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妞新买的一本书叫做《我的情绪小怪兽》。翻看着其中的某页,妞妞说,妈妈,如果你是愤怒的,我就是害怕的,如果你是害怕的,我就是愤怒的。如果你是忧伤的的,我就是平静的,如果你是平静的,我就是忧伤的。如果你是快乐的,我也是快乐的。妞妞的叙述里,我看到了我和她生活的场景,一个人的情绪,真的会参照另一个人,尤其是重要他人。妞妞讲出这样的关联,当然也让我在心惊之余,产生很多的愧意。
很多时候,我们看世界,都是带着一个滤镜的,那个滤镜展示给你什么角度,你就从那个滤镜里看到什么。我特别喜欢用手机的滤镜功能,那里面每一个滤镜下,我的自拍都展示不同的风情,而我,只要选定其中自己感觉最好的一副,咔嚓一下,想象中的美女就生成了。
可是生活里的滤镜,却由不得自己选择。我们生活的主色调,不知早在什么时候被确定下来,色调可能是快乐,也可能是忧伤,还可能就是愤怒,害怕。不眠之夜,想起来上学时候,跟我同行相伴的女孩,有时候就莫名其妙的不理我了,我们处在僵持状态,深夜里,两个人辗转难眠,身体翻动的声音此起彼伏。那个年代,少女的心灵溢满着真诚,却又是被害怕的滤镜过滤过,那个滤镜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也许,就是那个孤单站立墙角的女孩默默地涂染了忧郁的色彩?
傍晚归家,突然从楼梯里传来女子声嘶力竭的喊叫声,声音很熟悉,妞妞急急忙忙要去看看怎么了。我叫住了她,妞问为什么?我说,要给别人留有余地。我不知道我的解释她懂了没有。只是我回忆起来我也是曾经有过这样的气急败坏,也曾经歇斯底里觉得自己的世界怎么一团糟,婚姻生活的一地鸡毛谁没有过呢?只是那时候不知道亲密关系其实也是自己用滤镜看到的。那个滤镜,是在什么时候涂抹的呢?想起来这两天对于情感支配的感悟,那些哭泣的泪眼,那些失控的喊叫,在一个幼小的孩子眼中,都是控制,都是威压,什么形式真的不重要,那种挥之不去的气息,才是淹没孩子的真正黑暗。
心灵的空白到底何时能够填满?也许填满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因为,我们不是手握住这样的滤镜,就是握着那样的滤镜。只是滤镜能否变化,有时自觉,有时却无法自觉。有的时候,生硬的抓取了快乐的滤镜,却看出了哈哈镜的效果。
人生总是奇妙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