大王是座城隍,所以不在游城隍十九村之列。十九村民为了纪念纪信,便轮流迎请祭拜。

据说,邓氏先祖曾为纪信家里的管家。这是人称教书先生的后人说的,他伯对他讲:纪信娶了赵家巷的赵姑娘为妻。赵家也是一员大将,有家丁李刘弋三姓氏。后赵家南迁,在今云南某地,已发展到两千余口。那边二十多年前曾有二位老人背着族谱在年三十来到村里寻祖。

由此推算,邓氏先祖应早于西晋时的河南邓县分迁一说,更早于山西大槐树分遣一说。

乡野之说,权作考证之一,只可做为寻根问祖的旁证罢了。正确与否有待继续考究。

15、《孑身一人过大年》

一碟牛肉,一小瓶烧酒。一台电脑,播着电视剧,抗日片的;一包打开的“红猴王”香烟,一个人。从除夕到初六。年就这样过完了。

故乡的农历年节,绝对比城里热闹,因为忌讳多,神秘感就强,便更有新春的气息。鞭炮声四起,锣鼓声、麻将哗啦声、争吵声,街道孩子的叫喊声,比对联的,谈趣事的,说古经的,村名考证旧话的,走亲戚的,待客的... ...好不热闹!

这一切,几乎与他无缘。女儿是在夏天出嫁的,不能回到这个家。他想着:人家给孩子娶媳妇为了啥,他很理解别人,也更理解孩子的幸福和艰难,于是,他很坦然地接受并面对着,苦苦地对我说:娃高兴,咱也自在。

一起生活了近三十年的老婆,要在娘家照顾孑身一人的她妈。那是孝道啊,他懂得,天下孝为大呀,不得不这样做,倘若老婆在家过年,那年过七旬的老人,心好受吗?老婆能安心跟咱过年不?不如让她去吧,谁过年不图个舒心不别扭?!

过年的本质是什么?不就是期盼着吃好些、穿好些、少干些、开心些,自在洒脱些。 凄凉、孤独也许是另一种美感,另一种快乐和自由!孑然过大年,开心在自己。

16、《涝河古道》

涝河古道,一段神迷的历史。曾经,阿房宫雕梁画栋所需的油漆,计划从秦岭山中经过此河道,流经大王,而北去咸阳。

我的故乡,就在古河道东岸上,那叫作青岗岭的嵋坞岭塬中。如果说当年董卓修筑的嵋坞岭是一条卧伏的巨龙的话,那么,我的先辈就生活在巨龙的头颈之处。古老而又重要的交通要道---大官道,就经过村口而去。

几十年没有走过了,依稀想找回关帝庙的遗址,可惜难以实现,惟有古河道、村中的高坡低洼,带我走进童年的梦幻中。

野生的枸杞子秃枝,虽有点荒凉,却是开启追忆的钥匙。远处那蓝蓝的房舍,又把我带回现实中。带着疲惫的身躯,踉跄中我离开了古河道。

17、《蒸年馍》

蒸年馍

腊月二十七、八,家乡人有蒸馍的习惯,一般都要蒸包子、花卷、蒸馍、回礼的花花馍,以及祭拜祖先的供品——枣泥花形蒸馍。

包子不仅是自己家里吃的,更是走亲戚拜年时,必须要带的食品之一;花卷和蒸馍则是春节期间自己家里吃的;花花馍则是给拜年来的亲戚作为回礼用的礼物,说是花花馍,就是说馍的外形有花纹、图案,或者是奇特式样;祭拜祖先有的馍,一般的话,馍有两个腿子可以蹲起来,上边左右两旁有螺旋状似羊抓角的圆圈,圈中央涂上枣泥,一般把这个馍,叫枣馅馍。枣馅馍在正月十六前是不能想吃的,因为祖先和神灵还祭拜在家里,只有等送这些神仙们返回天宫后,人们才能吃枣馅馍的。因此,枣馅馍一般都摆放在供品中的通风位置,受风吹而不至于霉变,既吉利又不浪费粮食。

乡村春节前的习俗约定,能够传承下来,自有其一套理论。不去买包子花卷,就要自己去蒸走旧年里的不如意,蒸出火热的新年气,新期盼。

18、《年的记忆》

腊八粥一吃不久,就着手搬家具、大扫除,接着是烙油饦饦馍、祭灶,偶尔的鞭炮声中,年就来了。这是儿时的记忆。

期间,男人们挂粉条、杀猪、剃头、洗澡;妇人们剪窗花、赶着做新衣、蒸馍;闲散的老人赶年集,买些菜、红字、门神、鞭炮;农村的代销店里,不时挤满了人,秤几斤副食点心、买几把挂面准备走亲戚备用;有点文化的村里人——被称为先生,便张罗着给左邻右舍写春联了;除夕日,贴好诸路神像、摆好祖先神位以及祭祀用品,再贴好对联、炕贴和“抬头见喜”、“满院春光”、“出门见喜”等红条幅,还有那梯子上的“步步登高”、斗具上的倒顺“有”字、衣柜上的组合字“招财进宝”等,等挂好红灯笼后,男人们便带着香蜡纸表去先祖的坟地祭拜并迎请祖先们回家过年。

守岁,农村也叫坐初一、十五。一家人坐在一起,悠闲平和地聊着,或古经(过去的逸闻趣事之类),或盘算着新年后的打算,也有教孩子磕头拜年的,也许兴趣一上来,便示范开了,压岁钱不多,一毛、二毛的,给者开心,接受者欢喜。最期盼的还是渴望着穿上新衣服了。

初一,是不出门的,呆在家里。据说,如果这一天出门的话,一年四季都要忙碌起来。现在想来,有趣,倒也符合现代生活节奏气息,不是有许多人都会在初一出门忙活吗?

