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面对的对象是一个具体的人,独一无二的人、一个整体的人,因此,处理关系大于处理技巧,技巧会因为人的不同有所调整。
努力建构一个相互理解的基础和空间,通过发言者传递信息、倾听者确认、发言者再确认或是纠正信息而实现。
确认在双方之间发生。
确认的形式有倾听、自然同理的态度、回应,有一般性的回应,如嗯、很好、点头,也有明确性的回应,指某个特定时刻,咨询师紧接着当事人所说的内容而发言,这意味着咨询师要跟得上双方谈话的内容,全情的投入。
确认的方式可以是含蓄的非口语行为和态度,包含说话的语调,身体的姿势,眼神的接触。非口语行为和态度传递出尊重、温暖、专注等,非常影响一段关系能否继续下去的关键因素,需要咨询师本人刻意练习,详细记录并分析每次交谈的非口语行为和态度。确认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明确的语言表达。确认需要紧紧跟随着当事人诉说的内容轨道,咨询师需要重视确认,因为有时这样的忽略会瓦解当事人的叙说历程。
建构理解基础是咨询师和当事人双方共同努力的,这段关系中,咨询师是倾听者,当事人常是发言者,对于我这样一个话痨子来说,要学会把话语权交给对方。当当事人觉得咨询师是倾听着他,倾听出了当事人说出的故事和未说出的那些有能量有意义的部分,并且尝试去理解他时,意味着理解的空间在双方之间建立起来了,而咨询师本人,对当事人的知觉及参照架构是充分的了解和尊重的,能对当事人的生活与生命脉络拥有全貌性的认识,而不会只局限于某个层面的关注而已,也不会陷在当事人的困难和情绪里。
今天刷书时有一个问题萦绕在心中:为什么我没有那么强大的意愿去和别人建立关系呢?我喜欢关起门来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累积了很多年,虽然进步很快,但很显然,它不适应现在和未来了,我很困惑,因此向班班求助。
班班告诉我,愿意去帮助别人的人,有被尊重、被需要、自我价值体现的需求,帮助别人时也会得到一种回馈,深入卷入,自己和他人的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从底层到最高层次的需求都会得到满足。我长期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得不到正能量的反馈,即便自我评价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人,但就像笼中之兽一样展现不出灵动。班班告诉我,首先我们坚信我们相信的,一步步去做,后来慢慢相信我们相信的,当没有明确的信念时,不要放弃,每天一点点行动,在行动中慢慢找到和磨练自己的意志,如此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态度,坚强的意志有坚强的行动力,双方互相内化影响。因此我可以通过一点点行为的破框,只要用心,那么价值感得到一点点满足,慢慢的我就愿意去做帮助别人这件事了,如此会越来越保持一颗开放的心,去包容、去链接,这样才会走的更远!很高兴离那个真实的我又接近了一步,只有真正认识自己的人,爱自己的人,才有能力去帮助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