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脊梁

     

      人决定不了生命长度,却可以决定它的宽度。今天所写的这个人,曾经很平淡,现在很火爆。曾经不被人所知晓,而今妇孺皆知。他不是别人,就是刚被追加为英模的林俊德,林首长,林政委,林总工,林导师,林院士,多个头衔并称的"林疯子"。他的事迹很多,很感人。不止一次的冲撞着我的思绪,感动着我,泪水也忍不住的为他流,他的人格影响了不仅周围人,还渉及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听到他的名字被评为英模,我们因你而骄傲,因你而自豪,一个将军,老政委,你当之无愧。

        相信很多中国人,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他是一位将军,更是一位院士,他一辈子隐姓埋名,52年坚守在罗布泊,参与了中国全部的,45次核试验任务!他活了75年都默默无闻,却因离世几个小时前的一张照片,感动了整个中国!

如果说我们曾亏欠谁?

14亿中国人,

都欠林俊德一句谢谢!

病中的林俊德

2012年5月4日,

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

从确诊到死亡的27天时间里,

他戴着氧气面罩,

身上插着十多跟管子,

坐在临时搬进病房的办公桌前,

对着笔记本电脑,

一下一下地挪动着鼠标……


少年时期的林俊德

        他的家乡在福建永春大山深处一个偏僻乡村,父亲是中学教师,为人师表,从小教他做人,可英年早逝。他少年时家中一贫如洗,曾经辍学,靠着政府资助上完了中学、大学,连上大学的钱都是全村的人资助的,他在大学里曾打着赤脚上课。在大学里他刻苦学习知识,晚上最后一个走,他不是最优秀的,可他是最努力的那一个,没有周末,周末就去图书馆学习,为了省钱,暑假没回过家,靠在外面勤工俭学,从浙大机械系毕业,他分配到单位,实际上他是专门被挑来的,到了单位给他交底,“国家正在西北建设一个核试验场,把你挑过来,就是去那里工作。”

  虽然对核试验知道不多,但他一听能跟国家命运靠得这么紧,就非常激动了。他一辈子被人看作学习狂和工作狂。即使年纪上了七十,在他的日程表里,搞研究、做实验、带学生几乎占去所有时间。他一年只休息三天:大年初一、初二、初三。

工作中的院士

      他曾说,成功的关键,一个是机遇,一个就是发狂。他以自己为例:“成功不成功,的确有个机遇。一旦抓住机遇,就要发狂的工作,所以效率特别高,不可能的事就可能了。”

      所以生命倒数第二天,他回首往事,看得出挺欣慰,断断续续说了两句话,“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核试验,我很满意。”并且,“咱们花钱不多,做事不少。咱讲创造性,讲实效,为国家负责。”

      他善于啃硬骨头,也常教自己的学生要敢于啃硬骨头。他的23个学生,个个都成为各自领域的专家。他走的那晚,学生们亲吻着他的手,长跪不起,希望昏迷中的他哪怕能抬抬手指,像父亲一样抚摸一下他们的头。

      他军龄52年,他这一代人,一辈子自主的人生选择不多,做核试验也不是个人的选择。但在戈壁大漠像胡杨树一样,扎根半世纪,是他自己的抉择。多次可以离开,他却选择扎根边陲,一次次都拒绝了,连母亲弥留之际,他没能陪在身边,这是他一生的痛,他是个孝子,年轻时曾想过回家乡当个教书匠,为了尽孝,将大学通知书隐藏,可被母亲训斥,他的母亲一辈子教他做人的道理,他终生未忘。


学生眼里的他

      他的学生说,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老师常年奔波在实验一线。凡是重要实验,他都亲临现场,拍摄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这是他的专业需要,也是习惯。

