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意义上说贾诩并不算小人物,毕竟《三国志》有完整的贾诩传,但一个活了70多岁,在曹丕时代依然位列太尉的人,其本身的定位和能力我个人觉得远在郭嘉之上,只是他的很多为人处事之道,也是有了一番人生感悟后才知晓。
先回忆一下贾诩的三两事:早年被强盗抢劫,号称自己是太尉段颖的外甥,被封为上宾,同行者皆杀之;
后投李傕,董卓被吕布所杀后,西凉军震动,李傕郭汜想逃回西凉。贾诩说:现在逃了,士兵就散了,将来他们不会放过我们。不如整顿兵马杀回长安,为太师报仇。胜了我们挟持皇帝重掌朝政,败了再逃也来得及。于是李傕杀回长安,诛王允,驱吕布,挟持汉献帝,开始了李傕郭汜把持朝政的时代。
李傕郭汜之后互相攻伐,双双兵败,贾诩被迫到小军阀段煨部下,张绣派人来请贾诩,贾诩一口答应。旁人不解,以为段煨必会对贾诩不利,何况家眷皆在。贾诩哈哈大笑:段煨处处防着我,怕我抢他位置,如今我去了更大的诸侯,段煨有了靠山,又不用提防我,自然对我家人会好。事后证明果然如此。
曹操第一次征伐张绣时,贾诩已得重用,本来张绣希望他说一点防御计策外交手段,结果贾诩直接劝张绣投降,一番话术,张绣同意了。后来的事情就出名了,曹操得意忘形,在受降后侮辱了张绣的婶娘邹氏,张绣恼羞成怒,贾诩劝他反叛,一番布置,杀大将典韦,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曹操自己也差点命丧城中,这就是著名的宛城之战。
曹操二战张绣,因吕布背后偷袭许昌,被迫退兵,本来故事也就这样吧,没啥。结果成就了贾诩一不追二追的名声,曹军退,张绣欲追,贾诩劝之,曰必有防备重兵于断后,张绣不听,追之大败,退回宛城,兵甲未卸,贾诩云:主公速追,张绣半信半疑,仍反身上马,曹军大败,丢粮草辎重不计其数。贾诩说:主公虽然勇武,但曹操比你强,打你还没开战就撤,必然后方出事情,这个时候你追他必有准备;你败退回来,曹操肯定认为已经无忧了,你再追,肯定大胜,张绣拜服。
官渡之战前夕,曹操袁绍都在拉拢张绣,张绣问贾诩,贾诩说投降曹操,张绣大惊:我与曹公杀子之仇,岂可容我?贾诩说:如今曹操袁绍必有一战,曹弱袁强,主公投降曹操是雪中送炭,解后顾之忧;袁绍不同,袁绍连弟弟袁术都容不下,将来又怎样对待您?张绣投降曹操,操大喜,亲自相迎,重赏。后来每次赏赐,张绣都比别人得到的更多些。
贾诩做了曹操的谋士,曹操也很重用他,但贾诩很低调,非曹公问不开口,因为知道自己毕竟有宛城的梁子,平时老实居家,不巴结权贵,不嚣张跋扈…
但是他后来留在书里的三两事不重要吗?错了,曹操攻伐刘表后,贾诩说:主公已占荆州,尽得地利,徐图之,必胜。曹操不听,大军会师赤壁,大败,急问贾诩,贾诩无言。
操战马超不利,问贾诩,贾诩说:别看马腾韩遂这么长时间的老朋友了,貌合神离。曹操用反间计,大破马腾。
曹操问贾诩曹丕和曹植谁更好,这个在当时涉及夺嫡是送命题,很多人已经为此牵连,杨修更是被杀。其实之前曹丕早已问过贾诩,贾诩告诉他什么都不用干,尽孝即可。曹操问了很久,一开始贾诩不说话,曹操面露不悦,贾诩说主公问我,我倒是想起来两个故事,一则袁本初,二则刘景升。确实袁绍刘表都是废长立幼,最终都被曹操所灭,曹操听闻,哈哈大笑,定立曹丕。
曹丕当上魏帝后,封贾诩为太尉,贾诩也没再操劳,吃吃喝喝七十多岁寿终正寝。
很多人都对贾诩不满,孙权得知贾诩当上太尉后就说如此小人当太尉,曹魏是没人了吗?后人也不齿贾诩,说他没有诸葛亮的鞠躬尽瘁,也没有荀彧荀令君高尚的追求。贾诩就是为自己,我不需要为了蜀国累死在五丈原,也不需要为了扶汉正统被曹操逼死。贾文和就是这样,叛降之间,游刃有余。你让我说,我绝不瞎说,你听就听,不听拉倒,总之我自有自全之道,如此之人,只怕只有一个妖字可以当得。
为啥一定要做个理想主义者,能在不太平的世道做一个享乐主义者也不容易,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