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以前有人问我:“你会读书吗?"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会认字的人就会读书。我读过十几年书,怎么不会读书呢?"
可自从看了彭小六的《洋葱阅读法》之后,发现我其实真的不会读书,平时所读过的那些书,根本不叫读,充其量只算是浏览了一遍而已,看过后没过多久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这两天,我又看了一本关于阅读的书《如何阅读一本书》,此书是美国学者提默·J. 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合著。艾德勒是一位学者、教育家、编辑人等,享有多重身份,且享有盛名。除了写作《如何阅读一本书》外,以主编《西方世界的经典人》并担任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而闻名于世。
查尔斯.范多伦曾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和艾德勤一起工作,一方面协助艾德勒编辑《大英百科全书》,一方面将本书1940年初版内容大幅度增补改写。
我本来想从《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找到一些阅读的技巧,让自己真正地学会阅读书籍,提升一下自己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可是这本书实在太难读懂了,内容多而繁杂,让人抓不住要点。
于是,我翻开前段时间看过的《洋葱阅读法》,尝试运用洋葱阅读法中的快速阅读步骤,来读读这本难啃的书:提问、预习、扫读、切重点、复习。
提问:我为什么要阅读这本书?
回答:找到阅读的正确方法,让自己的阅读少走弯路。
提问:你以前读过类似内容的书籍吗?
回答:看过彭小六的《洋葱阅读法》,赵周的《这样阅读就够了》,日本书评家印南敦史的《快速阅读术》。但看了这些关于阅读方法的书籍,还是感到有些云里雾里,希望能找到更易于操作的阅读方法。
预习:我快速地扫读了作者简介、译者序,目录(包括作者序言),连最后的附录也扫了一遍,这本书内容实在太多了,难以读完啊!先别泄气,我还是先扫读一下全书吧。
扫读:彭小六在洋葱阅读里说过,非虚构类的书,核心的信息占20%,另外80%是填充数字、细枝末节或者解释说明。按照"二八原则",你必须思考应该怎么分配时间来阅读剩下的80%。我拿着笔,翻着书,把自己认为该重点读的内容做上记号,折好书页,有空再慢慢啃吧。
切重点:通过扫读一遍,我发现这本看似厚厚的难啃的书,其实重点就讲了阅读的四个层次、阅读不同读物的不同方法以及阅读的最终目标等几个内容。我决定,最多用两天的余暇时间,读完这本书,并标出重点,然后再写下读书笔记。
在这本书中,有一段话让我有所触动:“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我以前读书,大多爱读小说或其他故事类书籍,纯粹为了追求故事情节,哪里管书中有什么骨架、结构等等。至于那些致用类书籍,我更加没心情看下去。
看来,要学会真正的阅读,并从阅读的书籍中吸收有用的营养,并不是会认字,就会阅读的。
为了能迅速弄明白《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我又在豆瓣上看了看读者们的评论,然后再重新看看译者和作者的序。看来这本难啃的书的评价颇高呢。
这本书初版于1940年,1972年大幅增订改写为新版。此书在国外发行了70年,一直是畅销书前五百名排行榜的常客,在中国商务出版社的版本也加印了14版,在豆瓣发表评点过本书的读者超过4000人,评分高达8.5分!
有个书友说得好:"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
看来,我这个不懂阅读的人,初涉阅读之路的人,真的应该好好阅读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了。
135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