      戈壁滩上,74岁的他由于拍摄实验现场太专注,被绊倒在地,膝盖和脸部都被蹭伤,让他包扎一下,他笑着说没事没事,拍了拍灰尘继续工作。每做一次实验,他都建一个档案,就像病人的病历一样,几十年从没间断。谁需要资料、数据,都能在他那儿很方便地找到。简便实用、讲求实效,也是他一贯倡导的。他常对学生说,科学就是用简单的办法达到理想的目的。

病榻上依然乐观

      病中留下的工作笔记上,他一笔一画绘下了保险柜开锁示意图,密码盘、固定手把、开门手把,以及三位密码刻度的标示,清晰明了。还有详细的文字,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

他一丝不苟的程度,有点像人们所说的极致。像一束激光,穿透力极强。

在战斗过的地方


      坦率的性情,无私的胸怀。他曾多次因为工作而得罪领导,他的认真让很多人害怕,但他坦荡的胸襟和人格魅力又一次次影响和改变了他周围的人。2012年春节刚过,一封近5000字的长信,摆在了基地司令员的案头,是关于基地建设发展的想法,言辞激烈,语气率直。信是他写的,看得出很着急。直到司令员和他一起商定,安排人员和经费对他所提的发展路线进行研究,他绷紧的脸松了下来,笑了。他的病情他心里清楚,几次体检都逃脱了,就为了在戈壁上多呆些日子,多为国家奋斗点儿。他在住院期间,也放不下工作,在医院坚持办公,他和来看望他的基地司令员闭门谈了一个多小时。他到最后也感叹,一生最大的缺点是说话直率得罪人,不懂人情世故,不会“做人”……

      他说话硬,直来直去,不绕弯子。乍一听,难以接受,时间长了,都知道他不玩虚的,一辈子有自己的做事和做人原则。就像他去世前说自己,“我不善于交往活动,实事求是搞科学。”可他一辈子磊落的人格却令我们学习

和同事在一起工作

      凡是和他有过接触的人,都知道他讲原则不是空的。他参加学术评审会,从来不收评审费,不让参评人员上门拜访。从没有接受过一个人的礼物,材料都是通过邮局或其他人捎带的,他只要材料,不要见人。科研成果报奖时,他总是把自己名字往后排,不是自己主持的项目坚决不挂名。平时专门的请客吃饭他概不参加,就喜欢自助餐。讨论会上该说就说,不管在座官大官小。

他有“三个不”:不是自己研究的领域不轻易发表意见、装点门面的学术活动坚决不参加、不利于学术研究的事情坚决不干。

      他工资不低,所以掏钱时并不手软。老战友在外地聚会,他说战友们转业早,工资不高,他慷慨解囊。青海玉树地震,他悄悄捐了3万元。但他自己,一块手表用了15年,一个游泳帽用了19年,一个公文包用了20多年,一个铝盆补了又补舍不得扔。他搞实验,动手能力强,家里的沙发和床是他用包装箱拆下的木板做成,沙发套是老伴亲手缝制。客厅里的小木椅是他用家里铺完地板后剩下的废料,花了半天时间敲打好的。屋里的灯也是他引了一根电线加一个灯管改造而成。对别人慷慨,对自己勤俭。

      去世后,学生们收拾他的衣物,除了军装,没找到几件像样的便装,两件毛衣还打着补丁。

      他偶尔也享受过一次,他和老伴去郊外一个农家乐吃饭,点了一个“大丰收”,就是玉米、南瓜、花生几个菜煮在一起,他从来没吃过,对这个组合菜赞不绝口。

      他的学生们说,老师是一个心里有爱的人,长时间接触,感受得更深。他戴了15年的手表,是大学母校百年校庆时送的纪念品,他一直戴着,旧了磨手,就用透明胶粘上。他去世后,护士想把手表摘下来,老伴理解他,说老林喜欢,就让他带着走吧。

