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写中国文学知识的书,通过生动的故事教授读者抽象的知识,是叶圣陶和夏丏尊两位大师的倾心之作,其中大多是关于写作的知识,读后略有所得,与大家絮叨一二:
首先向大家传达这样一层意思,也是文章中反复提及的写作态度:写作是生活中间的一个项目,并不是随便玩玩的一种游戏。
其次,文章包含内容较多,我主要分享的是我深受触动的几点:
01.写作是生活中的一个项目
刚才已经提到这句话了,想必大家虽然看懂了,却并不明晰其中的意义。
文章是作者对外部经验(即事物、情景)和内部经验(即感想、态度)的一种描写,是表达内心感受的载体,非是想传达些什么经验、表达些什么想法或者是宣泄些什么情绪的时候,才动手去书写文章的。
文章应是自然的流露,书写出了内容,再根据内容去确定标题(练习写作时除外)。
若是为了写作而去写作,就成了文字的游戏,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显得空洞,无法引起读者的共鸣。因为文章中并没有包含作者的真实情感,读者是可以感受到这一点的。
比如有些人写文章,明明没有经历过饥寒困苦的生活,偏偏要去感叹人生的艰难,注定不会深刻;明明没有游览过名山大川的经历,偏要去描写山岳伟大,河海浩渺,难免不够广阔,最后就成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
又如有些人写文章,喜欢堆砌华丽的辞藻,通篇读来,语言优美、辞藻绚烂,细细品来,实则啥都没写,这样的文章初见惊艳,久品乏味、再看厌烦,华而不实,于作者、读者都无益。
真正的好文章,不求辞藻华丽,但求用词贴切,内容平淡连贯,情谊真切,感情热烈。
举个例子,朱自清的《背影》,其中描写父亲去买橘子那一段: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简简单单几句话,就生动刻画出一位慈父形象,最后那一句“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了”,相信读过的人无不动容,然后想起自己的父亲。
这样的文章还有很多,回想一下,多少桌子因为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而惨遭毒手,多少人想去看一看柳宗元的小石潭,多少人脑海中还保留着那只飞翔在闪电间的海燕。
这些文章都引起了读者共鸣,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写作不是随随便便的文字游戏,也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本身。”请谨记住这一点。
02.触发的功夫
关于这篇讲“触发”的章节,我读完后有醍醐灌顶之感。
此章节讲清楚了两点内容:读书与写作是分开看待的,触发才是写作的源泉。
书中说:
读书与作文,实在是两件事,应当区别看待。普通人都以为读书就是学作文,作文须从书上去学习,这真是大错特错的见解。
我劝你勿只把文字当文字读,勿只从文字上去学文字。
这两句话应该指出了很多人的错误认知,因为教育教导我们模仿范文写作,甚至是摘取好的句子,写进自己的文章中,这种应试的教育对于写作是错误的,只会打压写作者真实情感(或者叫做触发)的表达。
已经存在的文章,都只是前人所见所思所感的表达,如果我们一味地从前人的作品中学习写作,用月亮的阴晴圆缺代表人的悲欢离合,用夕阳代表老年人,用莲花代表高贵的品格,归根到底只是在模仿前人,是没有新意。
接下来就开始讲触发的内容:
触发要是自己的新鲜的才好。
这里所说的触发,就是读书时的感想和感受,比如书中的某一处与自己的生活有了联系,或者与自己曾经的遭遇产生了共鸣,又或者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现了新的意趣。只有把这些触发写进去,文章才有了新味。
如果把写作比喻成溪流,那么触发就是小潭,只有读书常有新的触发,写作的溪流才不会枯竭。
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
03.文章的组织
写一篇文章,重要的是让读者看得明白。一篇文章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里面的内容井然有序,读者才易于理解。
书中将文章组织方法简单归纳为的三项”秩序、联络、统一“。
文中是这样解释的:
“把所有的材料排列成适宜的次序,这是秩序;
从头至尾顺当地接续下去,没有勉强接榫的处所,这是联络;
通体维持着一致的意见、同样的情调,这是统一。
按照这样的步骤写出来的文章,即使不怎么好,至少是一个整体。”
而具体运用到写作中的方法就是“回问自己”。
首先问自己,为了要说些什么才写这篇文章呢?也许是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也许是表达一种情感,也许是声明一些主张。
这个问题回答了,中心主旨就有了。
其次问自己,为什么要表达这个中心主旨?也许是对这件事情有所感触,也许是外部环境引发了情感,也许是从事务中得到启发。
这个问题回答了,材料也就有了,材料排列的秩序也就有了依据,与中心主旨也有了联络。
最后问自己,哪些材料可以增加中心主旨的力量?再想一些可以增加文章中心主旨力量的材料,或者去除一些削弱文章中心主旨的材料。
这个问题回答了,材料和中心主旨也就符合了“统一”的标准,文章的组织也就建立了。
以上都是我读后的浅显认识,书中其余的内容也很丰富,涉及到中国文学的方方面面,比如古文、诗词、作品鉴赏等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拿来读一下,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