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你们现在才20多岁。你可能到30岁的时候你要知道,你可能把很多在这个社会里面,在这个教育当中,就植下去的一坨坨屎都得挖出来。然后你才能变成一个真的人……”--郑琼
《出·路》记录了三个来自不同城市,不同阶层的年轻人,从2009到2015年,6年的成长经历和重要的人生选择。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看完,看到一句评价:“每个阶级的饥饿感是不一样的”,深以为然。
马百娟的父亲说:女娃是别人家的,书多少念一点,够用就行了。
2009年,马百娟,12岁,还在上小学二年级。
镜头一开始,她穿着鲜艳的红外套走路去上学,手臂摆动幅度很大,走路欢快,笑容很甜。
她所在的学校全称叫甘肃省会宁县头寨子镇野雀沟小学,整个学校只有两名老师,五个学生,马百娟年龄最大。
课外活动是在操场上五个孩子玩篮球,或者坐在山坡上画画花草。
这堂是语文课,老师讲的课文叫《我的家乡真好》,看一看比一比,“从前是坐着毛驴车出行,现在是宽阔的柏油马路。”
然而,镜头转向教室外,这片土地的外面并没有课本中提到的高楼林立,鳞次栉比。
马百娟很爱学习,在小卖店买学习用具时的她整个人显得生机勃勃。
放学后她会在家里一遍遍朗读课文,和哥哥一起做作业。
当然她还要干很多农活,挑水拾柴,生火做饭,喂猪喂羊,还要和父母哥哥一起去到很陡的坡收糜谷。
马百娟全家一年(2008年)的开销不超过50块。家里住的是黑漆漆的窑洞,每天早上,她把干馍掰成小块,用水泡一泡就是早饭。
12岁的马百娟认为,好好学习,去北京上大学就是出路。
她在作文里写道:“我要去北京上大学,我上了大学后,要去打工挣钱,我要一个月挣一千元钱……”
徐佳的母亲说:打工也要文凭高一点。
2009年,徐佳,19岁,第三次高考复读。
徐佳是农民工子弟,父母从农村出来到城市打工,父亲对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考上大学。
他在镜头中很少笑,眼睛中总是有一种迷茫和沉重感。
教室课桌上成堆的辅导书,校园里张贴的高考倒计时,考试书店里扎堆的学生。这些场景,徐佳重复了三年。
父亲的去世,让他意识到自己必须考上大学,这是他的出路,更是给父母的一个交代。
他说:“每个人的命运都不一样,很多都是不公平的,但是你没有办法去改变的,我现在接受这种不公平的存在,但是我会努力去改变这个现状。”
袁晗寒的妈妈问:你知道埃尔顿·约翰吗?
2009年,袁晗寒,17岁,从美院附中辍学。
袁晗寒父母都是北京人,从小上最好的幼儿园,初中上最好的初中,高中是美院附中,她说话时的语调带有北京人特有的懒散,她说,退学后最大的烦恼是无聊。
为了打发时间,她在胡同里写生,开咖啡馆,去性用品店卖过东西,后来去了德国留学。
她说:“我没有想过,我以后的生活想要做在哪一个阶层的人,不会饿死就行了,而没有人会被饿死。”
镜头里袁晗寒,刘海总是遮住眉眼,好像并不太愿意看清这个世界。
三年后,第二次拍摄。
马百娟随父母从大山搬到了小镇,过上了有水有面的生活。长高了,也胖了,15岁,但是已经不上学了。
她笑起来还是那个有点眯眯眼的女孩,但不再像当初那么明晃晃,变得有一点掩饰和闪避。
她尝试着去找工作,15岁没有文化,酒店的工作人员说,现在前台也要会电脑操作,不需要扫地人员因为都铺了地毯。
坐在家门前桥上的马百娟,抬头摇摇头又低下头,那一刻,她或许有过很多憧憬,但是更多的限制在面前。
有太多人的努力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我穷尽一生,却只能来到你的起点。
山沟沟里长大的马百娟,最具体的梦想不过是每月能挣1000元,家里有水有面。徐佳的人生排序中,永远无法将“自己”放在首位。同样,放弃学业,但同时有能力出国留学的袁晗寒,不会想象得到前两者生活中的困境。
影片最后,
马百娟结婚了,和她的表哥。这是她最后选择的出路。
徐佳,认为有了家庭之后就要去承担责任,他接受社会的不公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自己的下一代达到袁晗寒的状态。这是他认为的出路。
袁晗寒,后来自己开了一个艺术投资公司。她依然在寻找有意思的出路。
一些媒体在推荐这部片子时,用“父母越不努力,孩子越没出路”这种标题,这种极力渲染教育焦虑的标题我并不认同。很多时候并不是困境导致的贫穷,而是贫穷导致的困境。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富人奋斗于精神层面,而穷人挣扎于吃饱穿暖。现实是残酷的,有太多人的努力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我穷尽一生,却只能来到你的起点。
但正如导演所说,她拍摄这部片子不是去表达一个社会隔阂,而是希望能达到一种融合。因为她本人的标签就带有鲜明的融合,三次高考失败,只身闯荡北京,为了观鸟从光线辞职……
即使阶层不同,但寻找出路却是共通的。纪录片中的三个人站在不同的人生角色里,都在寻找着自己的“出路”。
阶层不可跨越吗?可以的。
马百娟如果继续读书,最好的结果会是怎样?我想大概会和希望工程那个“大眼睛”的女孩一样,继续上学读书,努力工作生活,在城市里安家落户。
当时,苏明娟只有8岁,刚上小学一年级。如今,她已经是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团委副书记。
徐佳的最好状态会是怎样呢?或许正如他所说,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
这种改变难吗?难的。BBC有一部纪录片《56UP》,记录14人56年的人生经历,其中只有一位从农民转变为律师。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很多年前,有篇《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的文章,讲述了一个农家子弟经过18年的奋斗,才取得和大都会里的同龄人平起平坐的权利,这才是小镇青年的真实写照。
真正的勇士是在看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
导演郑琼说,“唯一的出路我觉得是你去打破那些成功学,还有这个社会、这种权力文化带给你所有的枷锁。每一个生命都是珍贵的时候,社会外衣脱掉的时候,我觉得它是融合的。”
这种融合在大城市体现得尤为明显。
我们习以为常的外卖员和快递小哥,他们是构成城市正常运作的重要一环,也是最真实的努力生活着的人。他们因为担心超时而在雨中奔跑,因为配送迟到而再三鞠躬道歉,没有人告诉他们存在的重要性,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存在就廉价而普通。
郑琼说:“在这个被单一成功学统治的社会里,人人都是受害者。” 我想大多数人也能在这部片子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人生的种种限制。
有人说看过之后很绝望,有人说这就是阶级壁垒和隔阂不可打破的残酷现实。但是,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有不同的生活准则,每一个人对成功的认定都有不同的尺度标准,而真正的勇士就是在看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
每一种命运都渴望向上的人生。片中最难忘记的片段,是马百娟花了3块2买了新作业本后,神情雀跃,那时她的眼里有光,我们称之为希望。
这篇文章没有大数据,也不想极端对比,我尝试着想像这部纪录片一样,尽可能平静地展现一种真实,如果你在这份真实下感受到刺痛,那么我希望是一份思考,然后走好自己的人生路。