过去的苦日子,其实是很安逸、很充实的,留在心里是多么地美好,在这新春来临之际,不由得拿出来晒晒,倒也畅快些。

19、《爷们之责》

当爷们不易,是男儿身不一定就是爷们。爷们,是要担当的。

爷们要胆正。不畏险阻,不惧泰山压顶,越临深渊,愈有雄心豪气,上有九天揽月志,下凭五洋捉鳖胆;独闯龙潭虎穴靠正气,孤战恶狼野豹凭精神。

爷们要担当。担当是爷们的主要特质,每临大敌当前,够爷们的,便是先锋之列;面对错误、失败,勇于担责的,才够爷们。

爷们是民族家国兴盛的受护神,爷们是道德正义的捍卫者,爷们是有骨气、守诚信、走大道的男人。

20、《常回家拜菩萨(laoniang)》

过去周末登山,游山玩水,放飞心情,舒缓工作压力,是一种享受;现在周末回老家,和老娘坐坐,做饭、吃饭、拉家常,听老娘倾诉东长西短,还有那做人之道:厚道待人,亏吃不死、人在做天在看、人有歪歪心天有拐拐路等朴素哲理。回老家次数多了,生活中的许多道理便掌握了不少,真是应验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反证。

现在周末爬山少了,多看望老人,更是去拜菩萨,彻悟事理,真是“家有一老胜似一宝啊。”

21、《美,起于心》

美,留给在意并欣赏者;不寻找美,便发现不了美。

曾经走过无数次的路,只要重新走,就有新感觉、新发现,因为随着我们阅历的丰富、生活经验的积累,曾经的缺陷也会变成美。比如路上绊脚的石块,这次路过时:倘若跨越而去就是有藐视的优胜感,如果绕过去便会有智慧的喜悦产生,假如捡起来扔到路沿旁不就是去掉了心障,最好我们将它拿来填补在坑窝处,就会少了一处凹陷,多了一份坦途,利人利己,何乐不为?

潭峪进出多次,没有发现瀑布,也就不知其有冰瀑。看完冰瀑后,再一思考,有了一点感受,那就是美是留给在意并欣赏的人们。

22、《他爷和孙子》

孙子不足两岁,就交由是摄影家的他爷和婆经管喂养。

孙子很乖,长得也很逗人,但普通孩子的哭、闹等情绪化习性也不例外。

孙子安静的时候,他爷就取出相机,站在阳台上,这边、那边,近处、远景地拍一下,自我陶醉一番。孙子一哭闹,他爷便哄,吃的、喝的、玩的,轮番着试。起初作用很明显,慢慢地就不灵验了。摄影家纳闷了,思索着.. ...

孙子他婆端上饭,给他爷斟了一杯“老龙窝”,说:“瓜老汉,你不想想,环境改变喜好,你亲蛋蛋孙子跟你一样,怕是也染上摄影的行当咧。”

他爷一听,恍然大悟。从此以孙子为模特,各得其乐。

好的环境,是优秀人才成长的摇篮;传承好的习惯,是人生的责任。

23、《乌鸦与黄牛》

田边,静悄悄的,风悠悠地吹着。

耕了半晌地的黄牛卧在井边的柳树浓荫下歇息着,坐在一旁的农夫咂吧着旱烟锅,悠闲地享受着、期望着。

“哇-,哇-,哇-”柳树上乌鸦的凄厉声,打破了旷野的宁静。

“哞--”黄牛不经意地呼应了一声。

“把他家的,骚情的怂哩!”农夫不畅快地嘟囔了一句,头都懒得抬。

柳枝上的乌鸦不以为然,不时地“哇-,哇-”着。

黄牛不再吭声,因为它知道休息一会儿还得拉犁耕地是自己的工作,而搭腔乌鸦,却无助于自己的职责,更忌怕不知搭理过后,这个“乌鸦嘴”会传出什么不地道的是非来。

“嘚起”,农夫吆喝着。田里又是静静地,似乎凝固成耕地的背景图,农夫、黄牛、犁在和谐地游动着,伴着微微的和风。

守口慎言,远离是非;勤于职守,安分自在。人生的乐趣不正在此?

24、眼与脑的对话

眼:我是你的视觉代言人吧?

脑:不完全是。

眼:为什么?

脑:你有后视功能吗?能看见我背后的人是在恭维我,还是在非议我?

