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贤/文
今天读了李老师的“教育没有全差生”。掩卷沉思,感慨颇多。
李老师在对后进生的研究中,提到了“习得性无助感”。通过对两组学生的模拟实验,向我们形象地展示了后进生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一个人意识到一方面差的时候,其他的方面也受到相应的影响。同时,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听过一个老中医的讲座,人类身上的肿瘤不是一下形成的,癌细胞存在于每一个生命体内。那么为何有的得了癌症?有的终身却不发病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某一诱因的经常性刺激。比如经常抽烟易得肺癌,经常喝酒易得食道和胃癌肝癌。所有这些都和“经常”二字有关。当育人和养生的理论联系起来时,自然而然便联想起教育中的评价。
这何尝不和现在的单一的教育评价有某些相同之处呢?
我不仅想起我的高中生活。我从小在农村生长,家庭成员均为农民,我有幸考上高中,并且成绩还可以。我很高兴,可麻烦也接踵而至:陌生的环境使我无所适从;课程的增多总是令我顾此失彼;常为上课听不懂而手足无措。这一切都不是重要的,而经常性的考试,却让我时刻为成绩而提心吊胆,最终导致我的成绩日渐下滑,最后直到考试成绩下来后,我都不敢再看了。记得当时班主任跟我谈了几次,他的话循循善诱,但越这样我越紧张。
我的第一次高考以失败而告终。
这当中,我还成有辍学的念头。现在想来,那时我在班里,在老师眼里,自己俨然已成为一个不折不扣不可救药的后进生。所幸的是,文化水平不高的父母并没有说出一句打击我的话。在他们的眼里,我总是最优秀的,总是他们的骄傲。并且不断说我长高了,有力气了,不论我的成绩好坏,总是很满意的对待我。这使得我的性情慢慢的复苏过来,逐渐找回了应有的自信。
复读之后,我考上了一所师范院校。
正是我有了这种后进生的经历,我才体会到现在一次次的考试,对一些像当时无所适从的我一样的学生的冲击是多么巨大。正如“习得性无助感”的提出者塞里格曼认为:人对失败的归因,在无助感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当学生努力时,应当有他们的努力带来相应的结果,否则,极容易产生无助感,不利于维持和激发他们随后的学习动机,甚至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和反应。相反,如果每次考试,他们都能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学有所得,让他们相信努力终有所获。并且,这种努力,是他们自己控制的。好了,教育便成功了。
转眼站在将台上已有20余载,从血气方刚的青年站成了两鬓华发的中年。对于教育的理解越来越深。同时,对于教育的这种单一评价所导致的结果,有些忧心。
班里那几个成绩差的学生,只要我在教室。都围在我周围跟我说说家里的故事:今天弟弟尿裤子了,昨天去姥姥家了。这时候,我从没有因为他们的成绩而嫌弃他们。看着他们表达后的阳光灿烂的面庞,我真不敢想象,在成绩评价表上,他们只是,低分率里被忽略的数字。我更不敢想象几年之后,等他们意识到和其他同学的成绩有一定差距后,还会这么阳光灿烂围在你我的身边吗?
教育做到面面俱到,就这么难吗?
良医善用温性而去沉疴。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育人之道,必抵其心。
最后套用一句名言作为结尾:后进生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评价单一了,便多了后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