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本内容概括
检视阅读分两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读书名、读序言、读目录、读索引、读看上去似乎是重点的章节、从头到尾把书翻一遍,时不时停一停,读个一两段,最多几页,不要读多。要注意整个过程速度不能慢下来。这个步骤的好处是,可以对全书的框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个步骤:用非常快的速度(指读法)把全书通读一遍,遇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者思索。那些不懂的地方读过去就好,后面很快就会出现自己理解的部分。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理解的部分,不要畏惧或者担心那些不懂的地方。如果和它们纠缠,那极其有可能读不下去,这样就是被一本书打败了。即使这一遍只理解了30%或者40%,甚至5%(假如这本书非常非常难读,就像资本论),那也完全不是值得焦虑的问题,而是值得赞赏的行为,毕竟对这本书的了解程度比一无所知要强很多。因为这个时候已经可以判断这本书到底值不值得继续读下去了,毕竟有些书根本不值得用分析阅读(分析阅读非常耗时)。如果是一本值得分析阅读的好书,那这一遍的努力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这个时候读者才算做好了分析阅读的准备工作。
二、我的感悟
对我而言,这样的方法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缓解了读书前的畏难情绪。过去读论文的时候,还没开始读,焦虑情绪已经泛滥,于是导致无限期的拖延。而用检视阅读的方法,第一遍阅读时完全不需要担心自己理解的深度,那么阅读这项任务就不再艰巨,而只是一个活动了。
最近忽然觉得,自己一直以来欠缺的并不是原动力,而是方法。任务就像一个圆滚滚的西瓜,我手里没有刀,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做了很多杂七杂八的工作,却总是抓不住那个真正重要的点。而现在,我比过去进步最多的地方,应该就是有了面对任务的基本方法。对于工作任务而言,最主要的是在着手之前就在印象笔记里把步骤拆分好,细化成一步一步可以行动的动作,这样相当于手里有了地图,有了方向,才不会再迷茫。对于具体的阅读任务而言,第一步是无关理解程度的检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