眼:... ...我只能看见前方的物相,还有大半空间是不可环视的。

脑:别不好意思,但是,我是很信任你的!人是要往前走的,我不会顾及背后的评说,只要问心无愧,活得踏实,便是幸福。基于此,我才把你的位置安排在我的正前上方。

眼:那背后... ...

脑:坚守好你自己的岗位,守土有责啊。别等脖子或身子转动后,你却昏花的辨不清外物真相了。

眼:哦。

做人是一样的。尽天职,守本分,向前看,别走错路,足够了。

25、《环东湖步行》

顺着武昌东湖的岸边,我从洪山街口出发,逆时针徒步游览而去。

经武汉大学北门、东门,再上沿湖大道堤上而过。从枫都山脚下穿出后,向左走了一段,便到了梅园及对面的磨山南大门。复过了荷池、碧波宾馆,绕到磨山北大门口。又过了北门前的直大堤后西折,就跨上临建钢桥,在曲里拐弯中就到了疑沙滩浴场、九女墩。

夜幕下, 继续在沿湖路上行走。听涛景区似乎是东湖的核心功能区,赵朴初题写"东湖揽胜"遒劲有力。东湖宾馆的神密、湖北省博的雄伟、水果湖的阑珊、放鹰台的伟岸,无不让人觉得武汉,尤其是武昌的厚重和旷达。

绕湖一周约三十七华里路,耗时近六个小时,人虽累,心中却升起一丝胜利的快感。

26、《心中的家园》

心中的家园,渴望达到喜庆吉祥而不过于浓烈,亲和自然而不落于俗套。

于是,我便不断地策划着,修改着。春有紫玉兰,夏有粉荷花,秋有金菊花,初冬有月季,这是基调。设想中点缀上关中的几大名优果树:户县葡萄伴着周至的猕猴桃将会爬上了院子的高架上,形成立体的浓荫走廊,蓝田的华胥大杏、临潼的石榴,以及阎良的相枣分植于不同的位置,镶嵌在原有的柿子树、拐枣树、状元红桂树、花椒和核桃树之间,力求错落有致,而又相得益彰的视觉效果。

从梦想到蓝图的实现,需要奋斗,努力从冬季开始。

27、《怪自己》

俗话说“会怪了怪自己”,人生的快乐就在于兹。

怪自己,是一种担当。拦责于自己,就需要看清的是自己的缺陷和错误。给自己找问题,是需要勇气的。试问:凡俗中,有几个人能甘于自我剖析呢?剖析了自己,谁又敢于、又甘心出来担当呢?有了问题,推诿扯皮,不敢担当,丢失的是自己的道德和良知水准,可谓之人生的悲哀。

怪自己,是一种境界。豁达之人,是善于注重内修的。内心的境界越想宽阔,就越要常常责备自己、反思自我、察行扣瑕,以追求明日的快乐为目标,克制自己,力臻完美。

怪自己,是一种态度。没有矛盾的世界是不存在的,出现了矛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待矛盾的态度是消极的、抑或是对抗的,失去了“怪自己”的态度,只会让矛盾加剧,平添生活中的不愉快因素。

学会“怪自己”,便会赢得社会的“怪别人”。

28、《故乡》

故乡的美,是笔墨难以书尽的。

住在乡村真是太幸福了。自家院子里长的蒜苗、大葱、芹菜、辣椒、韮菜是安全的鲜蔬;柿子软而黏甜,石榴晶莹多汁,红苕嫩叶旺实,都是天然生长的果实。

今天又种下菠菜、芫荽,便是孕育着新的希望。在院子务作,不仅是锻炼身体、播种希望,更重要的是心情的怡然自得,以及对多少往事的追忆。

乡间更有悠然的雅趣,摈弃了狼奔豖突的快节奏习惯,似乎日出变得老长老长的,日落显得也优雅起来。

失去了什么?吆喝孩子回家吃饭的街声,一群孩童嬉耍齐唱童谣的歌声,家里拉风箱的扑踏声,鸡鸣声、羊咩声、猪哼声……这些曾经熟悉的声音全都湮没在黑夜里,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

恋旧是衰老的印证,但更是成熟的象征。思念过去,让我更加珍惜并享受当下。

【外一】故乡虽已告别了昔日的苍凉和破败的景象,但是在田野窄窄的不足两米宽的土路上,却使我有了亲合感,少年时期的许多往事爬上了心头。

 冬季,在土坎边上,用铲子掏个小小的灶洞,折短干玉米杆,便可以烤上野地里老鸹刨开而没有吃的红薯,但更多时候却是炒玉米豆;秋季,钻进玉米地里,或割猪草,或逮蛐蛐,抑或午间的烈日下,在井边用井水冲凉戏耍; 夏季的田野,金黄一片,拾麦穗、搂麦秸草,然而,摘豌豆吃却是最有趣的事,当然,还有溜进菜园子,吃西红柿的美事。 

