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而”。它形容的便是人体内的湿气过重,会让人的精神都无法提起,从而影响人的机体运行。
寒湿重了身体会怎样?
湿困肌表时,则头昏沉重,如有物裹,周身酸困,四肢沉重;
湿困经络则引起阳气不通而致关节沉重、疼痛、肿胀、麻木;
湿阻胸胁则胸闷不舒;
湿困脾胃则胃脘痞闷、食欲不佳、呕恶、腹泻、大便黏腻;
湿困下焦则小便短涩、淋沥不爽;
被湿所困者大多都不喜欢饮水和吃水果。
寒湿从哪来?
露脚踝
露脚踝、露膝盖、露脐、露肩、露背,这五露是当下年轻人十分推崇的穿衣方法。
当然,气温较高的夏季露一露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入冬之后仍不注重保暖,则容易给寒湿以可乘之机。
不注意保暖会导致气血凝滞,引起关节炎, 诱发骨关节病。
此外,体温如果下降,体内的能量不能润泽皮肤, 皮肤就会缺乏生气,容易长斑、发暗。时间一长,反而变丑了,还误了健康,得不偿失啊。
乱用加湿器
目前,北方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供暖, 比较燥热,人们喜欢用加湿器来调节房间的湿度。
由于自来水中的一些矿物质会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加湿器需要使用纯净水,并需要每天换水、定时清洗。
如果加湿器清洗不够及时,则会滋生细菌, 这些细菌随着湿气进入人体,容易生成寒湿。
乱吃抗生素
抗生素的滥用使人的体质发生着改变。
经众多临床中医师观察发现:长时间或大量应用抗生素后,患者会出现白腻苔,并有一些寒湿内阻的症状。
而中医的学者根据临床观察到的这种现象,总结出大部分抗生素是属于寒性的药物,如果滥用或是应用不当,有损伤人体阳气的危害。
冷的吃太多
在夏天的时候,人们喜欢不加节制地吃冷饮、喝凉啤酒,吃水果……甚至在冬天来临之后,还有很多人喜欢待在暖气房中吃冷饮、或喝冷水。
这些水饮浊腻之品从口而入,十分容易损伤阳气。阳气不足,水饮浊腻之品从口而入,寒湿之邪也随之进入五脏六腑,影响脾胃对于水液的运化,进而产生内湿。
因此,在冬天时,当少食生冷之品。水果摄入量每日保持200~350g即可,切不可再以水果代替主食作为减肥手段。
祛寒湿从这下手
穴位按摩
几个祛湿大穴——
1、大椎穴:
它集合了三条阳经( 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 汇于督脉。
刺激该穴可激发全身的阳气, 护卫周身,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
2、承山穴
承山穴是“身体上的红豆薏米粥”。
因为承山穴在“主人体一身之阳气”的足太阳膀胱经上,刺激它能直接振奋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
通常来说,只要按揉承山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湿气会在此时与阳气一同向外发生。
如果您的承山穴轻轻一按即有明显的酸胀痛感,那么大半是体内湿气较重的缘故。
3、足三里穴与阴陵泉穴:
脾是生痰之源,如果湿气多了运化不出去,就会变成痰饮。
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痰湿重的问题就要健脾。足三里穴与阴陵泉穴是调脾健胃的第一穴。
4、丰隆穴:
配合足三里穴按摩丰隆穴可以祛湿化痰。
丰隆,象声,轰隆打雷。长期坚持按摩能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
5、揉小腹:
阴处最易聚集寒湿。每天早、中、晚各揉一次小腹, 先按逆时针方向揉,后按顺时针方向揉。
揉的次数最低以36遍起,或36的倍数也可以。力度要适中,如果能把腹部的软组织带动起来更好。将腹部的湿浊通过二便排出,小腹常温,元气充实。
中医食谱
现在向大家介绍一个老中医给小编的食疗配方,又安全又能当饭吃,还能当茶喝,不仅美味还能养人,它们就是薏米和红豆等五谷。
薏米,是常用的中药,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谜脾去湿、舒筋除痹、凊热排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
这道粥的做法如下,看到你就赚到了:
材料: 薏米、 燕麦、红豆、 淮山、 红枣、 枸杞、核桃、芝麻
做法:
① 薏米35g、红豆25g、淮山10g、红枣20g、燕麦10g、核桃15 g、芝麻5g
② 材料洗净后就开火煮,先大火煮至水烧开,然后转小火熬。
③ 小火熬90分钟后放入冰糖继续熬至冰糖融化即可关火。
坚持吃红豆薏米,最好搭配燕麦和淮山(山药),这样不但能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还能让脸迅速变小,也兼具美白功效,皮肤水润透亮。
这个粥坚持喝上20天,你会发现你有明显的变化,首先湿气明显的减轻了,便秘也有明显的改善,皮肤自然会变好,肚子会舒服,不会有压抑感,而且赘肉也会变少,体能和精神面貌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