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
“梦想”,在我们这个时代绝对是个好词。
汪峰老师的经典提问,“你的梦想是什么?”
张德芬在新书《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里说,为什么中国现代年轻人无法实现他的梦想呢?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敢梦想。原话是这么说的:
我一直认为,'心想事成'应该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事。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心想事不成,甚至事与愿违呢?……第一层障碍是,从小到大没有人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梦想,或是鼓励我们让梦想成真。
很多搞成功学的人,号召我们把自己的愿望写出来,贴在墙上,每天早上起来大声朗读,“我要先赚一个亿!我要去环游世界!我要买个大房子!”
我们公司所在的写字楼里有一家全国连锁的会计公司,每天早上在楼下组织员工喊这种正能量的口号。应该有很多公司和组织有这样的做法
如果你觉得这些有点low,还有别的形式。比如参加高考的学生,把名校的校徽贴在墙上,或者给自己画一张录取通知书。
这一切,真的有用吗?当你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应该去寻求科学研究的帮助。
负作用
关于正能量的科学实验早就有人做过,而且不止做了一个。
心理学作者彼得·霍林斯(Peter hollins)在今年八月份的新书《关于幸运的科学》(the science of being lucky),就举了几个这样的实验。
1999年加州大学研究者的一个实验是这样的。学校里面再过几天就要期中考试了,研究者想看看正能量梦想对考试成绩有没有什么影响。受试学生被分成了三组:
- 第一组学生每天花几分钟想象自己“已经”取得好成绩之后,是一种什么感觉-这组就是“正能量组”;
- 第二组学生的任务也是每天花几分钟想象,但想象的是自己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如何准备考试;
- 第三组是控制组,没有任何想象任务,该怎么复习就怎么复习。
实验结果是,正能量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最低。他们不但得分低,而且为考试成绩做准备花的时间也是最少的。他们梦想自己取得了好成绩,的确获得了更多自信-但自信的结果就是他们也不怎么准备考试了。
当然正能量也有好处,第一组学生的心情,在考试之前一直都比另外两组好。
考试成绩最好的是第二组。他们想象了准备考试这个动作,可能这个想象起到了提醒的作用,他们真的花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准备考试,结果自然取得了更好的成绩。第三组的成绩排在第二组和第一组之间。
由此来说,正能量梦想不但对结果没有帮助,反而有负作用?
类似这样针对所谓“positive thinking”的实验,还有很多。
所有研究一致表明,正能量对结果只有负作用。
白日梦应该怎么做?
前几年流行一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种自我激励也太廉价了。这句话约等于“彩票还是要买的,万一中了呢”,而关于彩票的概率论原理,智识分子应该不陌生了。
查理·芒格有一句名言,“得到一个东西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配得上它。”这才是真鸡汤。
而“得到一个东西最好的办法是想象自己已经得到了这个东西。”就是用鸡精冲出来的鸡汤。
正能量梦想之所以有负作用,就在于它想象的是做事的“结果”,人们会自我暗示已经得到了这个结果,以至于不想去做事了。
高水平的运动员经常要想象自己比赛的情景是什么样的。他们可不是想象拿到了冠军之后的情形,而是比赛的细节:对手如何表现、我如何应对、会出现的意外情况……这样的想象有利于比赛。
想象细节过程,相当于模拟训练;想象结果,那是精神鸦片。
如果一个人不好好面对现实,不好好解决实在的问题,大谈“梦想”,这岂不是很愚昧吗?
这也是划分智商的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