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不可为,为信仰而为,是为勇。
引入正题前,有必要讲两个故事。
太祖曾批评宋襄公“蠢猪式的仁义”:半渡而不击,甚至待到楚军列队完毕,宋襄公作为一国之主,还要亲自冲到兵线上向对方将领致敬。且不谈宋襄公的政治抱负,此举真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其实此乃传统礼教深入骨髓的影响。
另一个故事:宋国有一场内乱,有个人叫公子城的,被他对手射伤了,他看到对方还要攻击,振振有词地说,我都被你打伤了,你怎么还不让我还手?对方居然也就真的停下了动作,然后就被公子城射死了。这真是拿生命在恪守古礼了!
在西周建立后,其长期的礼制教化,已经深深影响着当时的诸国。诸国之间的小摩擦、小冲突,几乎可以用温柔来形容。大家可以想象这么一幕追杀的情景:胜军驾着战车追击败军,逃跑一方的车跑着跑着坏了。追兵一看,好家伙,车不结实,坏了。照礼来做,就不能继续追了。他们也只好下车过来看看以示礼貌。
——哟,车子坏了?
——是的,散架了!
——哎,这整的!需要帮忙么?
——那太感谢了!
双方很和谐地共同努力把车修好,然后,各就各位,预备,开始!又回到你追我赶的状态。要是你问,败军假装车坏了,那不就逃过一劫?不,他们也讲礼,不来虚的!
讲了这么多,跟孔老夫子有啥关系呢?嗯,这是我们的背景介绍。
孔老夫子生于公元前551,鲁国人。
花絮内容:
打倒孔家庙时,人民群众叫他孔老二,那是因为他爹叔梁纥(he,合)生了两个儿子,其实在老大孟皮出来前,他爹已经生下9个女儿了。可惜了,就是好不容易盼来的大娃也因患“足疾”而没能够格继承父业。于是,孔子出生的机会来了。
叔梁纥从宋国逃难来到鲁国,大家不要以为孔夫子是当老师的,他爹就是柔弱型的,其实是肌肉型的,在鲁国被称为“鲁国三虎将”(强悍程度可见一斑)。60多岁的时候向鲁国大族颜氏求婚,颜氏把小女颜征嫁给叔梁纥。老人家在70岁时生下孔丘,73岁便仙逝,也是为中华民族完成了一件重要使命。《孔子家语·卷九·本姓解》
故事到这,夫子总算出场了。
夫子是儒家创始人,自然要明白什么是“儒”。受教育的权力,在过去,绝对是贵族专享,崇尚读书绝对是奢侈行为。然而,封建制下,除了嫡系继承爵位,旁系随着时间不断沉降,有的已经低到士一级了。虽然失去了爵位,但是熟悉典籍的本事还在,这也就为庶民认字读书提供的机会。落魄的“贵族”靠教授典籍为生,或在婚丧祭祀及其他典礼中“相礼”为生。这一种人就叫做“儒”。
知道什么是儒,就好理解夫子“儒家”的起源了。就是传译经书典籍的一群读书人,在捍卫传统礼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当然,夫子自己应该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他自己并不著书立说,《论语》是他的弟子整理的对话集,也就相当于今天我们的上课笔记。
一部《论语》,基本上是孔子及其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北宋名相赵普讲:半部《论语》治天下。足见这本书的份量之重。从《论语》这本书,以及孔子的生平,基本可以了解夫子的理想和抱负。
夫子自己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算是他一生的写照。从孔子的经历来看,他自己就是一名坚定的封建礼制的捍卫者。同时,从他的言论来讲,他也绝不是迂腐之辈,而是不断为礼制注入自己的思想解读。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个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
《论语》讲了什么内容?可以粗略地分为两块:为人处事,治国理政。而后一部分是建立在前一部分基础上的。所谓“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不是讲学习是为了当官,而指学习好了,学有余力了就出仕。这里应该理解为,修身学习是无止境的,从政可以更好地修身,也可以更好地推行仁道。
从基本层面上,夫子的逻辑是先做人,后做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也是这么来的。按照这个思路,我们来理解孔子,结合《论语》,其思想可以大致分成四块内容:
I 学以成仁 主要讲的就是怎么做人的问题。“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是比较多的,反复讲明做人就是要做君子。论述的多为什么是君子,君子该怎么做。“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本是啥?根本的,根上的东西。道是啥?不是老子命名里面的“道可道,非常道。”《荀子·儒效》帮我们解释了这个问题:“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人道即仁道,仁义。
II 仁礼合一 夫子讲仁,必讲礼。“克己复礼为仁”,要达到仁的境界,克己复礼是重要方法。这也是孔子早年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复周礼为己任。“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恭,宽,信,敏,惠。无一不跟礼制相关。
III 为政以德
IV 求天下大同
剩下这两部分,都与治国相关。
孔子不是创立仁义,而是把《六经》发扬光大,他是一名捍卫传统的保守派。所谓“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也能看出礼在这个时代的重要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