“往事如烟随风去,化作清溪自东流。莫为尘封心忧伤,但见远山景隽秀。”岁月如歌,让我徜徉地享受在其中,来日依然。

29、《深 秋》

薄雾,墨绿的叶,累累的果实:红的喜庆,黄的富贵,这便是秋,关中暮秋的清晨。 收获的季节,是格外的忙碌而又欢快的。金黄色的玉米成串地吊挂在屋檐下、院落中,是辛勤劳作后回报的展示,也是装饰农家的一幅风景画,令人舒心、愉悦。倘若吊在柿子树杈下,绿叶、红柿、金黄玉米,沐浴在深秋的丽日中,任融融的风儿吹过,摇曳、荡悠,抑或偶尔的飘落,是那么地自由、洒脱,就连高傲的鸡冠花也抬起它那娇羞的妙容,静静地仰视着、倾慕着。普通不过的包谷棒子,竟然让碧绿的荷抱怨起夏的远去而少了光艳;嫉妒的辣椒愈发拉长了脸,赧红赧红的;葫芦气得发白,抹掉身上的绒毛胡茬,试与棒子比试高低;和蔼的菊花轻轻地摇着头,似乎在招呼着、赞许着;青葱从雨中洗刷过后,又挺起笔直的身躯,发誓要伴着棒子越冬迎春。。。。。。

这是我对故乡家园的记忆,丝毫没有古人那“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萧瑟景象。也许曾经的残桓断壁、土灶陋屋、城壕涝池,如今也幻化做美好的往事,带走诸多思念。 故乡的深秋,是最令人喜悦的季节,故乡深秋的天空,弥漫着亲和的气息,是那么地熟悉、温暖、滋润。

30、《观心知行 秋雨思》

秋雨凉,热土炕,鼾声压过老秦腔,悠哉,午休人舒畅。

醒已后半晌,忽闻晚炊香,半百懒儿幸福中,做饭有老娘。娘已年过七旬半,神清目明体健康,常盼儿孙多回家,余晖更灿作颐养。

天下父母亲,人心皆慈祥,普天舐犊情,根归性善良。子当常报恩,敬老切莫忘,从我今做起,示儿以榜样。

31、《月是故乡明》

故乡的夜,静得出奇,竟然连秋雨后蚯蚓的吟唱,也穿过窗户进入我的耳内。

这是中秋节的前夜,躺在我家的土炕上,听着院子里时断时续的蛐蛐儿鸣叫声,偶尔夹杂着村口公路上汽车呼肃而过的声音,是陌生而又熟悉的,熟悉是对遥远记忆的呼唤,令我追忆起孩提时的往事:辣子地里穴居的蛐蛐是最善于斗仗的、捡蝉壳是可以当中药换钱的,等等;陌生是对故乡的夜很久没有感受的信息反馈,譬如,除了问候吃喝、健康,再难以与人交流的生疏感,等。

趁中秋团圆时机,增加与故乡人的亲合力,是感恩,更是难以割舍的邻里乡土情使然,这样想来,自以为心中踏实。

窗外虽不漆黑,月亮却没有露脸,然而,我依稀看见一轮明月,升在故乡的天空上,是那么的熟悉、明亮。

32、《草原之夜---桑科草原》

在雨后的晴空下,桑科草原显得格外清新,绿茵茵、低矮矮的草愈发精神,那镶嵌在其间的格桑花更加娇艳、夺目。这是我8月16日下午抵达甘南桑科草原后的第一感受。

在牧家乐里,我感受着藏族风情的神秘。藏族人家的土炕、火塘,以及用臧羚牛粪作为燃料的过程,祭祀神灵的经幡、用石头垒起来并在中间竖起的高而笔直的木杆,这一切都处在被远处群山包围下的草原上。空旷、孤寂、静默,便是最恰当的比喻和写照。

夜的草原,则更加充满神秘色彩,篝火、歌舞、礼花炮,打破草原夜的宁静,但没有抵挡住寒冷的来袭。清冷的草原更给人以深刻的留念,让穿着短袖的我在瑟瑟发抖中感到夜幕下草原的凄美。

草原的夜,及今令我难忘,但愿有下一次,让我再感受其美。

33、《难忘的兰州一幕》

坐在兰州火车站广场候车,就为看风土人情。

无聊的我,目光游离在旅客中,心却想着这趟如买稻种的梁生宝一样清苦而又乐意满足的旅程。忽儿,我目睹到一个年老的乞丐在广场乞讨,发现很少有人给。有一对农家父女两人拎着大包小包在等候歇息,似乎是父陪送女上大学。那父亲见乞讨别过了脸,女儿掏了下裤兜,扥出百元,又按了回去,转身,从右裤兜掏出来了,5元,迟疑不足2秒,递给了行乞的老人。

想起我给的一元钱,心中惭愧了。我心中愿将拉卜楞寺祈来的福分享给那位女孩,祝愿她一生幸福。

34、《秋意写生》

秋风,白云,蓝天,青纱帐,远山。

风是仙风,送爽怡人;云似轻盈的变形金刚,游走、变形,追逐着,变幻着;天如海青,湛蓝湛蓝的,万里平畴,任云彩涂画书写;沙沙的青纱帐,玉米棒子吐着灰红的须子,扮着老者的模样,象征着成熟的到来;雨后的远山,薄薄的雾烟笼罩着,青黛苍茫,似水墨画,倒也迷人。

哦,美轮美奂的景致,真是秋高气爽,宜人。

35、《人之相》

人生在世间,谁不想扮演好自己的品相?

