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飞
新年第一天,天气微寒,上午我去黑龙江省美术馆参加了一个展览,一位德国艺术家汉斯.哈同的版画展。
黑龙江美术馆座落在哈尔滨繁华商业区一隅,每年都会去几次,这里仿若世外桃源,进去后便像到了另外一个境地。无喧嚣、没浮躁,剩下的只有宁静以及展览中留下的艺术家独立主张和见解。
我不文艺,但却常去美术馆,往返其中。
庆幸自己所在的城市能有一座美术馆。这成了我记忆的一部分。
本打算写篇艺术评论,太过专业会让人索然乏味,所以还是聊聊城市、美术馆与我们普通老百姓吧。
一座城有什么样的气质,美术馆的存在是影响气质的重要因素,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曾提倡美育代替宗教。可见美术可影响人的心境。
在这个功利的社会,不免扪心自问,参观展览我们能得到什么?
除了专业领域的人需要参观学习,大众参观美术展览会有何意义?
先说说这次展览我的体会与感悟,然后再来说下大众为何要参观美术馆。
1
这次展览的主题是一线相连—汉斯.哈同版画作品展,进馆的时候没几个人,后来陆续来了几个学生,后来又进来一对情侣和一对夫妇。
作品比较抽象,基本都是一些线、面的石版画,看着蛮枯燥,哈同始终否认他受抽象派的影响,但我总能感受到一股来自德国的设计之风,德国本身就是设计的发源地,他的作品又以点、线、面作为造型基础。
艺术到底是什么?艺术家想表达什么,这种随意性很强的作品能称之为作品么?
为什么他的展览被引到中国?我不太喜欢这次展览的艺术形式,但却引起了我的思考。
艺术就我个人见解,是社会的一种功能性创造,产生于劳动中,为了满足人民精神层次的需求,画家通常并不会考虑社会对他的接受度,更多的是一种自我观念的传递。
这些作品大多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创作手法上的运用了很多非绘画的工具,凿子、电锯、喷枪、排笔、金属梳子、冲头、锉、粑子、印章等。
看到这些工具我会想到的是一个建筑工人或者安装牌匾的工人,这些人大多会使用这些工具。
如何汉斯.哈同成了艺术家,而工人还是工人呢?
我从这次展览的导言找到一些答案。
南京博物院院长徐湖平有这样一段话
桑田流变。新兴媒体以摄影为先导,继以电影、电视,更有计算机虚拟技术几乎占据科学图像的领域,世界绘画又向探索天地之结构,寄托人生之意向回归。回归之途,繁复交杂,开拓者各有起始,另辟套路,所以我们举办哈同的展览,借他山之石,以供其玉也。
他的很多作品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很容易呈现,但是普通人通过计算机呈现的却不能被称之为艺术,哈同的作品到底体现了什么?这不再是重要的问题,我们面对新媒体新技术,如何利用新技术进行艺术创新,继而为社会服务才称得上是伟大的艺术作品。
艺术脱离了生活,进行自我表达,这或许可以称其为实验作品,不能称之为艺术。这仅是我个人一些粗浅体会。
2
我不是艺术家,更不是艺术评论家,但我觉得作为一个公民我有享受美与批判美的权利和义务,因为从事设计相关领域的工作,我本身或多或少会关注当下的艺术形态与艺术理论。
生活中不可能缺少美这种艺术形式,如果任何居所、器物、服装仅仅是为了满足实用功能,这个社会将是多么索然乏味,可见美术本身是满足人们心灵而产生的艺术形式。
美术馆也是启迪孩童想象力的地方,有时候艺术也并非是让大众看懂,只是表达艺术家自身的感受,或者他把这种形式强加与你。
接受与否全然取决于我们自己。
美通常与好字相连,称为美好。去美术馆参观一个展览,给我们一次美的愉悦,哪怕给我们一些启迪,都是人生美好之事。
我们老百姓还是要高逼格的多去美术馆看看,不是么?
愿你我美好在2017
黑龙江美术馆的展览,我会陆续以观后感或者散文的形式表达一些我对艺术的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