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王小波的第一印象,来自一个同学的摘抄笔记:“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这句话出自王小波的代表作《黄金时代》。高中的时候看的书,都没太看懂,除了“搞破鞋”,其他的都已经忘记。
前几天,感觉有点无聊,就去图书馆找书,看到架子上放了一排的王小波,想起自己从来没有认真读过这个人的书,便拿了一本《沉默的大多数》。后来我才知道,那天正好是王小波逝世20周年......
沉默的大多数,这是书的名字,也是书里的第一篇文章。正好,关于沉默,我也一直有话想说。
王小波说,他的身边有很多人,对着自己人可以妙语连珠,而在陌生人面前却一言不发。我好像也是属于这种类型,甚至更加难以捉摸。我的体内好像是有一个开关,关上的时候,一句话也不想说,就连吐出几句礼貌用语都会觉得精疲力尽;而开关打开的时候,仿佛就不断的有句子从我的嘴巴里喷薄而出,要用尽我全部的语言天赋。郁闷的是,这个开关,我不知道在哪,也无法控制。或许,它取决于前一天睡眠是否充足,当天精力是否旺盛,天气是否晴朗,之类的?好吧,我就是这样一个怪咖。
如果是熟悉的人,沉默倒也还好。我特别感激的一件事情,就是曾经有一个朋友对我说过:“和你在一起,就算不说话,静静的坐着,也很好。”我简直太喜欢这句话了。可惜这样的朋友真的太少太少。大多数人面对沉默的对方,想到的就是,冷场,就怕空气突然安静,或者是揣测,你今天心情是不是不好,我是不是哪里说错话惹你生气了?再或者就是,一些疏导,“有什么心事说出来会好一些”......然而,我能告诉你,我只是找不到那个话匣子的开关了吗?所以,沉默如此尴尬,以至于双方只能不停的找话去填充。但其实,心意相通的朋友一起坐下来,什么也不说,看看风景,吸吸雾霾,不也是挺美的时刻吗?
沉默是一种生活方式。“有些人没能力,或者没有机会说话,还有些人有些隐情不便说话,还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对于话语的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但有的时候,总会说一些超出你原本的表达欲望以外的话,王小波称之为“话语的捐税”,有的是圣贤的话语,属于自愿的捐献,有的是沉默者的话语,属于强征的税金。他说,自从走出“沉默”,开始“说话”之后,他就有种“丧失了童贞”的强烈感觉。—— 我还没有太理解到他真正想表达什么。我的体会是,每次大量说话之后,内心就会涌上一阵空虚,甚至有些内疚,感觉自己没有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有些话语,除了发泄情绪(包括各种各样的情绪,正面的和负面的),并没有更多的意义,就像食物一样,适量可以调味,过剩就是垃圾。肤浅的废话谁都会说,但是要做到“慎言”却没有那么容易。今后要多提醒自己。
最后,关于这本书,很遗憾在青春期的时候,没有认真看王小波,这种幽默而批判,更适合年轻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