他带过的每位学生,都在他的电脑里有个属于自己的文件夹,每一个文件夹都详细记录着每个人的技术专长、培养计划和施教方案。

      住院期间,他让学生们将各自的文件夹拷贝走,这时学生们才发现,从跟他的第一天起,短的三四年,长的十几年,他都详细准确地记录下了每个人的成长足迹。

去世前三天,他写下这辈子的最后338字,虽然手抖得厉害,但字迹工整,没有一丝潦草。这是他给学生写下的论文评阅意见。他在5月的最后一天去世,这个学生在6月通过了毕业论文答辩。

相伴一生的知己


      他的伴侣,知己,南京大学的高材生黄建琴,与他长达近半个世纪的相伴,黄建琴总习惯一个人的生活。她理解他,为他负出了很多,也应值得敬配,没有黄建琴的支持,林俊德很难腾出这么多时间做实验,搞科研。最后,她含着泪说,老林的最后几天,是她跟他呆在一起最长的一段时间。

      他是个好领导,好院士,可他欠家里人太多,特别是对女儿一直有着愧疚。他带的23名学生都是科技精英,却没时间管女儿的教育,女儿没读过大学。他只好对女儿说,你是我们的第一个孩子,我们没有教育孩子的经验,你是我们的试验品,就多担待点吧。女儿出嫁,他在外执行任务。女儿办完结婚证,背着简单的行囊进了丈夫家。儿子结婚,他也一直没抽出时间和亲家见面,婚礼由对方一手操办。

      他不是个完人,但他被家人理解。老伴说,“这一生我陪伴他,我觉得我值。因为,他为国家、为人民、为党,做好了他应该做的事情,良心上没有愧对党和人民对他的培养。”

      他去世后,10万元慰问金交到老伴手上,她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表示谢意,说:“这些钱就当做他的最后一次党费吧,这也应该是他的心愿。老林一辈子干了他喜欢的事业,他对党和国家的爱刻骨铭心。”

      女儿说,曾经恨过爸爸,可最后理解了爸爸。很多人说林院士一辈子没享过福,但我知道父亲不是这样的。他对幸福的理解不一样,他说过他这一辈子真的很愉快。

收集数据中

      参加第一次核试验的人们回忆起,那个时候他一股朝气勃发的劲儿;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虽然年纪大了、人沧桑了,他蓬勃的朝气、工作的热情一点没变。人们在想,是什么支撑着他走出了比75年更长的生命跨度?马兰人送给他一副挽联,为他送行:“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作为导师和领导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94岁的程开甲院士写了一句话:"一片赤诚忠心,核试贡献卓越"。

伟大的功臣

      在林俊德战斗和生活一生的马兰核试验基地,有一批批革命战士在那里战寒沙,斗酷暑,制造了原意弹,氢弹,并且还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科研任务,有力的推进着我国核试验水平与发达国家同步,为打破西方国家核讹诈,铸就国家强大核盾,鞠躬尽瘁,罗布泊边缘的马兰是他最惦记的地方。在那里,他和所有人一样,干着惊天动地的事,也做着隐姓埋名人。人人都是戈壁里的一朵马兰花。他是院士,也是将军,一辈子有幸始终坚守在罗布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723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485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998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323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355评论 5 37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79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89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019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519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71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100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38评论 4 32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9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8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17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47评论 2 35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834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那年他11岁,他躲在远处偷偷地看着两个女孩追逐玩耍。他一直这样,也许是家庭的压抑让他变得如此偷偷摸摸。较小的那个掌...
    溪山花满阅读 141评论 0 0
  • 我就特别喜欢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我问什么都会得到回答。从来没有不知道。 “你们那时候男生和女生怎么相处?” “相处?...
    斯高乐阅读 412评论 4 9
  • 我在远方思念,只为等待心上的那个人。 “因为一个人放弃一座城,我想我是为了找到爱的平衡;因为一个人追寻了一生……”...
    李小离阅读 582评论 1 8
  • 评估:左肩高右肩低.左肩扣肩多于右肩.颈部前引.颈曲变直. 1:配合“呵”字呼吸练习,左右各20个.转头各20个。...
    脂凌阅读 16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