经过多年的观察总结,我常常有这样的感觉:轻易不要扮演别人的角色,哪怕是在舞台上。对于神灵、魔鬼、恶人、奸臣以及丑角,在演艺界还是有诸多潜规则可循的;在高堂庙宇之内,不要与神灵圣象合影。这些禁忌,犹如女性不能下矿井一样,都是老祖先留下来的遗风,我们还是需要传承的。似乎就有人偏偏不顾及这一点,等一旦形成既定事实,在冥冥之中,总有应验相似的结局在等着你。人,做好自己胜过扮演别人;借光于神仙皇帝,不若自己刻苦努力。

36、《走在探寻佛理的路上》

在拉卜楞寺里供奉的弥勒佛,其圣象完全不同于我们在内地见到的汉传佛教中的弥勒佛圣象,那威严、庄重、肃穆的仪态,顿时让人肃然起敬,完全没有“大肚能容天下”的欢喜心。我一直以为,佛的本义就在于对外则要:利他人、爱国家,祈和平;对己则是:学正知,守正念,惟正行。无论何种宗派、大小乘、显密,归根到底,都要求众生修行时,贵在于守身正行,贵在于乐观向上、向善。远走千里之外,不在于猎奇热闹,而在于思考中的精进,在于修正自己的误觉错念。集腋成裘,化茧成蝶便是此理。

37、《西流水沟挖金走》

涝峪沙窝村西流水沟,在行政区域上是一个生产队,约有不足70口村民曾分散居住于沟内。然而,现今都搬出沟外去了,留下的只是幽静的山谷,在静静地倾听溪水的淙淙之声。

西流水沟,在当地也叫西流水,是缘于其位于涝河的两河口相对于东流水沟而被称为西流水沟的。沟的出名,还要归于其蕴藏金矿。据今天带路的小江说,这里在唐朝就是朝廷的采金地,一个石匠每天都是一把铁锤一个铁錾地凿着。沟内浓荫蔽日,草木茂盛,令人觉得十分惬意。不过那叫做“舍命王”的蠓虫倒叫人有点烦。

路过一处小平台地,小江说那是过去烧木炭的遗迹,便想到《卖炭翁》的内容。

走了四个多小时,终于到了目的地。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人生的千差万别。

在山沟里钻了十几个小时,挖到一块光闪闪、黄澄澄的金子,这便是悟出了生活就在于恬淡、知足、健康。

38、老兰瓮之殇。

家有一物,曰老兰瓮,那是青灰色的瓦制品,径足有一米二以上。

儿时的记忆只觉得其大,非一般瓮可比。七十年代初,在农村刮起养殖水肥葫芦草风的时期,我爷就在那古老的两间院子东墙边上支起老兰瓮,家里人就扳着辘轳绞水,直到给那老兰瓮注水快满时,才投进去水葫芦草,于是院子也算有了一道景观。据说那水葫芦草是从美国引进来的,疯长得快,听说可能是破坏了我们自然物种的原因,那场养殖风尚便在不长时间后收场了,安放在院子的老兰瓮因成了多余之物又被摆放在家里的旮旯处。但是老兰瓮却给我留下了深深地记忆。

母亲告诉过我,那是很早以前家里过去开粉坊、糖坊用的物什,可见其久远。

四十年后的今天,那曾经的老兰瓮却再次出现时,却成了我的隐忍之痛,我无以言状,谨以此短文给曾经的记忆画上一个休止符。

39、《人与水之悟》

地球表面的水或者雪的蒸发,形成气态的水蒸气,漂浮于大气层中。当达到一定量的积累的时候,便会凝结而下落,遇冷便是雨水了;若再遇到更冷的气流环境,便会转化成雪、冰雹或者霰,飞向大地。这便是水物质的轮回过程。

水是万物之源,水蒸气可以幻化成彩虹、祥云,雪花可以粉饰世界,冰雹和霰则对大自然有一定的破坏力。姿态的变化,适度的量,则给生灵以美的享受;烂了便是灾害。

人的生、老、消亡,是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过程,最后又变成无机物的历程。美好的过程,也是轮回的归宿。

人同水一般。不同的环境,适应了就是新的状态,就展现出新的面貌,更洒脱自然扮演好角色,不抱怨,不悲观,恬然地享受在快乐的环境之中。

人,明白此理后,当好好珍惜眼前环境,适应并把环境变得更适合自己预设般的美好。

40、《过年》

初七日,窗外墙头上,皑皑的雪迹,如诗似画。

年的气氛被纷飞的雪花压抑了。老人们去掉了心头上干旱的愁思;青年人欢喜雪景的壮美;儿童迎来了雪地玩耍的好时光;而我,却在忐忑不安中犯愁。

七天如一日。起床漱洗,做饭扫院,洗锅,擦桌抹柜,谈闲听古。也偶尔在门口附近的转悠,与邻里村人搭讪几句,都是无关紧要的、礼貌客套的话语而已。黑夜里,躺在自家的土炕上,听秦腔广播戏谑,感觉似乎又回到八十年代一样,孤寂、惆慌。于是我也QQ神侃一阵,方有回归现实的意识复苏。然而,时有时无的信号,还是在提醒我,社会的差距主要就表现在环境条件的差异上。

