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工智能是当下非常热门的话题,普遍的观点是,会有很多的职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真的会发生吗?必然会。事实上,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会伴随大量职业的消亡。比如,蒸汽机的发明,让大量纺织女工失业。汽车的发明,让马车夫失业。互联网的兴起,邮差基本成为了历史。
趋势不可逆,那么,我们的工作安全吗?或者说,什么样的工作更安全呢?是低水平的工作,还是技术含量高得工作呢?直觉来看,当然是技术含量高的工作更不容易被取代,可真是这样吗?
举个例子,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医院中看病和护理的工作,哪个更容易被取代呢?是技术含量较低的护理吗?不,恰恰是看病。
一名经验丰富的医生在看病时,基本上都是以在校和工作期间学习的医学理论和准则为基础,根据病人当前的基本状况和各种检查结果,用自己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做出判断。看病水平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医生的经验,同样的检查结果,不同医生得出的结论可能会不同。
你看,理论和准则,是可以输入机器的。检查结果,本来就是从机器得来的。那最重要的经验呢?恰好是人工智能压过医生的地方。阿尔法狗打败李世石,不是它更聪明,而是背了多得多的棋谱,计算了多得多的可能。
医生的经验,是通过一个一个的病例(亲身经历的或者学习到的)积累起来的。人工智能则可以根据检查结果和现有的医疗理论,查询全世界的病例,得出最优结果。从这个角度来说,相当于全世界相关的医生在给一个病人看病,一个医生又怎么比得过全世界的同行呢?
相比看病,护理工作看起来简单得多,无非就是执行医嘱,给病人打针、吃药及其他一些辅助工作。但你要知道,护理专业也是有硕士、博士的,难道护理学博士也只是用来打针吗?当然不是。
护理工作的内容是给病人打针、吃药,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行为,让病人感受到作为一个人的护士,带来的关怀和安慰。护士提醒病人打针、敦促病人吃药,甚至是斥责病人的不适当行为时,传递的就是这种关怀。
请你相信,绝大多数病房中的斥责,都是善意的。小时候我们都很烦妈妈的唠叨,可等到长大成人,自己独自打拼的时候,是不是也希望身边有个人时不时的唠叨一下自己呢?是的,我们希望的不是唠叨本身,而是里面的关怀。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医生不愿意关怀病人。一来医生的注意力更容易聚焦在如何解决疾病上,第二,对于一天接待几十上百个病人的医生来说,他能有多少时间去关怀呢?
2
那么,医生这个职业会消亡吗?不仅不会,而且会更加重要.。只是,数量会减少很多。
一个癌症晚期的病人,保守治疗的话,最多还有一年的时间。如果手术,可能会有5年的存活期。但这5年中,病人首先要从手术中挺过来,然后要经历恢复期,再有长期的放疗、化疗,定期的复查,更要在这期间忍受无尽的痛苦。
5的生命当然比1年要长,可对于病人及其家属来说,那5年的生命就真的比1年有意义吗?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对于机器来说,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解决疾病,因此它的选择只会是手术。而作为一个人的医生,则会根据病人的经济、家庭、个人意愿、性格等等因素,做出最合理的建议。
你看,人工智能可以承担绝大多数看病的工作,但在这种最关键的时候,它却失效了。因为医疗的本质目标并不是解决病痛,而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不同的人眼里,生活质量的标准是不同的。就如上面的例子,有的人会希望延长生命,愿意忍受期间的痛苦。有的人则更希望在平静中度过,和家人一起享受最后的时光。虽然只是一个选择,但谁都知道其背后的考量有多么复杂。
在未来,医生除了具备非常扎实的医学技能,可能还得精通心理学、社会学等等。尽管看病救人职责将会逐步消失,面对的将是更复杂更艰难的事情:让生命更加有意义。能够具备这样复杂能力的人,当然少之又少。
3
有一部很经典的动画片,叫做《机器人瓦力》,里面就描述了人类社会未来的一种可能:什么都不做,一切由机器人代劳。你也许会觉得这太遥远,但实际上,类似的事情已经在发生,只不过不那么明显罢了。
德国的失业人口大约有300万。他们虽然没有工作,但能够得到的物质生活一点都不差。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些失业人群,救助产业甚至成为了德国的第一大产业。但是,有一样是失业者很难得到的,那就是工作。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大多数的工作将会由机器来承担,社会资源也将极大丰富。人类即便不工作,也能够享受到足够好的物质和服务。因此,工作的总量将会减少,只有少数的人才能有机会工作。工作,将会变为最稀少的奢饰品。
那么,什么样的工作更不容易被取代呢?可以先来看看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目前,人工智能其实有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一种是通过模仿人类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但这个方向的研究一致步履维艰。另一个方向,是基于大数据的发展,用相对简单的算法,通过海量数据覆盖所有的可能。对,阿尔法狗就是就是后者的代表。
由此可以想到,那些侧重于计算、分析的职业,更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比如财会、IT、教育、医疗、制造等等。而那些入人性的工作,比如体育、艺术、甚至聊天服务,会有更多的机会保留下来。
我们不在乎汽车是机器造的,只要它好用。但很难接受22个机器人的足球比赛,因为体育的本质就是人类对自己极限的挑战。也不一定不愿意看机器人表演音乐,因为里面少了人的即兴发挥,即便有时是错的。
4
最后,再说一个终极问题:人类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吗?我认为不会。
人工智能在”智力“上必将远超人类,也将能做越来越多人类无法企及的事情。但有一件事是人类独有的,那就是“犯错”和制造”意外“。
哥伦布因为”意外“的走错了方向,才发现了美洲大陆。可口可乐最初是咳嗽药水,成为风靡世界的饮料也是意外。弗莱明发下青霉素,是因为他做完实验犯懒没有清洗容器。甚至有观点认为,类人猿的直立行走也是个“意外”。
人工智能是严密的,不容任何失误,因此也就不会有意外,不会有因此而来的跳跃式发展。而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很多重大的进步就是由于哥伦布那样不符合常规的“错误”而“意外”发生的。
人工智能来了,我们不需要恐慌。保持学习能力,让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能迅速地适应当下的情况。即便不再需要工作,也可以找到很多事情可以去做,生活仍会充满意义。
至少有一件事情是人工智能没办法替你做的,那就是对身边的人说:“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