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焦虑,都来自于安全感的匮乏。
前几天看到新世相的一篇文章《我让4套房的北京土著和0套房的年轻北漂,进行了一场对谈》,里面有一段关于裸辞的对话,看完我立刻截图给崔同学:
@小魔仙:我的每个工作差不多都是裸辞的。第一次裸辞后休息了两个月,当时算了下,卡里大概有七八千就够我活了。
@Mandy:我不敢。压力最大时天天崩溃到哭我都不敢裸辞。辞了下个月的房租怎么交?没安全感。我现在卡上有三四万也不敢去玩。我就跟自己说,忍一忍,再撑一段时间可能就出头了。
@小魔仙:我有个朋友,工作得很不开心,给钱也开心不起来那种,很变态。我说你为什么不辞?没存款吗?她说有,大概 5、6 万。我说那你为什么不敢辞?她说会焦虑。天呐,我真的不能理解,卡上有五六万,换我就直接甩个辞职信在老板脸上,直接走啊。
崔同学看完以后说,我还以为只有你一个人这样。
我说,你看,其实我不是一个人,我代表了一类人。
我从来都不觉得我是一个人,因为我知道,在北京有无数人和我、Mandy一样,就算卡上有个几万也还是没有安全感。若是失业在家,就算卡上的钱足以支撑我活个一年半载的,可仍旧会从失去经济来源的那一刻焦虑到不行。
而崔同学,就始终无法理解我的焦虑来源于何处,他是那种卡里有一万,干的不爽就分分钟能辞职的那种人。
所以崔同学每次都是裸辞,而我则是昨天刚拿到离职证明,今天就入职了新公司,无缝衔接。
我说他过得太任性,他说我过得像陀螺,可我真的不敢停下来。
若说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究竟能有多大,以前我是不信的,可随着自己一点点长大,我发现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其原生家庭的影子。
小时候家里穷,父母忙着做生意没人管我。因为没人照顾,6岁不到,家里就找人把我送去了学校。
那时候都已经开学半学期了,我作为一个插班生,用着别人的名字入了学,每次点名的时候我都心惊胆战,生怕自己露馅被赶回家去。
父母总是很忙,所以我就借住在各种亲戚家里,那个时候我就知道,人在屋檐下,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是小心翼翼,可依旧会惹得别人家孩子不高兴,背着大人欺负我。
可被欺负又能怎样,我又没家可以回。
后来,我上初中,家里的条件也算是好了起来,最起码不用再寄住在别人家里了。
然而,在一个人性格养成最重要的时期,我始终处于一个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的状态,这样的童年,是没有任何安全感而言的。
小的时候,假装听话讨好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上学的时候,努力考高分讨好着父母,似乎只有努力完成一件事情,达到某一目标,这才算是自己的价值。
若是不能完成,或是做的不够好,便时时刻刻都会担心,是否会让家人失望,是否会被职场抛弃。
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从来都不敢停下来,只能努力奔跑。
崔同学和我的成长环境完全不同,虽算不上书香门第,但小资家庭总算是了,从小生活在父母身边,就算不是小霸王,但也算是大家都宠着护着了。
崔同学说他没工作的时候也会焦虑,但那种焦虑和我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因为崔同学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他从不缺乏安全感。
工作内容不喜欢,领导太傻逼,这些都能成为崔同学辞职的理由,而且还是裸辞。
我做不到如此洒脱,就算我真的忍受不了现在的工作,我也一定要等到自己找好下家以后再离开。
偶尔工作上的事情,崔同学总是忿忿不平,可我早已习以为常,没有什么能够击碎我的骄傲,因为我从小就没有骄傲。
刚来北京的时候,住在城中村里九百块的小公寓里,我才发现这么多年,原来自己的安全感是那样匮乏。
我从来都不喜欢北京,无论是之前还是现在。但我很感谢崔同学带我来北京,他让我看见了另一个世界,和另一个自己。
崔同学说,来北京以后,现实已经逼迫他妥协,他的骄傲早就在一次次求职中被刺痛。
可有些东西像是与生俱来一样,是刻在骨子里的。比如,崔同学的骄傲,我的不自信,只要一对比,就高下立判。
也许,我们都不懂对方的世界,但很庆幸,我们都愿走进对方的世界并且包容那个并不完美,甚至还有些丑陋的彼此。
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和崔同学一样,不开心的时候也能甩个辞职信出去,裸辞就裸辞,焦虑个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