厚道而又质朴的民风特色,耿直而又热肠的乡规民情,让无论身居何处的游子,都秉持着正直不谄媚、勤俭不奢华的先民遗風。虽未出高官显贵,但绝没有哪个是叛国祸民、有辱村名的逆子败类!

雪花,还在飘舞着,滚烫的热土炕如催眠器般,让我轻轻地合上眼,泪珠却从眼角处跌落,……

【外一】默默地呆在老家,陪伴着老娘,从除夕到初六。这才是真正地过年。自家老屋的土炕,虽不避风,但心底安稳;少了清晨的懒觉,但是清扫屋内、院落、自家门前的街道后的浑身热乎劲儿,似乎又回到了20年前的场景;做顿饭,招呼亲人们聚在一起,才是真正亲情的体现。我留恋不舍的老家,有老娘活佛的地方。

41、《故乡夜话》

夜,似乎很大,包围了身体,压抑着魂灵。

自由地静思中,随意地想着村里这家、那家的先前、如今;仔细地思考着变迁背后的诸多因素,诸如社会进步、家教传承、勤俭实干、因果报应等;思索着村里遗风的存留和变化,进而是村史带给村民的劣根性。

这块厚土,沉淀并凝聚了许多古老的故事和传奇神话,承载着厚重的先辈勤奋史,我热爱并眷恋着。

【外一】过年,故乡的夜晚,空寂。

躺在锯末烧热的土炕上,打开手机上的收音机功能,插上耳塞,选择秦腔戏曲台,静静地听,一直到梦乡里。

一夜,两夜,夜夜此般,便成习惯性地享受起来了。人,无不是从陌生中适应开始,到适应环境,并享受其乐趣中欢愉生活的。

也许,这温馨的生活会延续到永远,也许很短暂,但是无论如何,珍惜却是必须的。

42、《爆竹聲来》

故乡的子夜,远近的爆竹聲聲,逼我起床。于是,净手、燃烛、焚香,作揖,……

年轻时,那争着、抢着先放村里第一聲爆竹的争胜心、自豪感的场景,又浮现在脑海中。

那时,凭着对未来怀着无限希望的热情,不畏寒冷,硬撑着不闭上眼睛坚持守岁,在期待中不时看看时间,从十一时的子时起,便开始准备起来,直到鞭炮聲息,才算心里踏实。

今日,是临近零时开始的。细细想来,便有如此感觉:知天命而又理智,虽少了争胜的锋芒,却多了平和和淡定。

以常态之心享受新春节日,生活才更有滋味,人才会更趋成熟。

43、《年的滋味》

我踏上回家的路,应该是崎岖的羊肠小道更准确些,心儿其实早就飞回到西郿邬县城的家里了,思考着老婆、儿子在忙什么。

牛背梁林站的工作和生活是非常艰辛的,作为一站之长的我深感愧疚于同志们,唯一能帮助的就是,在春节前,早早的让大家下山去欢度春节。

然而,今年从十月以来,秦岭山脉就一直没有下雨,更没有雪花飘落。是很少遇见的干旱之年。县林业局为了山林的安全,通知一定要安排好值班巡查工作。这样我只好安排妥值班的同志,让副站长带班,我初二再上山来替换他。

是的,回家的路是熟悉而又亲切的。二十多年来,不知走过多少趟,无论是暖阳下、泥泞中,还是皑皑白雪时,我始终习惯思考着家里的妻儿,这就是牵挂吧?回家过年,是很奢望的一件事。年轻时站上安排值班,在山风的呼啸中,偶尔也许有远处的鞭炮声传来,孤寂中思念着家的温馨。也常常凝视着站门口的大红春联,遐想着山外年的气息。换休下山时已经是临近元宵佳节,在妻儿们的热情招呼下,年就过完了,似乎家已经成了回到西郿邬县歇息的驿站了。后来,有了芝麻大个官,但是值班变成为带班,还得呆在山上,只是呆的时间短了。曾经妻儿脸上的愁容似乎在消失。

走在下山的路上,前边不远处就是子午大道客运站。家似乎一下子近了,年的气息感更浓烈了。

【为春节期间奔走在路途上的人们献礼,为小家,为大家,辛苦了!】

44、《小年》

小年到了,思绪在回转着......

