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年前,长江岸边,钟山脚下,在江苏省南京市这块“虎踞龙盘”的地方,孙权主持修建了一座名为“建业”的都城。随后,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相继在这里建都,被统称为“六朝”。西晋时期,为了避愍帝司马邺之讳,将建业改名为“建康”——
经过近400年的不断修筑,建康超过中原的长安和洛阳,成为当时中国最繁华的都市,让这个远离中原的江南小县一跃成为帝王之宅。
隋开皇九年(589),隋朝军队灭陈以后,把建康贬为一个县级行政区,将这里的宫殿、陵园和城垣等建筑全部毁坏。六朝旧迹,无一幸存。
因此,在南京市区内,很难看到六朝时期的遗迹。近年,随着南京城市的发展,许多深埋在地下的六朝遗址被发现。2006年6月10日,六朝建康都城遗址被公布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8月11日,在六朝建康都城遗址上,一座六朝博物馆也拔地而起。
2019年11月30日下午4点多,冒着蒙蒙细雨,赶在天黑之前,我来到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上的六朝博物馆。在一位文博同仁的陪伴下,着重参观了这里的六朝帝都、六朝风采和六朝人杰三个基本陈列——
1、六朝帝都
走进博物馆,我们先来到地下一层,眼前便是六朝建康宫城的东城墙遗址,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年城墙的包砖、墙外的城壕、晚期的木桩和各个时期的地层。
从2002年起,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大量六朝时期遗址,包括多条高等级道路、城墙、城壕、木桥、大型建筑基址,以及各类砖结构房屋、排水沟和水井等。同时,还出土精美的瓦当、印有铭文的砖和釉下彩绘青瓷器等。
城壕
包砖
过去,根据朱偰先生所著的《金陵古迹图考》记载,人们认为六朝建康宫城的范围:南至千河沿,北至鸡鸣寺,西至中山路,东至成贤街。但是,考古工作者在这个范围内,没有发现任何六朝时期的建筑遗迹。
后来,考古工作者把重点放到大行宫和总统府周围,在新世纪广场、南京图书馆新馆、长发大厦等多个建筑工地,先后发现大量六朝时期的重要城市建筑遗存。由此证明,六朝博物馆所在的南京大行宫一带,便是六朝建康都城的核心区域,曾经被称为“台城”的建康宫城应该就在这里。
瓦当
木柱
铭文砖
2、六朝风采
在一层的临时展厅转了一圈,便来到二楼的展厅,继续参观基本陈列。这里通过集中展示六朝时期的各种文物,反映了当时的书法、绘画、雕塑、文史哲学等方面的迅猛发展,成就卓越,美不胜收。
六朝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上承大一统的两汉王朝,下启大繁荣的隋唐两朝。在这个特定时空里应运而生的六朝艺术,突破汉代几百年来“独尊儒术”的思想禁锢,显示出自由奔放和鲜活生动的时代风采。
中国现代哲学家宗白华先生曾经说道:“六朝是一个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也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玄学盛行,佛道并兴,意识形态空前活跃。崇尚自然,注重思辨,形成了超然自得的“魏晋风度”。
瓷器
石雕
陶俑
在展厅中间,陈列着一件高大的石门,出土于南京市栖霞区灵山大浦塘村南朝墓,高约3.25米,宽1.9米。石门由顶部的半圆形门拱、两侧的门柱、对开的门扇和底部的门坎组成。在门柱正面中间,两侧各有一门栓,均装饰两个乳丁;门柱正面阴刻神兽纹和花草纹,内侧面阴刻花草纹和武士像;石门正面阴刻高约1米的武士像,造型与门柱内侧武士像相同。
在这里可以看到错版的竹林七贤拼镶砖画,原本应该描绘的“竹林七贤和荣启期”是南朝大型墓葬中最常见的题材。但是,为什么会错版了呢?
还可以看到大量出土于南京周围的早期墓志。其中,东晋《王丹虎墓志》为升平三年(359)所刻,出土于象山王彬家族墓,王丹虎为王彬的长女。
石门
错版的竹林七贤拼镶砖画
王丹虎墓志
3、六朝人杰
最后,我们来到三层的展厅,这里通过文字、图片、雕塑、场景复原等手段,为大家呈现了六朝时期的重要人物和故事。从他们的身边走过,仿佛翻越了一座又一座山峰。
这里的“六朝人杰”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政治家,包括孙权、王导、谢安等;第二类是思想家,包括何晏、陶弘景、法显等;第三类是文人,包括刘勰、谢灵运、陶渊明、王羲之、顾恺之等。明代,有一位日本诗人赞美道:“一种风流吾最爱,六朝人物晚唐诗。”
能臣良将
何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