小年是一天,有腊月二十三的,也有二十四的。记得“张王李赵,二十三黑咧祭灶”的关中谚语,在孩提时代常常当做儿歌悠扬的唱和着。

祭灶的灶糖也许是糖果、琼锅糖、芝麻糖,抑或是蓼花糖,也许只是包裹着白砂糖或红糖的甜饦饦馍了---那已经是物质极度匮乏时的最大“奢侈”。

祭灶要烙饦饦馍,主要还是油旋馍,一圈一圈的油盐辣面等调味,让烙出来的馍油香可口。从半下午就开始烙,软和的麦秸草做柴火,在铁锅里慢慢地烙着,满屋子的油香味、烟火味混在一起,在冬日里倒也显得“暖和”些。

取下来去年除夕贴上去的灶王爷图画像,打扫净香炉、灶王爷神台。夜幕时分,燃烛焚香,献上糖果、饦饦馍、一杯清茶,祈祷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

小年一过,年的气息就浓了。

45、《再告别》

叩首

告别了人世的辛酸,卸下了沉甸甸的负担,你悄然驾鹤西去,杳无踪迹。

活人难,认真活人更难,放不下的活法则是难上更艰难。茹苦的人生,稀有的欢乐,让人悲催,欷吁叹腕。那见花生怜、逢月念恋的愁肠忧思,时时闪入眼帘,让人为你捏了一把汗。果然,苍天悲悯,知你苦,痛你累,让你不足五十春秋的人间岁月,戛然而止,遨游九宫圣境。

田园虽好,非久居之所。月宫虽凉,乃广寒之琼地。雅淡之素德,存留天地间。

人去精神在,花谢香艳留。田同学月雅女士,安息吧。

再 叩首

【附文】《祭奠一位同学》

你的人生是清苦的,在抱疾中你竟然撒手人寰,留给同学们的是对你的怜悯和叹息。

当听到明天是你告别仪式时,我为自己不能参加最后的送别而哀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仅能做的便是遥寄哀思,祝你一路走好。

多情的人,是脆弱的,善感的人,是伤怀的。大学里,从一个健康的人,变成思绪郁结者,让我们明白了:你那善良的背后,隐藏着细腻的丰富情感的元素,你那爱美的心理,包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此刻,我为自己曾经的行为而痛惜,也许那曾经的轻蔑是刺伤你的一颗毒针。多年后,偶遇的一面,你的善良依旧,而我更是心中的“小”得以膨大。真的对不起,曾经的同学,人间最质朴的友情。

脱离人间的苦闷,你带着微笑去在天堂好好安歇吧。我的同学,一路走好!

46、《学会谦逊,莫做百事通》

张三刚一说东,他就会唾沫星子四溅地奢谈旭日升、夸父逐日、东海龙君、泰山祭天等;李四刚一提西,他就又会在眉飞色舞中滔滔不绝地侃谈夕阳红、雪域荒漠、西天取经、马群嘶鸣。

做个谦谦君子,不要率性地打断别人的言论。只要耐心而又专注地听完并分析,内心就会有很大的收益。

谨记,面对变化的世界,我们自己懂得的简直是苍海一粟,丝毫没有炫耀和显摆的资本。

47,《石头赋》

石头的风格,在于朴实无华,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静;不随风起舞,不逐浪赶涛;虽无松柏之翠,犹甚其坚久,虽失梅香桃艳,却朴实稳健,虽缺翡翠之光泽珍贵,但有平凡之美而不遭妒忌。

石头的风骨是人性真实的反映,我独爱石,我才常赏石、藏石。

48、《家》

家,是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地方,是我们成长的始发站,是我们幼时快乐的伊甸园。

家,是父母居住和守望的地方,是我们期盼安逸、温馨、幸福的园地,不管走多远,那儿都是我们心底始终惦记、祈求平安的圣地。

失去父母后的家,那就成了老宅、旧居,充其量说成是故乡的家,那里已经没有了父母的依靠,失去了归属感。再面对时,就会有了距离感、落寞感,留下的只是对美好往昔的追忆,对父母的缅怀,酸楚感确实是免不了的。

家,是要常回的,特别是老人健在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家。当失去的家的时候,也许我们就有了漂泊人的感觉。

【外一】家,位于大路边,车来车往。

初冬的暖阳下,北墙遮住了风,暖融融的,枯黄的玉米秆斜靠着墙晾晒着。

老娘就坐在玉米秆上,一个人静静地、安详地享受着午后阳光的沐浴,任由不足5米远处路上车辆和行人的往来。

也许她在思念远在千里外的儿子,抑或在北京工作和在上海打工的孙子们;也许老娘什么都没有想,在迷糊中追寻年少的梦。

这是我在午后路过户县某条大路时看见的一幅现实生活图画。我思考着:假设如果我是她的儿子,自己在外地过着舒坦的日子,看见这幅景象该不该流泪、惭愧?

及时报恩,特别是当我们知道是非曲直的时候;成就事业,应当从做人子开始!

49、《圣母山》

清凉山、圣母山、五泉岭、佛圪挞、马峪沟、可汗墓、石镜峪,构成了道文化、天主教、佛文化和蒙古文化的大融合,给人一种对这块浅山地缘的历史厚重感和神秘感。

马峪沟上的山神庙,而今只留下已成为古老名树木的榔榆树,以及寄生在榔榆树中,并攀附于其枝干上的葡萄树,可称得上是历史的见证,尤其是那棵葡萄树,绝对要比草堂寺院内那棵葡萄树还要粗大。

顺坡南上,又见一棵古老的刺柏挺立在大石旁、崖边,已经被认定为“西安市古树木“。平整的院坝南边有对面座落的两座青瓦房,院坝东边可远眺吉宝山的美景,西边就是马峪沟的山梁界,在初冬暖阳下,山坡似披锦般,惹人喜爱。过了青瓦房,优美的胜景,让同伴慨叹:这儿简直成了主人家的后花园。

在万木萧瑟的时节,圣母山周围的景色依然让人着迷,不由令我写下:美,真美!

50、《香山红叶思》

香山红叶,是秋末冬初时节香山山坡上黄栌木的树叶,因为树叶颜色转红而称之。

黄栌,漆树科,落叶乔木。因其木质部在靠近髓质部的部分颜色为黄色,木质韧性强,多用在编织、捆绑方便,而称黄栌。秦岭北麓分布广,户县太平峪的东沟、黄寺沟有成片林,每到深秋,更为壮观。

少年时代心中“我爱香山的红叶”的美轮美奂般遐想,被眼前的现实彻底地击碎了:香山上七零八落的黄栌树怎么敢奢望超过伟大的父亲山-----秦岭中的原生态黄栌林呢?于是,便有了“珍惜自己的拥有,不追求他人的名禄”的现实主义幸福感。

香山红叶的盛名还在传扬着,因初识,或由于慕名,抑或为比较,但是寻求红色的热烈、奔放、喜悦的心境却是相通的。

51、《石家庄植物园》

清晨,漫步在植物园内,眼前的植物、水域、廊桥、幽径以及亭榭歌台,让思绪渐渐打开……

石家庄植物园占地161.7公顷,始建1998年。似有杭州西湖之美,但没有其大,倒也显得灵秀;虽比宝鸡凤翔东湖大,却没有苏东坡的历史足迹。假若比起云南的世博园,其植物种类亦不差上下,倒是比西安世博园内的植物品种多、水域大。

在这初冬首日,丽日下,绿水中、青竹丛,水禽悠悠,喜鹊喳喳,好个欢畅,真个輕松。

52、《如蛙的人生》

街道上喧闹的聲息硬是掺进灿烂的阳光里,穿过窗户,催我起床,时间定格于九时三十四分。

这是国庆长假的第四天,依然无所事事的我,赖于床上,在漫无边际的时空里,任由思绪遨游……

覆水难收,往事如烟,惟有放下,才算轻松;放眼长远,倍感幸福临近;懂得珍惜,方知苦尽甘来。

人生须如蛙,早春先开鸣。遇水可游,登陆能跃;向前三跳自知歇息,每逢寒冬安然眠睡。没有螃蟹的横行,终生只会向前;缺少蜗牛的背负,才能奋然跃起;无论是冬眠还是保护色,都是彰显着“留得青山在”的智慧。

人的一生,如漫漫取经路……

人的一生,依靠的是自己的脚步!

53、《我与蛇》

 在皂峪的溪水边,我几次遇见了蛇。所遇见的蛇颜色各异,大小不同,但每次蛇都迅速遁去了。

 独自一人行走在皂峪的龙头沟中,溪水湍流,蓼草荫荫,忽见足有米长黑色大蛇昂首横于道边,我不由头皮一紧,后悔未带拐杖。蛇也看见了我这个“庞然大物”,相视不足两秒,蛇便“哧溜”地向溪水中钻去,不见了。 安全的距离,让蛇选择了放弃对我的进攻,而去自保;同样,我的驻足不前,也表达了我不会去攻击蛇的意图。

 相处于同一环境中,在各自生命、生活安全可以避险的情况下,退让和逃遁不失为一种较好地抉择;相互攻击,多数是自身失去了安全感。

54、《野草的魅力》

一粒轻飘飘的籽实,随风媒飘飘洒洒而来,落在不起眼的地上,得益于日晒雨淋等自然洗礼,便孕育出新的生机:破壳、扎根、发芽…一株,两株…到绿茵一片。

绿色,是展示生命力的顽强;黄色,是固本的需要,更是为迎春积淀正能量。隐性花,彰显虚怀的个性;横生根,是在贫瘠土壤生存的法宝。

哦,疾风知劲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62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3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24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6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80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9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4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78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6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5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271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03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股砭骨之痛感从 脚底的涌泉穴上袭来,我仍旧不忘跟紧前方的登山伙伴的脚步,使尽所有的筋骨之力,踏上了通向紫蓬...
    森川涼阅读 266评论 0 0
  • “滴答……滴答……”雨滴落在水泥地板上的嘈杂声在我耳畔响起,我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我被这些杂乱无章的乐曲从睡梦中...
    小Mi鹿阅读 398评论 3 5
  • 各位好心人:梁恒华,女,55岁。广西省柳州市雒容镇人,身高1.57米左右,体形偏胖,花白短发,于2016年5月30...
    赛克西戈儿阅读 56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